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渝建筑风格源流探析

2015-01-12何智亚

重庆建筑 2015年8期
关键词:山墙大院民居

何智亚

(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重庆 400020)

0 导言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为编辑撰写《重庆古镇》和《四川古镇》两部著作,我在巴蜀广袤的乡村发现了一些建筑规模宏大、建造制式考究、殿堂镏金溢彩、庭园美轮美奂的乡土民居,它们或被称为庄园、山庄、大院、花园、花房子,或因主人的身份被称为举人楼、翰林院、状元府、大夫第,或因其西洋风格被称为洋楼、洋房子。与这些民居密不可分的还有为尊崇先祖,祭拜神灵,联络族人建造的宗祠;为防御土匪,护卫家园修筑的碉楼。这些乡土民居建筑形式有三合院、四合院、复合式四合院,也有体现民族和地域风格的干栏式民居,还有不少因地制宜、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的特色建筑。它们之中既有本土风格建筑,又有外来移民风格建筑,亦有不少中西合璧折中主义风格建筑。它们的建造水准、艺术追求、风水环境无不匠心独到、尽心竭虑,体现了先辈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美学修养和精神追求。

在古老的乡土民居中,我触摸到先辈们世代迁徙、繁衍、劳作、生息、奋斗的脉搏,感受到他们用心血智慧建造的乡土民居无与伦比的独特风格和无穷魅力。乡土民居是先辈们尊重自然、顺应环境、追循宗法的杰出作品,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历史发展演变留下的痕迹和文脉,是我们的根!这条根不应被切断,而应该得到精心呵护和长期延续传承。

近年来,重庆建筑界、规划界、文物界、旅游界和众多专家学者、科研院校一直在研究重庆的建筑风格,即所谓巴渝建筑风格问题。我也参加了不少类似会议。但是,坦率地说,人们对巴渝建筑的印象和认识往往还停留于山地建筑通常的吊脚楼、小青瓦、穿斗房、坡屋顶、黑白灰和民国时期建筑的印象,尚未寻觅和总结归纳出巴渝建筑更为深远的根基与真谛。

通过对巴渝乡土建筑深入广泛的田野考察、研究思考,我认为,巴渝建筑更为久远的历史脉络与更为深厚的文化积淀留存于重庆广袤的乡村。在先辈们千百年生存繁衍的乡土民居中,可以寻找到巴渝建筑风格最深沉、最基础、最直观的源头和答案。

纵观历史,巴渝建筑乃是中国各地文化和泊来文化与巴渝地区本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吸收、借鉴的缩影和成果;不同地域的文化碰撞,使巴渝建筑呈现出纷繁各异的特色,成为中国建筑的重要分支和奇葩。如果说中国历史悠久、多姿多彩的建筑流派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江河,那么散布于民间的乡土民居就是最丰富最古老最广袤最纤细的溪流,正是这些数量众多、看似不起眼的涓涓细流不断融合、奔腾、碰撞、壮大,最终才汇集成中国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的滔滔大河。巴渝传统民居可以说是重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三峡文化和移民文化的缩影,它们见证着历史的沧桑,积淀着深沉的文脉,成为重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载体和城市记忆,增强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厚重感。

1 巴渝建筑风格源流探析

经过多年的田野考察和分析对比,我认为,巴渝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重庆江水环抱、山势起伏的地形环境和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二是外来移民带来的异地建筑文化;三是西方文化的进入和影响。

图1 上世纪20年代的“重庆城”

1.1 江水环抱、山势起伏的地形因素

从地形和气候环境来看,重庆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95%左右,自然地貌和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巴渝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充分利用空间的特色,具体体现为退坡、吊脚、筑台、靠岩、重叠、出挑、出檐等地域特征。巴渝地区夏季炎热、冬秋潮湿多雨,乡土民居一般会采用较大的出檐尺度,形成阴凉避雨的室外空间。

图2 巴渝山地建筑和街区风貌

1.2 移民文化对重庆建筑风格的影响

明、清两代以“湖广填四川”为代表向巴蜀地区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对巴渝建筑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奠定了如今巴渝建筑风格的基础。经过几百年交流融合,移民原发地丰富的建筑风格流派与巴渝本土建筑相融互补,为巴渝建筑风貌、建筑结构、人文历史、风水格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石雕、砖雕、泥塑或瓷片装饰亦更加多姿多彩。高大挺拔、风格俊逸的封火山墙和美不胜收的建筑装饰,给巴渝民居注入了灵动的气息,增添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元素。

