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匹林治疗急诊小儿高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1-11由淑英
由淑英
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医院儿科,黑龙江青冈151600
赖氨匹林治疗急诊小儿高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由淑英
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医院儿科,黑龙江青冈151600
目的 探究赖氨匹林治疗急诊小儿高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10月来该院急诊科就诊的高热儿童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实验组使用赖氨匹林。记录24 h的体温监测,并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1.43%,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7.14%,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且起效快,所需时间短,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赖氨匹林治疗急诊小儿高热见效快,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赖氨匹林;小儿高热;临床疗效
中医学中高热表示人体有邪气入侵,是机体内正邪交争的表现,在儿科学中,排除外界因素所致的非病理性发热后,儿童体温在38℃之下且高于正常体温时,可以通过物理或其他疗法来降温,体温在38~40℃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以及时退热,超过40℃的情况较少见,应保持警惕[1]。小儿高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症,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成为某些病证的一个临床表现,它能够作为病患体内的炎症或病毒感染甚至脑部病变的提示。探清病因,及时退热是治疗高热最关键的步骤[2]。若小儿高热治疗不当,则可能诱发多种小儿急病,如惊厥,急性肺炎,急性咽炎等病,不同程度影响到儿童的生理发育和健康成长[3]。当前的药品市场存在很多种治疗小儿高热的药物,对家长和医疗人员的选择造成很大困扰。该实验基于此,探究赖氨匹林治疗急症小儿高热,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治疗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6月—10月来该院就诊的高热儿童7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为3~12岁,平均年龄为(6.26±2.50)岁,体温为38.5~40.2℃,平均体温为(39.3±0.41)℃。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5.67±1.10)岁,平均体温为(39.4± 0.30)℃,实验组35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6.11±2.31)岁,平均体温为(39.2±0.50)℃。排除纳入研究患者伴有血小板减少或血友病,消化道出血及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以及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过敏史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温上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病因探查,对症治疗和抗炎抗病毒的预防治疗[4]。对照组退热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年龄在12岁以下的患者,按体表面积计:每天1.5g/m2,或者按年龄计:2~3岁,160 mg;4~5岁,240 mg;6~8岁,320 mg;9~10岁,400 mg;11岁;480 mg,分次服,每4~6 h 1次,每24 h不超过5次,疗程不超过5 d。实验组退热使用赖氨匹林,肌内注射或者静脉注射,以4 mL注射用水或者0.9%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解之后注射,按体重计10~25 mg/kg,每日分两次给药。观测每个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体温变化,并记录及时患者用药之前,用药之后15 min,30 min,1 h,2 h的体温。
1.3 观察指标
根据监测到的患者用药前后体温的动态变化,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效果,包括起效时间,降温幅度,升温趋势和用药副作用等。
疗效评价指标:把患者用药后退热的情况分为四种:基本痊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使用SPSS 17.0软件来处理实验中的各项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限定时间体温的变化对比
在用药之后,对照组前30 min降温较慢,降至正常范围大约需要30~60 min,平均(38.3±0.33)min,而实验组的服药15 min后就有明显的退热效果,退热到正常范围需要15~30 min,平均(26.3±0.48)min。实验组退热所需时间短,见效快,明显优于对照组(t=2.0292;P=0.04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限定时间体温的变化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在限定时间体温的变化对比
组别用药前(℃)用药15 min后(℃)用药30 min后(℃)用药1 h后(℃)用药2 h后(℃)对照组(n=35)实验组(n=35)t值P值39.4±0.30 39.2±0.50 2.03 0.100 39.10±0.35 38.60±0.28 6.60 0.014 38.70±0.78 37.30±0.30 6.37 0.017 37.20±0.35 36.40±0.56 7.17 0.024 36.60±0.36 36.40±0.23 2.77 0.106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对照组治疗后,基本痊愈患者8例,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8例,总体有效率为91.43%,实验组治疗后,基本痊愈患者15例,显效患者18例,有效患者1例,总体有效率为97.14%。由此可见,实验组基本痊愈患者,显效患者,总体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6925;P=0.03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3 讨论
