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小学数学"新课程"

2015-01-13薛俊英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新理念高效构建

薛俊英

摘要:高效的数学课堂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基本的途径还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数学教师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稳定地推进课堂改革,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构建;高效;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302-01

高效数学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但由于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驾驭课堂能力以及各地的教育环境都不相同,最佳的课堂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无论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合作教学模式,还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效率、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那么怎样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呢?

1.依靠教材,但要活用

不能是为了教材而使用教材,教师要做到"大气",有"大"的数学教育观。要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源头,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们要把握好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有如"放羊倌"。学生需求你时,你上去帮;学生不需要你时,你就走,时隐时现,放而有度,引领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2.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数学课充满情趣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比的认识》时,我拿出一瓶同学们常喝的早餐奶问学生:"这种早餐奶的标签写道奶与纯净水的比是7:3,请同学们讨论一下'7:3'说明了什么?"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趁机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工厂要配制这样的早餐奶1000升,需要奶和纯净水各多少升呢?"学生们的情绪更高涨了。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交流,对学生的诸多解题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随后我指出今天学习的新的解题方法――按比例分配,顺利进入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人人动脑、个个参与,带着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3.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可以直接以课本为主线,课本要创造性地使用,告诉学生学习的范围和要解决的问题,课本上的例题由学生自学(遮住答案),然后对照答案进行自我反思,反思得与失。另外老师还应做好时间管理,结合时间预设和实际进展情况,对进展较慢的学困生予以一定的指导,尽可能使其不掉队。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申请老师帮助或做上标记等到释疑解惑环节处理。

学生在此环节需要进行认真的观察、思考、练习、反思。要能将自己已掌握的方法、已明白的数学道理、已悟到的数学思想讲解出来,也要把存有的困惑说出来。对于孩子来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释疑解惑

释疑解惑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学生进行释疑解惑,二是老师进行释疑解惑。自主探索、交流合作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进行释疑解惑就是针对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有时学生的观点或思路会更简洁,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学生间的思维习惯可能会更好接受。这样,学生将有大量的机会进行非常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并形成独特的发现。将这些实践、探索、发现展示出来,请学习伙伴共同评议、相互启发,使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当然,学生的探索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发现,但错误实际上是通向理解的自然阶梯,是走向更高理解水平的中间环节。因此,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加以评议,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探究往往不够深入,停留在浅层次的表达上,甚至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引导、点拨切忌大讲特讲。

教师释疑解惑主要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及重难点做出讲解,用精炼的语言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即可,对于易错点、生成点也要强调到位。教师可根据学生讨论与解决问题的具体表现,及时给予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专题训练,起到知识迁移、技能内化的作用。

5.有效的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老师的认可是学生最高的需求,但是,教师应当认真思考如何正确发挥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导向作用,从而真正实现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体验"我想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诸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态度和探索精神等,及时以肯定的评价。当然要注意实施有区别地评价,激励的措施与方法,评价手段要有新意,不能千篇一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因为只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

6.高效课堂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他们学习的状态 、能力直接表现在知识的内化、建构与应用上,其有效性体现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具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原有知识点与经验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去导入并有效引导他们的学习,注意多途径、多种手段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让成功的体验使得学生可以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注意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着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培养他们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本身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我们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并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这些都是对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保证,也是高效教学课堂实现的必备的条件。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数学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更应是我们不断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索,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高效。

猜你喜欢

新理念高效构建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新理念下再启航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