图3 上世纪20年代的奉节县城

图4 江津区塘河镇江津区塘河镇

图5 酉阳县龙潭镇

图6 秀山县洪安镇

一般来说,从民居大院的封火山墙式样,大致就可以判断出房屋建造始祖的移民原籍,如弧形封火墙,民间叫 “猫拱背”、又称“观音兜”,一般是由湖广移民建造;而重檐封火山墙,民间称马头墙,显然属于江西、安徽一带的移民风格。

在宅基地选择上,外来移民更侧重于对风水环境的精心考虑,“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坐北朝南”的山水环境和坐落格局通常是他们的首选。

移民地区的文化影响,还在一些乡土建筑的山花等装饰元素中有所体现。

图7 万州区罗田镇向家大院、土墙沟大院的素色山花

图8 开县中和镇余家大院艳丽的彩色山花

1.3 西方文化的进入和影响

西方文化最初是由传教士带来。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化在更大的范围和规模进入长江上游地区。1891年,根据中英南京条约续增条款,重庆对外开埠。之后,日、法、德、美等国大批商人、商船、传教士和理事领事机构相继进入重庆。西方教会更是广泛渗入巴渝城乡,教会建造了不少西式风格建筑,其拱廊、尖顶、透窗、窗花、门楣、老虎窗、壁炉、烟囱,浮雕等元素被巴渝民间建筑吸取采纳。

巴渝建筑受到西洋风格的影响,一些建筑在券拱、门楼、山门、立柱、门窗、雕花、栏杆、屋顶等处模仿西式建筑巴洛克、哥特式等风格式样,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 “洋面孔”。至今为止,在重庆主城区和偏远的山区,还有众多带有明显西方文化符号的中西合璧折衷主义建筑遗存。

图9 渝中区中英联络处(真原堂)

图10 南川区大观镇张之选碉楼

从以上分析,巴渝建筑风格特征可以用“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因地制宜,灵活多变”16个字来概括。

2 巴渝传统风格建筑赏析

至今为止,在重庆尚存传统民居中,还可以看到当年因地制宜、自成一家、别具一格的建筑格局,超乎寻常的营造技术,美不胜收的装饰工艺,灿烂夺目的移民文化积淀,中西结合折衷主义风格的别样风采。以下通过多个实例来说明巴渝传统建筑的风格特征及其源流分析。

2.1 移民文化与巴渝本土文化结合的建筑案例

2.1.1 黔江区阿蓬江镇草圭堂

李家先祖祖籍江西。大院始建于道光末年,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李家大院由横向3座四合院组成,总宽78m、进深40m,有大小房屋41间。出于风水考虑,李家大院平面略呈内八字形,前后两排房屋折为3段,中间用封火山墙隔离,这种三段式八字形布局在重庆民居中还甚为鲜见。

大院房屋顺应地势,自下而上分成5个台阶。大院外有一条小溪沟,溪水从远处引来,既有类似护城河的护院功能,又形成金带玉水环抱的风水环境。

李家先祖从江西移民入川,大院建造风格体现出江西移民建筑特色,特别是封火山墙最为显著。黔江属土家文化区域,因此在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装饰构件、雕花图案、风水格局等方面又吸取融入了本地土家元素。李家大院独特的建造风格,成为移民建筑与当地建筑兼收并蓄的典型范例。

图11 黔江区阿蓬江镇草圭堂

2.1.2 江津区塘河镇孙家祠堂

孙氏先祖明初“湖广填四川”由江西迁湖北麻城,清初举家迁往江津塘河。祠堂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大量使用整块条石和石柱,是孙家祠堂一大特色。祠堂共有立柱约60根,最长有9m之高;祠堂大天井院坝铺砌用了200多块3m长的巨型条石;石梯全部用5m长的整条石料。

孙家祠堂封火山墙一种是平脊、重檐马头墙,另一种是马鞍形,俗称“观音兜”、“猫拱背”的弧形山墙。根据家谱记载,孙氏家族在江西吉安府、湖北麻城、四川江津县三地都留下了生存繁衍的足迹,当他们在修建祭拜祖先的宗祠时,为了奠尊崇的先祖,又不忘追忆缅怀更加久远的先祖,在建造祠堂时采用了不同风格的封火山墙形式,因此形成两种风格不同的封火山墙交相辉映的景象。这种现象笔者在其他一些宗祠建筑和民居中也时有发现。

