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数学教学
2015-01-12袁远
袁远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实践,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方面入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好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总体学业水平呈现下降趋势,数学成绩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做好数学教学工作是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应重视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念
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根本性转变,满堂灌、注入式课堂教学仍然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思维主动认知的过程。常常是教师慷慨激昂地讲,学生却昏昏欲睡,形成了教师自编、自导、自演、自我欣赏的奇怪现象,教与学严重脱节。
2.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大多会设置较多专业,有些专业大相径庭,却实行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要求,没有考虑到各专业对数学知识需求度的不同,忽视了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与专业课的深层联系,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得不到应用,缺乏实用性。
3.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手段单一。教师按照自己的思维不停地讲,学生不求甚解盲目而又被动地听,课堂上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手段仍以板书加讲解为主,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应用较少。考核方法也比较滞后,对平时表现和实践能力的考查重视度不够。这些必然造成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对数学学习的敷衍,只为应付考试。
4.学生方面
学生大多因为读本科无望才来读高职院校,很少有学生以学习某项技能为目的直接考虑高职院校。笔者向本校2013级五年制学生随机发放13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9份,调查结果如下:
(1)中考数学成绩:A.及格,24人,占18.6%;B.不及格,105人,占81.4%。(2)对数学课程的爱好程度:A.很喜欢,6人,占4.7%;B.较喜欢,37人,占28.7%;C.不喜欢,86人,占66.7%。(3)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评价:A.好,49人,占38.0%;B.一般,67人,占51.9%;C.不好,13人,占10.1%。(4)对数学教学方法的评价,选出最讨厌的数学老师类型:A.教法落后、枯燥,满堂灌,53人,占41.1%;B.只讲课不关心学生,50人,占38.8%;C.课堂上缺乏师生、生生的互动,12人,占9.3%;D.用统一标准,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14人,占10.9%。
经过统计,不难发现:(1)中考数学及格率仅为18.6%,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较差。(2)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不喜欢数学课程,这充分说明这些学生缺乏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3)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数学教学内容一般。笔者随机抽取几位学生个别谈话,发现一些专业的学生认为数学这门课程和自己的专业缺乏有效的联系,没有学习的必要性,这反映出知识与应用的严重脱节。(4)学生对教法落后、枯燥,满堂灌和只讲课不关心学生的教学方法最为厌烦。
二、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上述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1.更新教学理念
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作业练习相结合,形成让学生自我实践的教学理念。现在的教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注重教师“教”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学”的重要性,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2.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数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
(1)多举实例、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加强数学课程与学生专业的深层联系,通过数学训练来完善专业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专业学习中将这种数学的思维方式加以运用,提高专业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改进教学方法
(1)加强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避免教学过于形式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避免语言过于书面化而显得枯燥乏味。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分组讨论、激烈辩论,相互帮助、监督、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2)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创设学习情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立体和动态,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灵活考核方法,加强对学生平时课堂发言和参加讨论的考核,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学生实施分专业教学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除关心学习外,还需重视用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摆脱过去统一的标准,对学生实施分专业教学,针对每个专业对数学的需求度,订购不同的教材,制订各自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变换授课方式,让学生不再“讨厌”数学课,使学生在数学课上能够学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欧瑞宏.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5(2).
[2]刘秀连.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6).
[3]马利军.高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艺术新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