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5-01-13宋福全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培养

宋福全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做到"两新、改演示实验为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实验的客观性,完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细节性、加强实验的定量性,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敏锐性。

关键词:化学实验功效;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26-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的教学是化学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分析、判断、综合,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的化学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1.由教师的演示实验逐步向学生实验转变

实验已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而且是激发兴趣,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自然观,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由演示实验逐步向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转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实验的原理、实验装置及实验用品选择的依据。例如,粗盐提纯实验,首先指导学生了解实验目的,然后指导学生练习溶解、过滤和蒸发等基本操作,同时还要提出启发性问题。如搅拌对粗盐的溶解有何作用?滤液混浊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等等,使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使学生了解混合物分离的概念及过滤和蒸发时的注意事项。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中学到了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研究与探索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氢气的制取实验装置,教师可根据学生进行设计,实验室制取氢气需要哪些化学试剂(锌或铁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它们可在哪些玻璃仪器中进行反应(锥形瓶、广口瓶、试管等)?怎样才易于收集氢气(加带导气管的单孔塞)?要便于继续加酸怎么办(改单孔塞为双孔塞)?如何控制氢气的流通(橡皮管上加弹簧夹)?这样的实验设计将装置原理蕴含在操作设计之中,既具启发性和探索性,又包含了创造性思维训练,且融问题、讨论、尝试、操作于一体,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意识",同时又训练了思维及科学方法,增强了实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3.强化实验的客观性,完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细节性

实验的客观性是相对于实验的理想化模式而言的。中学化学实验中的理想化模式处理大部分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发展规律的。比如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和学生学习思维都还处在较低水平阶段,把某些化学实验进行理想化处理,有利于突出重点。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忽略实验的客观性,一味地把实验内容的问题理想化,这样会限制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良性发展。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细节性上留下缺憾。

如实验教学中设计下述两种方案制备氯气:

(1)用含MnO2 8.7克的软锰矿与足量浓盐酸加热制氯气;(2)用含HCl 14.6克浓盐酸与足量软锰矿加热制氯气。

哪种方案制出的氯气多?

就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首先根据MnO2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由计算结果会肯定地回答:"一样多"。这时教师应明确、响亮地答复:"(1)方案制出的氯气多"。在学生深感疑惑不懈、惊讶之下,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的客观实际:MnO2与浓盐酸加热条件下才能制出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HCl气体。实际反应中,随着反应地进行,浓盐酸逐渐变成稀盐酸,反应就不再发生。所以(1)方案中制出的氯气多。而(2)方案中已知的14.6克HCl在反应中不能理想化认为耗完,要考虑到实际反应进行的客观性。就这样,在教学的适当阶段,以适当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考虑实际客观性问题的取向和模式,让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完善、合理的创意,来解决他们面临的新的客观性问题。在这种创意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细节性会得到极大的完善。

4.强化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实验包括实验课和边教边实验两种形式。目的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巩固、形成学生的化学概念。因为这些实验都是由学生动手进行的,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具体化,对化学现象的观察更明晰,理解得更清楚,记忆更牢固,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技巧。边教边实验是在课堂内结合讲解新教材同时进行的,在讲解新教材时,有些实验比较简单,用演示实验方式不易使学生看清楚,可让学生按边学边实验的方式进行。它能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较好效果。应用这一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对课前准备和检查工作要特别细心。

5.化学实验与开展环保活动相结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因此,树立环保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化学知识用于环保,引导学生考察周围生态环境,并对附近的河流、空气、生活小区进行二氧化碳、酸碱度等的简单检测.学生自己做实验,能够亲眼目睹环境污染的现实和危害,从而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到了许多环保知识,这是一举多得的活动,既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又使化学知识与环境知识相结合.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始终抓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根弦.实验没有固定模式,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做实验.实验教学是学生很喜欢的教学方法,学生愿意学、兴趣浓,并且可以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化学实验,学生不仅经常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成主动地学习,通过主动地学习掌握许多化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志新.化学课程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 余国良.创造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3] 徐志明."以教学为中心"转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上来"中国高等教育 200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