图12 江津区塘河镇孙家祠堂

2.1.3 江津区塘河镇陈万宝庄园

陈万宝祖籍江西临江府。庄园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庄园从清咸丰五年(1855年)开工,至同治六年(1867年)竣工,前后历时12年,耗银数万两,数百名能工巧匠参与了庄园的建造。

石龙井庄园气势恢弘,建造工艺极其考究,上世纪80年代初被评为四川省十大优秀民居之一。庄园石雕、木雕、砖雕、灰塑工艺细致入微,美不胜收,成为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的上乘之作。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有画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做法,在石龙井庄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瑕。

图13 江津区塘河镇陈万宝庄园

2.1.4 潼南县双江镇长滩子大院

长滩子大院堪称西南传统民居精美之作,上世纪50年代曾被梁思成誉为中国传统民居不可多得之精品。长滩子大院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 大院风水格局考究,正面有3座呈“品”字形布局的圆形小山峦,故有“一品当朝,玉带缠腰”的说法,寓意在此建造宅第,家族将会仕途兴旺。大院背面的月亮山与前面品字形山峦遥相呼应,称为“三星拱月”。院后是一座呈弧形的山坡,形似一把太师椅,给大院提供了安稳妥贴的依靠和“至乐寄山林”的生活意境。

图14 潼南县双江镇长滩子大院

大院正面左右两侧优美的山墙传承了湖广移民建筑的地域风格,成为一道醒目靓丽的风景线。

2.1.5 潼南县双江镇田坝大院

田坝大院于光绪四年(1878年)开始建造,前后用了12年始建成。大院气势恢弘,布局严谨,工艺精湛,曾被中国建筑界泰斗梁思成先生称之为“民族建筑的瑰宝”。田坝大院有三进院落,大小天井15个,中轴线上开九重大门。整个大院有门108扇、房屋厅堂51间、漏窗300余户。大院空间分隔成数个合院,形成阁中有园,园中有阁,院里有院,门中套门、串联相通、可分可合的布局。大院左右两侧长达90m的封火山墙逶迤连绵、起伏曲折、飘逸优雅,传承了湖广移民建筑的风格特色。

图15 潼南县双江镇田坝大院

2.1.6 江津区四面山镇会龙庄

会龙庄主人祖籍山西。在我考察过的在重庆民间现存庄园大院中,会龙庄堪称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伟、建造也极有特色的一座典型清代地主庄园。一些专家学者和媒体更是将其称为 “西南第一庄”。会龙庄从嘉庆七年(1802年)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历 经 六 七代人,时间跨度达136年。由于中国民间建筑多以木结构或土木结构为主,往往难以防御火灾、水灾、虫害、兵燹和自然损毁,因此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的情况非常普遍,大都会都有一个不断修缮、扩建、重建的过程。

图16 江津区四面山镇会龙庄

图18 云阳县里市乡彭氏宗祠

会龙庄布局为复式四合院,采取中轴线对称手法,纵向三重堂沿中轴线贯穿,横向三重天井向两侧延伸,总占地面积约2万m2,建筑面积约5300m2。 庄园过去有18个天井,16座院落,202间房屋,328根石柱,308道门,899个窗户。我在现场观察,庄园现在实有14个天井、10座院落、50多间房屋。

2.1.7 石柱县河湾乡谭家大院

位于石柱县河嘴乡,始建于乾隆时期。大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具有典型江西客家移民和土家建筑风格结合的特色。大院建筑群通长73m,进深36m,沿中轴线对称布置,纵向两进四合院,横向三重院落,共6个天井。朝门呈八字形,开一道正门、两道偏门,一处朝门开3个门还不多见。

封火墙是整个建筑群的视觉中心,封火墙原有4壁,因失火毁掉1处,现存3壁。造型属江西一带客家移民建筑风格。

图17 石柱县河湾乡谭家大院

2.1.8 云阳县里市乡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位于云阳县里市乡(现为凤鸣镇)。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建造,至清同治三年 (1864年)竣工,历时20年。

在重庆幸存宗祠中,云阳彭氏宗祠是最具特色的一座,它集宗族祠堂、防御城堡、居住功能三者为一体,加之其独特的建造风格、险峻的地形环境、深厚的人文积淀,使之独压群芳,成为重庆唯一获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殊荣的宗族祠堂。

