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命语文"教学模式的运用

2015-01-13李玉爱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运用教学模式

李玉爱

摘要: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语文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而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忽视了人的生命性,忽视了教育的生命价值。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运用"生命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充分体现出对生命的深切关怀。"生命语文" 就是生命和生命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其过程散发着语文的魅力、生命的热力,生活的激情!即让语文进入生命,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生命语文";教学模式;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130-01

体验生活,表达自我,努力回复语文学科的生命性,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为了让学生能感受语文的魅力,能在丰富绚丽的语文世界中获得人与世界的亲近,获得个体精神的丰满,进行生命语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用"生命语文"文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1.1 教育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要懂得珍爱、尊重生命,树立健康的人生观。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作家史铁生在双腿残疾后,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但最终他选择了生存,珍爱生命成为他的自信。南宋民族英雄面对元军的"悬赏捕捉",毅然写下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壮志豪言,不肯低头的生命让人肃然起敬。南宋民族英雄!面对元军的"悬赏捕捉",毅然写下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壮志豪言,不肯低头的生命让人肃然起敬。语文教材这时折射的是一首自信的歌,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因此在"生命语文"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利用人文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利用社会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社会基础;利用自然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利用环境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环境。进而欣赏生命与生命力的丰富与可贵,引导学生用爱心经营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1.2 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欣赏自己。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特质,学会欣赏自己,热爱生命,建立自信的人生观。学会欣赏自己是"人格完善"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教师不仅要学会适时的称赞,还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自热爱生命"的教育:如在《小麻雀》一文中利用"我"救起了一只受伤的小麻雀,"捧着它,好像世上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让学生认识到小生命也一样值得热爱,何况人呢?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找出自己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开发潜能,热爱生命,欣赏自我。

1.3 教育学生欣赏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能够发现别人的美是一种智慧;能够承认并欣赏别人的美是一种豁达。自然是我师,自然以其博大的胸襟哺育了人类,也以其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滋养着人类的心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学生去听、去看、去领悟"天人合一,大道自然"的思想,去体会自然无限与美好,去体会人的心灵的广阔,从而构筑起饱满的生态伦理情怀,塑造开放的心灵,欣赏和热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2.用语文的内涵丰富生命的内涵

2.1 在阅读中浸染。阅读对读者的思想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可以从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培养认识客观世界和分析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阅读文艺作品则能得到思想和美感教育,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就是一个小的世界,它的思想蕴含极为丰富。其中的理论、思想、知识、故事、人物形象能长久地占领人们的思维空间,对读者的性情的陶冶,认识的提高,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以奠定读者人生观的基础,长期地发挥着教育作用。

2.2 运用中华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悟性的极好教材,以古人之气养今人之精神,对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用这些优美诗篇打做人的底子,打文化的底子,底色亮丽,在人生旅途中将享用不尽。

2.3 在活动中体察。学生通过对课程活动的参与,体验着一种生命的意义,或者说,他们是用这种活动诠释生命的价值,表达着生命的激情。活动参与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与成长的过程。通过活动,学生从中体察社会,体会生活,丰富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3.用语文的魅力提升生命的质量

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是教育本身的职能,是教育者的职责,这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尤其重要。把教育真正当成人的教育,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的层次,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与质量。

3.1 拓展生命的宽度。在'生命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坚强意志,高尚情操;引导他们善于继承优秀传统,勇于创新;教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思考与明确的表达,并明白思考是智慧的开端,表达是沟通的源头;帮助学生理解热情能够使人永远年轻,而理性能够让人走向成熟。引导他们用热情去拥抱生活,用理性思考生活;教育学生认识团队精神的可贵,理解竞争意识的重要;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正义,关心弱势群体,拓展生命宽度。

3.2 塑造生命的厚度。生命有了厚度,才有份量,才能经得起敲打。在"生命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选择,忠于自己的选择;引导学生认识勇气是一种魅力,信念是一种动力;帮助学生勇敢地面对逆境,冷静地面对顺境,学会在经历中丰富生命;教育学生认识诚实守信是为人的准则,而随机应变是处事的能力;引导学生坦然可以安心、务实可以致远,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算没有浪费生命;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心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命能力和独具个性的心灵品位……

3.3 挖掘生命的深度。在"生命语文"模式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崇高的理想和博大的胸怀对于人生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崇高的理想,胸怀祖国、民族甚至全人类;帮助学生认识自信与谦逊是生命中两样美好的气质;协助学生认识良知是人的特性之一,爱心是人的高尚品质之一,培养学生正确的良心、纯洁的爱心;教育学生认识自己对于时代有责任,有义务,有机遇;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空间;教育学生懂得生的美丽和死亡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思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借此促使德行的成长……

因此,"生命语文"教学模式,就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师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通过心灵的沟通,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生命和生命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其过程散发着语文的魅力、生命的热力,生活的激情!所以,语文教育必须确立生命意识,用生命意识关注学生这一青春的生命体,让语文进入每个学生的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庞丽萍﹒语文教育应渗透生命意识﹒广西日报。

[2] 熊芳芳﹒生命意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7。

[3] 建留宝﹒阅读能力﹒写作﹒湖南教育出版社。

[4] 林添培·人文教育与开放性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运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