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5-01-13孟庆飞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孟庆飞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其中,物理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今后各项能力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物理学习效果,越来越多的新教学理念也被逐渐的提出。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则是一个非常适合初中物理教学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36-01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新课改的实施,我国初中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其目的,就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开展素质教育,从而使人们在良好素质的教育下更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在这种大要求的指引下,就需要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加强自身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并将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融入到物理教学中。

2.什么是建构主义

2.1 学习观。在建构主义中,其认为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主动的去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认知结构,并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而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学习氛围以及环境,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各项信息,从而全程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知识的学习。

2.2 知识观。建构主义中,其认为知识是会根据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且并不是单纯对于客观事物的最真实反映,其只是在目前人类认识能力以及科研水平下所能够对于事物的一种最好认识。而从辩证的角度来说,客观事物都是始终保持在不断的发展以及运动之中的,且永远也不能够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而在初中物理教学方面来说,教师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仅仅是科学家以往所研究到的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关于所学习的这部分知识也是一直在发生转变的。

2.3 教学观。在建构主义中,其特别强调了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能够将目前已经具备的知识作为其根本基础,且不应当忽视学生目前已经存在的知识经验。同时,建构主义也认为,学生要想真正的获取丰富的知识,就需要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去积累,并能够在积累的同时掌握其应用的方式。

3.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打造师生互动的环境。在建构主义中,学生以及教师的角色都非常重要,其也正是物理知识建构的重要双方。而对于师生互动来说,就是指师生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良性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作用,且这种作用力并不仅仅保持在认知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方面的互动以及交流。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其自身年龄小、心理层面往往还不够成熟,这就使得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在其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在物理教学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推动力也不容小觑,对于部分物理问题来说,往往都是由学生率先发现并提出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以更为平和的姿态同学生进行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双方的共同提高。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的小实验、小活动往往能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物理力的相关课程学习中,则可以安排学生上台先绘画一个滑轮组,并在绘画完毕之后询问学生:"当忽略滑轮自身重量、且图画中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时,绳子周围四点的拉力情况又是怎么样?"通过这种问题的提出,则能够使学生就此展开一系列激烈的讨论,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共同作出一个实验,并向学生呈现实验的结果。虽然这种方式会消耗掉较多的课堂时间,但是通过这种形式却能够以更为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的结果,并使其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而这就正是建构主义中相互作用教学的一种体现。

3.2 学生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建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量同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来说则是十分大的。而这就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都会产生非常大的支持作用。同时,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也被更多的运用到了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之中。而这种更为多样、丰富的信息源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知识的建构活动。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对于初中物理知识往往是具有一定基础的,其在进入到物理课堂之前往往在生活中就对部分物理现象具有了一定的认识。而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则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在简单运动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之前就对其具有一定的认识,所以他们往往对"机械运动就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这个定义非常容易接受,而这也正是学生以往生活环境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而在积极影响存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学生在生活中往往认为房屋、树木等等都是不动的,而这种认识在讲解"静止相对概念"以及"参照物知识"等就会使学生难以接受,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良好联系学生实际意识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更好的引导,从而进一步强化环境的正面影响,消除环境的负面影响。

3.3 创新课堂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其也其实我们应当积极的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课堂是对素质教育进行实施的主要渠道,而目前我国社会教育的发展就使得我们应当能够改变以往仅仅以课堂以及教师为中心的情况,而将灌输为主的教学套路逐渐形成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的、以探究创新为重要主线的教学模式。也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够真正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智力以及能力,并且在创新学生精神的同时塑造其更为健全完整的人格。而教师则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定期的展开一定的物理比赛以及活动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提升知识建构的质量。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能够不断的提升新的教学理论以及设想,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需求。在上文中,我们对于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于分析,而在教师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能够良好的联系课堂实际,从而真正的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融入到课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裴彦宽.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210-211.

[2] 魏正宏.让学生面临问题——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9-9.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理论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对法语课堂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