彭氏先祖乾隆中叶从湖北大冶移民入川。大冶临近江西,封火山墙仍带有江西一带风格。箭楼耸立于院落正中,是彭氏宗祠最显目突出的建筑,通高33.3m,共9层。

2.1.9 云阳县桑坪镇邓家老屋

云阳县桑坪镇邓家老屋距今已逾200年。大院最有特色的是门楼与山墙。门楼和山墙矗立在大坝前,雄伟气势,张力十足。门楼两侧青砖墙长达30多m,既作围墙,又是前厅的墙壁。墙体檐下作斗拱、彩绘、浮雕及瓷片装饰,高度约1m,似一幅长卷徐徐展开,给单调的围墙增加了无穷的内涵和情趣。围墙两端用重檐封火山墙收头,山花为彩绘浮雕,脊饰多姿多彩、隽久耐看。地处深山僻壤的邓家老屋有如此造型优美、形态丰富、保存完好的门楼和围墙,在重庆现存乡土建筑中不可多得。

图19 云阳县桑坪镇邓家老屋

2.1.10 云阳县南溪镇邱家院子

邱家院子4壁封火山墙起伏叠落、色彩艳丽。封火山墙为三重檐、五滴水,墙面饰以彩绘及青釉瓷片浮雕山花,浮雕内容极其丰富,浮雕彩绘布局均称,疏密有致。4壁山墙挑檐端部共有24个鳌尖,鳌尖挺拔向上,生动遒劲,造型各异、起伏变化,构成了丰富美

观的天际轮廓线。从封火山墙风格来看,邱氏先祖应是来自江西一带的移民。

邱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是巴渝建筑典型代表之作。笔者在考察多处乡土建筑后,归纳总结了巴渝建筑风格的16个字,即:“兼收并蓄,多元结合,因地制宜,灵活多变”,这些风格特征在邱家大院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和体现。

图20 云阳县南溪镇邱家院子

2.1.11 忠县秦家祠堂

图21 忠县秦家祠堂

秦家祠堂为巾帼英雄秦良玉家族后裔所建。秦家祠堂于清康熙年间始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复建,嘉庆十九年(1815年)培修,道光年间又重建。秦氏先祖由楚入蜀。

秦家上祠堂拥有10壁高大的封火山墙,这在现存巴渝乡土建筑中已很少见。正面两壁封火山墙为弧形,正厅两壁封火山墙为三重檐五滴水,厢房6壁封火山墙为两重檐三滴水,山墙脊下绘有图形丰富的各式山花彩绘。

巴渝乡土建筑多处于丘陵山地,一般都利用地形分阶逐级向上,形成层层递进、立面丰富的建筑空间,成为巴渝山地建筑主要特色之一。秦家上祠堂也是这种山地建筑布局形式。

2.1.12 万州区梨树乡李家大院

万州区梨树乡与鄂西恩施利川接壤,历史上属土家文化覆盖范围,这一带乡土建筑中既有不少土家干栏式民居,也有一些带外来移民风格的建筑,李家大院就是土家民居与移民风格结合的一座典型乡土建筑。

李家院子4座吊脚楼布局不同于一般土家民居。土家民居较普遍的“U”形布局是一正两横,即在正房两侧伸出两座吊脚楼,称“双吊”式,“三合水”,李家大院打破了这种规制,在正房前伸出了4座相互平行,与正屋呈垂直状的吊脚楼。

李家先祖先从江西迁移到湖北利川,再从利川迁移到万州梨树乡。李家大院山墙造型带有江西一带客家移民风格。

图22 万州区梨树乡李家大院

2.1.13 秀山县海洋乡土家、苗家干栏式民居

海洋乡人口9200人,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75%左右,以土家族为主。我对海洋乡联坝村谭家寨、五四村中寨、岩院村田家沟、小坪村白家塘4处干栏式民居进行考察。

土家村寨民居多靠山择水、依坡就势、错落有致。相比汉族民居,土家民居受礼制规定和等级制约较少,显得灵活随意,简朴自然。由于山区经济欠发达,土家民居较少有汉族聚居地那种庭院重重、雕梁画栋、封火山墙此起彼伏的豪宅大院。

土家吊脚楼一般为两层,底层架空,以泥土或石板作地面,用于堆放柴禾、杂物,饲养牲口、家禽;二层用木板铺地,作主人居住的卧室,卧室中摆放火塘子,一年四季不熄火。有的在屋里放一座木质“火桶子”,桶子里烧有杠炭,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坐在桶子边缘,用棉被盖住膝盖,既暖和,又充满融融亲情。

