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意义

2015-01-13王金侠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转变活动课素质教育

王金侠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实践活动课作用。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实践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与转变。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素质教育;原则;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90-01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学,就是让全体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语文活动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其重要意义如下:

1.体现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六项原则

1.1 全面性原则。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要重视认知、技能、情感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同时强调课堂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如演出课本剧这一活动:在知识的传授中,学生们掌握了戏剧的常识、课本剧编写的有关知识;在表演过程中,揣摩表现人物性格,又融入了技能、情感的因素,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而整个活动课使学生们更深刻理解了戏剧这一文学样式,使知、情、意、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演时,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个个上台,个个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活动课的教学中,学生一改往昔被动地接受而成了学习的主人,确立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我在教学生写新闻时,先布置学生举行一次答记者问活动,内容是同学们所关心的热门话题,例如追星族,沉迷于武侠小说、卡通片等。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谈,课后自己去搜集资料,推举中心发言人,确定活动进行的程序。学生们按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活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1.3 民主性原则。素质教育的民主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要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互长、民主和谐的氛围。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直接降低教学效果,而且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萎缩,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开展的扮演"小老师"活动,就作了有益的尝试。在活动中,学生们跃跃欲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师道尊严慢慢消除,民主的气氛逐渐形成。

1.4 发展性原则。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内部系统发展上,即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等方面,关键是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推动发展,发展完善个性。活动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主要目的,人人参与,个个活动,同时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爱好的不同,分层次进行教学,做到既普及又提高,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1.5 愉悦性原则。素质教育的愉悦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语文活动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仅以我们开展过的为例,有手抄报、课本剧表演、参观游览、答记者问、扮演"小老师"、病句会诊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1.6 创造性原则。素质教育的创造性原则是指培养学生有效地对原有知识与经验进行重新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如我要求学生每人编一张报纸。我只规定主题、完成的时间。学生们在办报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直接的经验,他们独立思考,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未知,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当同学们一个个拿出自己的报纸时,我不得不惊叹他们的创造才能。

2.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的四个转变

2.1 教学目的的转变。 教学由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目的转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一教材《人民大会堂》一文,传统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说明文按空间方位进行介绍的特点。我进行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的方法是:选两个同学当解说员,对着幻灯片、电视录像进行讲解。这样,学生都置身其中,空间、方位一下就弄明白,而且解说员这种身份与同学容易沟通,你问我答,气氛活跃,彼此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教学目的不再停留在传统教学所规定的内容上,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2 教师角色的转变。我在教《夜走灵官峡》一文时,采用的是办手抄报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钻研,编辑成手抄报,然后贴出来进行评比。他们自己找资料,把一篇复杂的课文图画化、概括化:文章开头一段的场面描写就是用图画来表现,"瞧成渝的一家"等也是。其它栏目还有:"宝成铁路知多少"、"杜鹏程简介"、"对话欣赏"。因此,文章的重点、难点一目了然,根本不需教师多费口舌,教学任务就较好地完成了。

2.3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转变。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中考、 高考的考试范围,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师唯恐学生掌握不好而影响考试成绩,采用的方法自然就是满堂灌。活动课的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完全改变。以《变色龙》为例,教学内容主要是把握人物性格,表演人物形象;教学方法自然是欣赏同学们根据课文改编的小品。而方法的转变又促进教学内容向深层次发展。

2.4 教学效益与评价的转变。与应试教育的教学效益相比, 活动课教学的效益要大得多,它让学生学说、学演、学读、学做,将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训练等教学要求融汇在一起,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务必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转变活动课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