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1-13陈雪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中职学校教学方法

陈雪梅

摘要:本文从德育教学现状出发,剖析了当前德育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40-01

随着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素质就业的不断推进,技工院校和职业学校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战略调整期。这就对职业学校的师资和管理水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德育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德育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要肩负起"树人"的重担。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

1.中职学生的现状

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升学政策的调整,学生的层次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势必给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增强绝大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年来,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老师讲课都很认真,而且无论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还是从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上都做了大量工作,可谓绞尽脑汁,但是教学效果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确实有生源素质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面对的学生,有很多是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精力充沛,却依然学习不好。这不得不让老师们深入思考。总的来说,中职学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 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没能考进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的来中职学校读书。因此,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

1.2 缺乏学习主动性。由于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或养成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而经常性的学习困难,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更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同时,现在的中职生普遍意志力较差,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或放弃。

1.3 自我约束能力差。相当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部分学生甚至在课堂上辱骂教师。明知不可以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时常有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

1.4 缺乏自信心。中职生在以前的初中大认为自己不行,在严重缺乏自信的情况下使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这样的心态,让他们何来自信。

2.影响德育教学效果的因素

2.1 "穿新鞋,走老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相当的老师还在沿用几十年不变的老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上讲台便开始念。这样的方法,难怪学生不喜欢。曾经就有学生对我说过:"那个老师上课只会念书"。由此看来,虽然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积极性也不算高,但他们对老师是有评价的。要想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我们就一定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和他们交流。

2.2 师生互动性不强。有一些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导入创新,论证合理,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上课时总是习惯于一成不变的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案开展教学,常常是"一言堂",把课堂当作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场所,教师包办代替太多,总是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记不牢,掌握不住,对一个问题反反复复进行讲解、分析,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提示又提示,缺乏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方法不灵活。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但要赢得学生的喜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不得不要求老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修改一下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准备一个平和稳定的执教心理,制定一份学有所获的课程方案,投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努力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用以改变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僵局。

3.关于改进德育教学的几点构思

3.1 "学生本位"教学观念,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强加给学生,以致出现教师主导一边倒的课堂教学。可见,传统的课堂教学严重的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事实上,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需要的教学应是一种对话、一种互动、应是学习的主体与教育的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应是构建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过程。

3.2 学生,严于律己。学生是老师施教的主体,师生关系的融洽,为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主动放下架子,面带微笑走下讲台,轻松自然的神情,亲和有力的语调,用交朋友的方式让学生愿意和你说话聊天,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作为德育教师,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送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又怎样能以德服人呢?

3.3 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认真的准备。教学准备要充分考略到教学效果的可行性,以及,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总之,只有做足准备,我们才能有效的掌控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4 多样的考评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德育教师,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分数去衡量学生的优劣,我们应建立一套合理、客观的评价体系。要坚持发展性评价、坚持过程评价与终极评价相结合、坚持多元化和多样性。

总而言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辨证统一的整体。在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充分让学生发挥特长。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互动的环境中乐于学习,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建设的栋梁。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中职学校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