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切入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5-01-13孙晋威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小学数学

孙晋威

摘要:使小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切入点应从包含以下几方面:最近发展区原理、把握教材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等,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加以论述,探讨找准切入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以飨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把握教材;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19-01

刚上小学的小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脱口而出,因为入学前,多数家长特别注意10以内加减法的口头运算能力、幼儿园大班多少也有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倾向,渗透小学数学、语文等的教学。因此,小学生刚学起来感到简单、兴趣盎然,双百分大有人在。但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对数学的兴趣逐渐降低,导致小学教学质量不尽人意、严重影响以后的数学的学习。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绩之重要迫在眉睫。笔者通过对多年的教学时间的探讨,发现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小学数学成绩的普遍提高,找准切入点是当务之急。

本文从最近发展区原理、把握教材以及积累生活经验等方面进行论述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对策。

1.把握最近发展区原理

最近发展区原理简言之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熟悉学生已有知识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在这基础上采用的教学方法时所坚持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关键点在于依据学生实际,提出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高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但又兼顾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和要求,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够得到"。这一原理,重在把握好两个度,即知识的难度要适中、问题应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即把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还要把握问题的层次性。

1.1 把握知识的难度适中原则。最近发展区原理的有效运用,知识、任务难度适中原则,也就是说就是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否则,所教学的知识难度太大、太深,只会给学生造成困扰,影响、制约小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和兴趣的提高。

学习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时,由于学生对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有了基本掌握、对于通分也熟悉,于是对于这部分教学,先从通分开始,而进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就降低了难度。因此,方法的引导、知识的深入浅出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如,1/2+1/3=?从先复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法则: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减。在复习,如何通分: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分数变成同分母的分数,1/2和1/3是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通分;而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因此1/2=3/6.1/3=2/6,所以1/2+1/3=3/6+2/6=5/6.这样的讲解和启发,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而进行,使学生感觉"温故而知新"、学生不感到新知识的困难,可以产生学习兴趣,减轻对新知识的畏惧、害怕的心理因素。

1.2 层次性原则。要实现有效教学,把握最近发展区原理,把握层次性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和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如,上问题到的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可以设计练习:

A、计算 (1)2/3-3/5 (2)2/7+2/5 (3)3/7-1/3 (4)2/27+1/3

B、计算(1)2/3-3/5+1/4 (2)1/2+1/3-1/4

同是计算题,也都针对本节课的重点而设计,而A类题单一,仅仅是异分母的加法或减法。80%以上的学生都能主动完成,一看就会心中窃喜,发出So easy(简单)的感叹,所以做起来也会兴致很高,有了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随之而产生,兴趣是学习的根本,有兴趣,才能全身如投入。而B类题,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对刚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60%的学生可能会望尘莫及。而部分优生会感到有更大的挑战性,而全力以赴,尝受攻克难关的感受和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知难而进。

2.把握教材,找准激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握教材,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中找到激发学生兴趣点的方法方式是有效教学不可忽略的一面。小学数学特点是思维性强、逻辑性强,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思维、严谨的逻辑不可思议,不如从生动、形象的图片、动漫视频等入手,激发学习兴趣。而教材也生动活泼,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如在学习"比一比"时,用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和商店购物的场景,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热情;利用童话作为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选用"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等童话场景,吸引学生的参与学习的兴趣。

3.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新课改的宗旨。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从丰富生活经验入手是关键之所在。

小学一年级学习"比一比",让学生比一比身高、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比一比课本的厚度、比一比纸张的大小等,学生都有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学生可以通过比较、观察而得出结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大小、多少、长短等变得生动、直观甚至有情趣。

再如,在学习一年级的"认识物体"时,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不同的物体,找出相同形状的物体,并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做比较,如黑板、课桌是长方形,墙上的闹钟是圆形,打扫工具桶是圆形,书、作业本等是方形等,启发学生用手势做出圆形、方形等的形状,更能体现数学的活动性原则。如两手做出"八"字状,左手的大拇指和右手的食指相接触,同样右手的大拇指和左手的食指相接触,而做出方形等活动,使课堂活了起来。

小学数学教学切忌把抽象的概念、严谨的思维、大量的运算等带进课堂,应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坚持最近发展原理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学习生活化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试一试、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算一算等开展活动,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前提下,补充一定的练习,以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有用的意识。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找准切入点,促其会学、乐学、善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都是可行的,每一位教师应不断探讨,找到高效教学的切入点,创建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王金平.关注·倾听·发现 [J]. 素质教育论坛 2007年2期

[2] 王庆明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 [J]. 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8期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小学数学
灵活应用综合与实践题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现实中的素材和情景落实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