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班级管理方法
2015-01-12王文心
王文心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级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作为学校机体的重要细胞,班级管理的内涵日渐丰富。班级管理已成为高校班级工作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着眼于高校班级管理的一些常见问题,从细节出发,着重阐述目前高校班级管理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班级管理;方法
高校的班级管理要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的主导作用。既要坚持原则性,又应结合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实际学习生活环境,讲究教育、管理、服务方式的科学性。在全社会大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具备勤于学习、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的良好品质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结合长期从事班级管理的经验,浅谈高校班级管理的几点方法。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提高班级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高校班级管理者应有强烈的责任感,必须加强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作为班级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方面,一个人可能由于许多原因会干一行,但并非都爱这一行。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影响到工作。这类情况的管理者,应积极调整心态,不断培养对工作的热爱和兴趣。另一方面,一些人也有可能爱这一行,但并非“专”这一行。对于这类情况,管理者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切不可固步自封。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爱自己所干的这一行,努力“专”这一行。在到达“专”的过程中,离不开对这一行的热爱和学习。
1.坚定政治信念,培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班级管理者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直接的教育者和实施者。其中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所以,必须不断提高高校班级管理者自身的思想素质。
2.为人师表,好的班级管理者离不开高尚的道德素质。班级管理者应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德育观,在工作中应该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要注重自身举止的文明修养,做到慎独,品行端正,诚实、公正、谦虚,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师德。在现代社会中,管理者人格魅力十分重要,因此班级管理者一定要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管理学理论认为,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与管理成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3.忠于本职工作,提高业务素质很重要。高校班级管理在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同一班级有着许多不同的方面。这就意味着班级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当高的综合素质,具备多种知识技能,成为一个多面手。班级管理者时常会遇到班级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遇到思想困惑、心理障碍、专业学习、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应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班级管理者必须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职业咨询、学生事务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去,要和学生打成一片
高校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在思想、行为、心理、学识等方面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对周围社会环境缺乏理智的认识,偏激的特点非常明显。所以,班级管理者一定要深入学生生活,用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现实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
1.多观察。作为管理者,要仔细观察整个班级的状况,及早发现整体性问题,并及时解决。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预防,尤其是对班级风气,管理者应该准确调控。细心的人总是会在表象中发现问题的根源,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如日常行为、语言、表情等。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早早教育,防患于未然。
2.多沟通。作为班级管理者,能否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这是管理者融入集体很有效的方法,也是管理者了解班级基本情况的主要手段。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部分学生个性突出,学校的管理规定和集体教育并不能使之言听计从。作为集体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与学生保持有效的沟通,能够起到疏通思想、解疑释惑、联络感情、增进团结的作用。目前,高校一个班级人数在15~30,能够保障班级管理者与学生有效沟通可以实现。班级的学生来自各个地方,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均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班级管理者要在实行统一管理教育的同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使个别教育与统一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班级管理不忽略任何一个人,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
3.发挥活动的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活动这一特殊的载体是高效管理中很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大学期间,学生精力旺盛,自尊心强,不服输,敢于拼搏,自我表现的欲望也特别强烈。学校应定期举办爬山、徒步运动、联谊、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内容丰富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增进学生和师生之间的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这对凝聚整个班级有着很好的效果。
三、讲正气、讲民主、讲公开,让班级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班级管理中,很多具体的工作成为日常班级管理者最为烦心的事情。其实,如果做到讲正气、讲民主、讲公开,这些问题会很好办,主要是班干部要选择好、发布命令要合理公开、评选活动要公正,做到奖惩分明,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摒弃消极思想。
1.重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应善于把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与选一支好的班干部队伍结合起来。当然,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的前提是选出一支好的干部队伍。班级干部选拔很重要,一个班级整体状况的好坏,与班干部的关系密不可分。在高校中,好的班级的班干部可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搞特权,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始终为班级整体利益着想。不称职的班干部往往在当选程序上存在问题,干部的考察、监督存在漏洞,导致干部威信下降、班风涣散、人心不齐。班干部是班级的主心骨,是学生的领头羊。其素质决定着班级的整体状况,所以,班级管理者必须慎重考虑班干部任命,防止出现用人失误的现象发生。
2.评优活动要客观公正,奖惩分明。班级的各种评优活动是学生普遍关注的,班级管理者应做到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当然,可能很多问题会特别棘手,但是只要出于公心,着眼大局,注意方法,一切就会容易处理。
3.积极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密切相关,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持续性影响。良好的班级文化有着良好的育人功能,这种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讲述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好的环境是一个人成才的基本条件。班级管理者应积极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重视制度约束人,重视文化熏陶人。(2)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是一个人特殊的成长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步、学业和娱乐的不均衡、社会现实与感情世界的差异,都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符合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积极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层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3)有助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重视班级文化的独特作用,并将其作为管理学生的重要平台,目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发挥其他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人说,高校的班级管理,是技术,也是艺术。但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很好地结合,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是对每一位高校班级管理者的考验。但不管怎样,都要讲究方法,关键在于认真学习,用心,深入,切不可停留在表面。一定要把工作做实、做细,要对工作充满热爱。毛主席说过一句极其朴素而深刻的话:世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二字。因此,班级管理工作没有认真的态度是不行的。我们应该明白,一切事物都应在认真的前提下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
[2]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何成江,李玉鸿,王学利.高职教育活动读本[M].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