赖氨匹林是一种重盐物质,属于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类药物,是赖氨酸和阿司匹林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解热镇痛类药物[5]。斯尔格灵和阿斯娅·帕塔尔研究表明赖氨匹林继承了阿司匹林作为经典解热药的见效快,显著的退热功能和抗炎的功效,又避免了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减轻了对肠胃的刺激,缓解了儿童的情绪,帮助配合治疗[6]。由其分解的赖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为儿童提供了营养抑制高热的物质力量。张飞豹曾研究表明治疗小儿高热多选取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方式,解决了患者因年龄等原因口服药物难以操作的问题[7]。赖氨匹林有极好的水溶性,通过肌肉注射,药液进入机体后,可以维持长时间的药效,有效抑制患者体温回升,利于持续退热。赖氨匹林是唯一一种静脉注射的解热镇痛类药物[8],给药方便快捷,及时退热,符合小儿高热迅速降温的要求,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减轻家长的负担,也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退热所需时间短平均(26.3± 0.48)min,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38.3±0.33)min,且实验组的痊愈率(42.86%)、显效率(51.43%)、总有效率(97.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赖氨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较存在明显的优势:见效快、总有效率高等特点,与上述其他研究者所考虑到的赖氨匹林治疗小儿高热在临床上的表现基本一致。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未对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同时,样本选择中排除了特殊的样本,所以,确定赖氨匹林能够发挥的更加具体的治疗功效、规范应用以及其在使用过程中还未被察觉的缺陷,以弥补当前对赖氨匹林研究的空白,最终形成公认,方可指导实践。尤其是赖氨匹林在使用的过程中,说明书上明确标示了禁忌症项目,即在提示该药物在应用上须要的谨慎性。
与此同时,应加大研究适合治疗小儿高热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做到可以举一反三,可以秉持继承与发展的态度,恰如本实验中的赖氨酸匹林,即为赖氨酸和阿司匹林的合成物,给临床用药带来了探索新视野。
治疗小儿急诊高热的探索停留在学术研究上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在大量扎实性研究的基础上需要把最好的结果呈现于普遍临床,这样才能为广大患者服务,解除患者的烦恼,并真正的提高医疗水平。
[1]侯莉.赖氨匹林治疗4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2,5(5):6-7.
[2]付印强,龚兆荣,陈顼,等.赖氨匹林治疗急诊小儿高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4):41+19.
[3]王红梅,杨鲲.安定联合赖氨匹林直肠给药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0,23(7):2090-2091.
[4]Stagi S,Bertini F,Rigante D,et al.Vitamin D levels and effects of vitamin D replacement in children with periodic fever,aphthous stomatitis,pharyngitis,and cervical adenitis(PFAPA)syndrome[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4,78(6):964-968.
[5]罗作其.赖氨匹林在小儿高热急诊过程中的退热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11):118,120
[6]斯尔格灵,阿斯娅·帕塔尔.赖氨匹林在急诊儿科发热性疾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22):61-62.
[7]张宁.对乙酰氨基酚和赖氨匹林治疗儿童发热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和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134-135.
[8]黄智军.赖氨匹林静脉注射佐治小儿发热性疾病8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249-250.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spisol On Treating the Emergency of Children High Fever
YOU Shu-ying
Heilongjiang Qinggang county TCM Hospital of Pediatrics,Heilongjiang 1516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spisol on treating the emergency of children high fever.Methods70 children that have come to 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high fever from June 2014 to October 2014 was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 group,35 patient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was used of acetaminophen to control high fever,while experiment group used of aspisol.24 hours temperature of every children was record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 group is 97.14 percents,compared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is 91.43 percents.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xperiment group is significant,rapid and short time required,which is better than the effect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Using aspisol to treat children high fever has a rapid onset and small side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Aspisol;Children high fever;Clinical effect
R720.59
A
1674-0742(2015)05(a)-0132-02
由淑英(1970.12-),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内科。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患者在用药之后,体温很快恢复正常,体温变化>2℃。显效:患者体温下降迅速,下降幅度在1~2℃之间。有效:患者体温有所下降,在0.5~1℃之间。无效:患者用药没有效果,体温几乎没有下降,仅有0.5℃以内的变化。总体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01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