土家吊脚楼从简单到复杂一般分4种。第一种只有正房(当地称“座子屋”),呈一字形;第二种为“L”形,即正房左侧或右侧吊出一座厢房,称“单吊式”吊脚楼;第三种为三合院,正面为正房,两侧为厢房,呈“凹”字形,称“双吊式”吊脚楼,亦称“撮箕口”、“三合头”;第四种规制较高,4面都有房屋围合,即四合院形式,一般为乡村大户人家建造。

也有的土家民居作有平脊重檐或马鞍形封火山墙,这种建筑一般为湖广或者江西、福建等地移民后裔所建,既反映了先祖移民原籍风格,又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财富。

图23 秀山县海洋乡土家、苗家干栏式民居

2.1.14 巴渝民间碉楼

巴渝民间碉楼形式多样,成为巴渝建筑一个重要类型和分支。民间碉楼除了保卫家园的防御功能之外,从建筑艺术角度,还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不少碉楼集防御、居住、储藏、观赏等功能为一体,具有重要历史、建筑、艺术、科研、美学价值,值得文化学者、历史学者、建筑学者深入考证研究。

图24 涪陵区乡间土碉楼

图25 万州区分水镇谭家楼子

图26 丰都县董家镇杜宜清庄园碉楼

图27 巴南区石龙镇杨家庄园碉楼

图28 石柱县石会乡池谷冲碉楼

图29 石柱县悦崃镇长岭碉楼的角堡

石柱碉楼大都建有角堡,可增加碉楼的观察视野和防守范围。建造碉楼所用石材硬度大,几乎可与花岗岩、石灰岩媲美,至今碉楼条石上雕打的刀痕清晰如初,仿佛新建一般,使人不敢相信碉楼已有近百年历史。

2.2 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案例

2.2.1 以西式建筑风格为主

(1)北碚区蔡家陈举人大院

陈家大院位于沙坪坝区蔡家镇,于民国二十四年(1933年)开始修建,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成,历时3年时间。主楼为典型中西合璧风格建筑,砖木结构、歇山顶,青砖外墙勾白色砖缝。砖柱从柱础开始,自下而上分为6段,做有各种形态的腰磴、腰线和雕塑图案装饰,美化了建筑立面效果。洋楼墙体、砖柱、砖拱、护栏、廊道、壁炉背面均用鹅卵石拼贴作装饰。陈家大院八字形大朝门造型别致,风姿绰约,气派十足,成为大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图30 北碚区蔡家陈举人大院

(2)南川区水江镇蒿芝湾洋房子

位于南川区水江镇。洋楼正面有10根仿罗马柱式的砖柱,每层砖柱之间有9个券拱,券拱形态丰富多变,避免了雷同单一。洋房楼房之间用青砖做成各种装饰造型,建筑立面干净利落,典雅大方。

洋楼共有10根仿罗马柱式砖柱,柱顶是灰塑大白菜浮雕。西方建筑罗马柱式样一般有3种,即哥林斯柱、爱奥尼克柱、德里克柱。罗马柱到了中国巴蜀地区,石柱大多变为砖柱,柱帽则变为大白菜图案。为什么会用大白菜作为中式罗马柱的装饰?一是因为符合中国民间的欣赏习惯;二是民间建筑雕饰都会赋予吉祥富贵的寓意,白菜在民间寓意着“百财”;三是大白菜图案与哥林斯柱较接近,体现出凹凸变化、曲线丰富、层次感强的美感。

图31 南川区水江镇蒿芝湾洋房子

(3)九龙坡区凤凰镇洋房

图32 九龙坡区凤凰镇洋房

陈氏洋房建于民国初年,为当地富豪陈渭滨建造,洋房只是陈家大庄园中的一栋西式风格楼房。过去陈家庄园占地宽阔,规模宏伟,房屋层层叠叠,高墙森严壁垒。上世纪50年代后,历经拆除破坏,陈家庄园仅存这座三楼一底青砖楼房,当地人称之为“洋房子”。上世纪80年代文物管理部门将其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点时,以“陈氏洋房”名称登录。

(4)江津区真武场马家洋房子

洋房位于重庆市江津区支坪街道办事处东南部,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建成,前后历时5年。

