APP下载

巧用圆探究点的问题

2015-01-13林伟煌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圆周角动点交点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222-02

在中考压轴题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题目,看似与圆的知识无关,但若能联系圆的性质,将会使问题更为直观,探究更为完整,化隐为显,化难为易。下面以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圆的性质之一: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对于以上性质学生都记得滚瓜烂熟,若直接考查相信大部分考生都能应对如流。但在下面的问题中,就有不少考生百思不得其解。

例题1、如图,点A(﹣2,0),点B(2,0),点C(0,23 ),P是直线BC上的动点.

(1)求∠CAB的大小;

(2)求点P的坐标,使∠APO=30°;

(3)在坐标平面内,平移直线BC,试探索:当BC在不同位置时,使∠APO=30°的点P的个数是否保持不变?若不变,指出点P的个数有几个?若改变,指出点P的个数情况,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由(1)问易推得当点P在C处时∠APO=30°,但符合条件的点P是不是只有一个呢?显然不是,如果能联系到圆的上述性质,巧妙构造过A、C、O三点的圆,由于 ∠AOC=90°,所以圆心为AC的中点Q,当P在优弧ACO上时∠APO=30°,该圆与直线BC有两个交点,即符合条件的点P有两个,不难求出这两个点的坐标。第(3)问更能体现圆的作用,以AO为弦,AO所对的圆心角等于60°的圆共有2个,记为⊙Q,⊙Q′,点Q,Q′关于x轴对称.

∵直线BC与⊙Q,⊙Q′的公共点P都满足∠APO=30°,

∴点P的个数情况如下:

①有1个:直线BC与⊙Q(或⊙Q′)相切;

②有2个:直线BC与⊙Q(或⊙Q′)相交;

③有3个:直线BC与⊙Q(或⊙Q′)相切,同时与⊙Q(或⊙Q′)相交;直线BC过⊙Q与⊙Q′的一个交点,同时与两圆都相交;

④有4个:直线BC同时与两圆都相交,且不过两圆的交点.

构造⊙Q,⊙Q′ 根据圆的性质,当点P在优弧ACO或优弧AC'O上时∠APO=30°,就把此问题转化为观察直线BC与这两段优弧的交点个数,使问题更易探究。

例题2、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0,7),点B的坐标为(0,3),点C的坐标为(3,0) .若在 轴的正半轴上有一点D,且∠ACB =∠ADB,则点D的坐标为;

分析:此题虽然没有提到圆,但中要作出经过A、B、C三点的圆,由圆周角的性质可知,当点D在优弧ACB上时∠ACB =∠ADB,观察圆与 轴的交点,就可求得点D的坐标。

我们还可以自已得出推论:如图,点A、B、C、均为⊙O上的点,若点E在⊙O外 ,且与点C在直线AB同侧,则有∠C>∠E.证明这一结论并不难,如图,连结BF,则有∠C=∠AFB,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FB ∠E,同样可推得若点M在圆内则有∠C ∠AMB。

例题3、 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0,m),点B的坐标为(0,n),

其中m>n>0.点P为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PB达到最大时,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

分析:构造出经过A、B两点且与 轴相切的圆,则切点就是所求的点P。理由:在 轴的正半轴上任取一点P'(不与点P重合),由上述的推论得∠APB ∠AP'B。过圆心M作AB的垂线段MC,连结MB,再根据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即可求得MC,从而求得点P的坐标.

圆的性质之二: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都相等,都等于900。

例题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8),点 B(b,t)在直线x=b上运动,点D、E、F分别为OB、0A、AB的中点,其中b是大于零的常数.

(1)判断四边形DEFB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设直线x=b与x轴交于点C,问:四边形DEFB能不能是矩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分析:在问题(1)的基础上,只需∠ABO=90°,四边形DEFB就为矩形,因此探索∠ABO能否为90°是本题的关键。由于直线x=b是一条动直线,所以∠ABO不一定会等于90°,若能联系上述的圆的性质,构造以OA为直径的圆,当且仅当点B在圆周上(异于O、A两点)时∠ABO=90°,而直线x=b与此圆公共点的个数为0,1,2三种情况,因此当b>4时,直线x=b与圆没有公共点,也就是四边形DEFB不能是矩形,当 时直线x=b与圆有公共点,四边形DEFB能是矩形,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可求得t与b的关系,也就求出t的值。解题时不少学生易忽略当b>4时,直线x=b与圆没有公共点,也就是四边形DEFB不能是矩形这一情况,通过圆不然发现这一情况。

例5、已知Rt△ABC中, AC=5, BC=12,∠ ACB=90°,P是边AB上的动点, Q是边BC上的动点,且∠CPQ=90°,求线段CQ的取值范围。

解析:观察图形不难看出当Q与B重合时CQ最大,难点在于点Q在何处时CQ最小,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以CQ为直径作⊙O,若AB边上的动点P在圆上,∠ CPQ就为直角,若⊙O与AB相离,则∠CPQ190°。所以当⊙O与AB相切时,直径CQ最小.由切线长定理,得AP=AC=5,所以BP=13-5=8.连结OP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圆的半径,即可求得CQ=203.综上所述,203≤CQ≤12.

以上几个例题,题意上均未出现圆的字眼,一开始感觉比较茫无头绪,即使找出一个点,也很然判断是否有其它点,若构造出相应圆,就能直观的感受到点的存在及个数,体现数学中的化归思想,使问题迎韧而解。

作者简介:

林伟煌,中学一级数学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猜你喜欢

圆周角动点交点
运用圆周角定理求角的大小“五结合”
圆周角平分线长度的一般性结论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解答策略
阅读理解
基于圆周角的力学问题
分类讨论化解动点型题
求圆周角常见错误分析
动点轨迹方程的解法探讨
借助函数图像讨论含参数方程解的情况
试析高中数学中椭圆与双曲线交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