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2015-01-13刘薇娜刘志刚朱绚曼李春梅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刘薇娜+刘志刚+朱绚曼+李春梅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出现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滑,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需要及时解决。本文介绍了通过采取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校企结合扩充师资队伍、多渠道扩充高等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以及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等措施,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下滑;人才培养

一、目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下滑现象的主要表现

1.学生方面

主要是厌学、逃课,课堂不学、课后更不学。课堂学生缺勤人数多,几乎成为大学课堂的普遍现象,不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无目标学习、不知道所学知识应当怎样应用于社会、对就业有什么帮助。所以每到考试,学生就“突击复习”过关。学生有就业的压力,但却普遍以能拿到一张文凭作为目标。

2.教师方面

教师教、学生不愿意学、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使得许多教师变得很无奈,也存在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教师课堂教学还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学内容、方式陈旧,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效果不好的普遍现象。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

二、提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合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特征的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保证教学质量、确保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达到这个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加强课程建设、开设适合企业需要的现代设计制造课程、聘请企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做学校兼职教师授课、加强数值化设计制造技术培训、校企结合完成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训练成为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1.以新的教学理念,深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修订、完善教学计划,与机械制造领域相关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共同研讨,根据企业、机械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制订新版教学计划。根据现代制造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结合本专业特点,合理设置适合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开设选修课和实验课,开设了CATIA高级三维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机器人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等课程,确保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宽口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2.探索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的双向或多项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多结合实际,通过剖析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另一方面,重视课程实验。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内容,构建吉林省数字化装备制造工程中心这一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建立了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在专业课教学内容中,增加机械产品现代设计制造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新知识,将相关专业课程内容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实验设备不足时,利用校企结合、资源共享的优势,充分有效地利用校内外资源,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实践环节建设,课后带领学生去企业现场教学,采取课堂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现场教学等方式,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实践,如专业建设改革实践、课程建设改革实践、教材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实践,使相当一部分年轻教师通过教学研究使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承担起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探索教学方法,主动编写适应本校学生教学需要的教材,参与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的指导。近年来,本分院专业教师全部参与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任务,使得学生在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机电产品设计大赛、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二、三等奖、吉林赛区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3.根据企业、社会需求、开展课后数字化制造培训

企业普遍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开始工作没法上手,而专门为新毕业的学生举办职业培训,又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由于就业企业“经验准入”门槛过高,企业一般希望求职者具有2~3年的工作经验,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因为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影响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为缩短大学生适应工作的过渡期,促进大学生就业,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在课后开设了数字化制造培训课程,如UG三维数字化设计、CATIA初级三维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UG三维实体建模、PROE模具设计、CAXA、CAD/CAM数字化制造技术等培训课程,对学有余力的大学生进行数控技能培训,创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后培训三段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大学生综合运用现代化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杰.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教育思考[J].管理教育,2008(8).

[2]张新厂,钟珊珊,管兆永.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8(8).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