除上述遗存的建筑之外,在重庆地区的中西合璧风格建筑范例还有南川区大观镇张之选碉楼、南岸区的法国水师兵营等,不再一一叙述。

2.2.2 以中式风格为主,吸纳西式建筑符号的传统建筑

图33 江津区真武场马家洋房子

图34 西式房屋与中式门坊共处的法国水师兵营

(1)九龙坡区走马镇周家院子

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椒园村孙家湾。周家大院在山门和部分立柱上采用了一些西式变体做法,最有特色、最为显目的是牌坊式大山门。大山门呈八字形,宽阔高大、气派十足。山门顶部呈优美的圆弧形图案。牌坊式大山门正中有一个圆形镂空花窗,有些类似西方教堂花窗,花窗中心一个大圆孔,周边8个小圆孔,雕饰布局均衡对称。

图35 九龙坡区走马镇周家院子

(2)巴南区石龙镇杨氏民居

杨氏庄园位于大兴村回龙湾社绍兴湾。丰富多彩的西式图案彩绘是杨氏庄园一大特色。所有老屋的门楣、窗额、墙面、室内天花均有西式风格浮雕图案,图案造型多姿多彩、别具韵味,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情趣。窗楣上的灰塑图案形式有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还有类似伊斯兰教的“洋葱头”造型和天主教屋顶的尖顶造型。室内各层天花全是西式风格装饰图案,做工考究细腻。

图36 巴南区石龙镇杨氏民居

(3)涪陵区义和镇刘作勤庄园(刘家洋房子)

洋房4个墙面并不在一个平面,墙面中间向内收进约2m,突出的墙面向内稍有倾斜,略呈八字形。这种设计手法丰富了建筑立面,使房屋整体不至于呆板生硬,变得灵活耐看。

洋房中西合璧风格主要体现在门窗式样和额头装饰上。洋房所有门楣、窗楣做有圆弧、尖顶、方框或云纹形灰塑装饰线条,平面绘石榴、桃子、葫芦、花草、花瓶、青蛙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有的作水墨,有的作灰塑。

图37 涪陵区义和镇刘作勤庄园(刘家洋房子)

3 结语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留下历史文化记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重庆市城乡规划建设在传承巴渝建筑风貌特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相信,随着社会文化的整体进步,领导重视程度的提升,公众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各级财政的增长,城市发展与城市记忆将会相辅相成,城市建筑遗产传承与保护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图38 化龙桥“重庆天地”的工厂符号创意留存

图39 巴国城

图40 陶然大观园

图41 金科中华坊

图42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图43 重庆市委办公楼

图44 金科东方雅郡

图45 武夷滨江项目的重庆开埠时期建筑符号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正在瓦解,大量集居住与审美价值于一体,但又十分脆弱、衰老的乡土民居和村落正加速消失湮没在城镇化浪潮中。历经岁月磨砺和摧残,古老的民居已是风雨飘摇,甚至已到风烛残年。但是它们仍然不失为一部活态的历史档案,仍然顽强地以其震撼人们心灵的建筑形态和极富想象力的审美情趣,彰显着先祖们创造的传统文化和灿烂历史,它们是延续城乡历史文脉、展现地域特色的根,是我们共有的历史财富和精神家园。

城镇化的推进是必然的,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也是必需的,在此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应当和谐共生。在城镇化中,如何注意保护、保留一些有代表性的乡土民居和传统村落,如何通过规划、维修、整治、利用,以及乡土旅游开发等方式,使它们得以再生和延续传承,这是我们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需要切实面对和高度重视的问题。乡土民居是我们的一笔宝贵遗产,是留住乡愁的根基,至今为止,对它们的关心、保护、维修、发掘和研究还远远不够,有待于建筑、历史、文化、文物、艺术、民俗、旅游界和专家学者去作进一步关注与研究,更有待于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保护、维护和传承力度,以尽可能留下历史文化的记忆。

城市的存在以乡村为基础,乡村是城市的源头活水,村落和民居是组成乡村的基本单元。如今完整保留历史原貌的传统民居和村落已很难见到,对于它们,我们应该有一种崇尚感、尊重感、敬畏感。过去我们曾以偏激歧视的眼光,将传统乡土建筑和村落当作封建落后的象征,视之如弃履,随意损毁、破坏,随意拆除改建。岁月流逝,往事烟云,当人们觉悟时,文明却已缺失。如今回首,痛定思痛,几十年历史沉疴,已到需我们警醒、反思和重视的时刻。

猜你喜欢

山墙大院民居
陈沛捷 庄绿妮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幸福大院”可以有
四川蚕桑专家大院现状与对策
绿山墙的安妮(五)
绿山墙的安妮(四)
绿山墙的安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