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走向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

2015-01-13郭俊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初中生活化

郭俊

摘要: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人们更加关注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怎样将教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成为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对初中科学教学走向生活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42-01

教育发生在人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当中,因此教育本身就成为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阶段与学生的生活交织在了一起,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科学教学为生命增添了活力,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本文就针对初中学生的科学教学,对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

1.教学要回归生活

1.1 教学的过程要回归到生活的世界中来。我国理论界一直在研究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教学向生活的回归是我国教学论研究与课程研究中的一个主要的趋势,主要强调生活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注重生活式教学的培养,在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长新精神和时间能力。

1.2 初中科学教学走向"生活化"。科学课堂生活化的主要核心就是生活,教学课堂主要应该注重理论与现实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求发展,课堂生活的完满建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对传统知识的传承,同时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在科学教学中关注科技的发展动态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形态。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对于学生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的相关内容,将学生从教学中拉向生活中,这就是科学教学的"生活化"。

2.初中科学教学应该怎样走向"生活化"

2.1 教学情境要走向"生活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建立在岁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主动构建的过程。换一种说法就是学生在走进学校的时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纸",他们对于生活和学习以及交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具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将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同新学的知识进行相互的融合,进而使自己的知识经验鞥国家丰富。所以要将教学的情境经行生活化的再现,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教学巧妙的设计发哦生活中来,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探究和感知,最终达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将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要走向"生活化"。学科知识是传统课程观的主要核心,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一种将课程的生成过程变得理性化、形式化以及逻辑化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很难将知识世界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很难体会到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关系。教学内容在理论上来说是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素材,如果可以将科学教学的对象转变到生活中来,让学生将自身的实际行动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2.3 教学方式要走向"生活化"。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注重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以及接受的深度,很少注重将学生的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灌输",缺少一定的消化与理解,在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真实的体验,耕读的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的过程,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输"教育转变到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是主人,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的发挥主体作用,这样的课堂才可以真正的"活"起来。

2.4 布置作业要走向生活化。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外作业就是助推学生起跑的"助推剂",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作业的布置不能单纯为了考验学生进行布置,不能脱离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学生作业的布置应该由以往的统一式作业逐渐走向自主式的作业,由以往的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完成,将作业布置的更加生活化、活动化、开放化、个性化。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应该与生活的世界紧密的联系,在生活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与价值,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5 教学评价要走向"生活化"。在以往的教学中由教师来决定对学生的评价,在教学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会受到忽视,如果教学评价的方式走向了生活化,教学评价就会在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学生处于主动的位置,这时教学评价主要考虑:(1)学生在课堂上思想是否活跃,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一定的激发;(2)在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观念是否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否存在一定的了解;(3)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是平等和谐的;(4)教学内容有没有充分联系到实际中来;(5)教师在教学方式的创设中采用了哪些方法和活动;(6)学生在教学课堂中是否得到了综合的发展。

3.初中科学教学走向"生活化"的现实意义

3.1 "生活化"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引入了"生活化"的观念就是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初中科学教学走向生活化主要从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出发对教师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关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3.2 师生的智慧与能力得到了发挥。教学与生活中存在这一种紧密的联系,教学是实现人生命过程和生命价值的重要过程。初中科学教学主要关注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通过初中科学教学的学习,学生更好的学习到生活的技能和知识,为学生的智慧与能力的发挥提供一个展现的平台。

结论:教学的过程是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它关乎到一个人思想和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将初中科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在生活中使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还可以真正的践行"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走向生活化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郑振祥.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体验[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

[2] 吴新民,盛恒钢,李志方.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5).

[3] 翁舟英. 浅析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初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