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平板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与运用价值

2015-01-11胡华琴

中外医疗 2015年13期
关键词:造影术平板冠脉

胡华琴

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湖北宜昌443300

运动平板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与运用价值

胡华琴

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湖北宜昌443300

目的 研究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与运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入该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入院60 d内,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实验(CAG),及运动平板试验(TET),将冠脉造影实验的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并研究运动平板试验的结果准确性。结果在冠心病诊断方面,运动平板试验的诊断符合率为83.3%(50/60),特异度为72.7%(16/22),灵敏度为89.5%(34/38),诊断正确指数为61.1%。1支病变阳性率为78.1%、2支病变阳性率为82.0%、3支病变阳性率为100%,对三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过程中,运动平板试验可无创检查,诊断符合率、特异度及灵敏度高,使用方便,患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运动平板试验;冠脉造影;冠心病;诊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运动量减少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造成肥胖,而抽烟等不良习惯的人也越来越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在已成为我国各类疾病发病率之首。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准确的诊断方法为冠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但其检查设备复杂且昂贵,对医护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且为有创性检查,患者经受较大痛苦,种种原因导致基层医院冠脉造影术未能普遍使用[1]。运动平板试验(treatdmill exercise test,TET)可准确客观的诊断冠心病,设备简单方便,操作技术要求低,且为无创性检查,患者痛苦较少,因此在临床上较冠脉造影术普及[2]。该研究比较了冠脉造影及运动平板试验的结果,研究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现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入该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收入该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入院60 d内,所有患者均行行冠脉造影实验(CAG),及运动平板试验(TET)。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5.4±5.1)岁。常规心电图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疑似为冠心病。排除标准: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排除心脏瓣膜病变、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1.2 方法

1.2.1 冠脉造影术使用东芝Infinix NS C臂血管造影机。分别行左、右冠状动脉的造影,并记录该过程。分别有两位有经验的医师独立阅读冠脉造影术结果并总结。

1.2.2 运动平板试验使用理邦EDAN:ST-1212运动平板检测系统。试验前停止服用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抗心绞痛药物及洋地黄至少3~4个半衰期;试验前12 h禁止剧烈运动;试验前2 h禁烟、禁酒、禁食。试验前记录安静状态下立位及卧位12导联心电图以了解体位对心电图尤其是ST-T的影响,以选择最大相似的导联位置。对照使用过度通气30 s后的心电图结果,避免因过度通气导致T波变化。运动平板实验使用改良的Bruce方案[3]。运动终止的绝对指征:①剧烈心绞痛或胸痛。②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扑,室颤)。③水平型或者下斜型ST段压低≥3 mm,ST段抬高≥1 mm。④出现急性心肌梗死。⑤运动过程中,与运动前相比收缩压降低10 mmHg以上,负荷增大,血压心率下降增加。⑥出现头晕、共济失调或者晕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⑦出现极度体力衰竭,皮肤湿冷,苍白,紫绀,意识混乱,缺血性跛行。⑧达到目标心率。⑨患者要求终止试验。运动终止的相对指征:①显著的高血压,血压≥220/110mmHg。②引起频发室性早搏(较运动前增加25%)或多源性和成串室早。②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③运动引起任何室内传导阻滞。

1.3 判定标准

1.3.1 冠脉造影术采用直径法进行判定[4]。①阳性: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左前降支及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的其中任一大分支狭窄超过一半。②阴性:冠状动脉任一大分支正常或者狭窄小于一半。根据冠状动脉阳性支数分为:①单支病变:仅1支血管的狭窄程度大于一半。②多支病变:超过2支血管的狭窄程度大于一半。

1.3.2 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标准:①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J点后60~80 ms处ST段呈下斜型或者水平型下移≥1 mm,下壁导联压低≥1.5 mm,或者患者在运动之后ST段在原有基础上再次下降了0.1 mV,持续超过120 s。②ST段弓背形抬高≥1 mm。可疑阳性标准:①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因心内膜下心肌更容易缺血,故常见反映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0.1 mm,发作缓解后恢复。有时出现T波倒置。在平时有T波持续倒置的患者,发作时可变为直立(“假性正常化”)。T波改变虽然对反映心肌缺血的特异性不如ST段,但如与平时心电图比较有明显差别,也有助于诊断。安静时心电图未见U波倒置,但运动后产生亦有助于诊断。②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J点后80 ms处ST段呈下斜型或者水平型下移0.5~1 mm。ST段上斜性下移J点后60 ms处压低≥1.5 mm,持续至少60 s。③运动时随负荷量增大,收缩压较安静时或前一级运动时下降10 mmHg。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冠脉造影与运动平板结果试验

将运动平板试验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计算得出运动平板试验的诊断符合率为83.3%(50/60),特异度为72.7%(16/22),灵敏度为89.5%(34/38),诊断正确指数为61.1%。见表1。

表1 冠脉造影与运动平板结果试验

2.2 冠脉造影病变血管数与运动平板试验的阳性率比较

1支病变阳性率78.1%、2支病变阳性率为82.0%、3支病变阳性率为100%,对三者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冠脉造影病变血管数与运动平板试验的阳性率比较[n(%)]

2.3 ST段压低程度及出现、持续时间比较

比较单支病变患者与多支病变患者的ST段压低程度、出现时运动负荷量及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表明,不同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ST段压低程度及出现、持续时间

表3 ST段压低程度及出现、持续时间

注:与单支病变比较,*P<0.01。

病变类型运动中运动后ST段压低(mV)运动负荷量(MET)出现时间(min)ST段压低(mV)持续时间(min)单支病变(n=19)多支病变(n=19)0.11±0.03 0.19±0.08 7.51±0.94(4.50±0.33)*5.68±1.83(2.75±0.79)*0.11±0.04(0.16±0.07)*3.55±0.86(4.66±0.75)*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产生血管狭窄,心肌供血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产生的心肌缺血性的损害称为冠心病。冠脉造影可直接看出冠脉的狭窄程度,可有效诊断冠心病,但其检查设备复杂且昂贵,对医护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且为有创性检查,患者经受较大痛苦,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运动平板试验通过加大运动量,引起心脏负荷增加,增加了心肌耗氧量,从而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心肌缺血。在运动量增加的过程中,冠脉狭窄患者血流储备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心电图ST段压低[5]。运动平板试验可准确客观的诊断冠心病,设备简单方便,操作技术要求低,且为无创性检查,患者痛苦较少,因此在临床上较冠脉造影术普及。

该研究表明,运动平板试验的诊断符合率为83.3%(50/60),特异度为72.7%(16/22),灵敏度为89.5%(34/38),诊断正确指数为61.1%,与文献报道基本相同[7]。假阳性可能由于微血管病变产生,患者植物神经减退,引起心肌对血内儿茶酚胺敏感性升高,引起非冠心病患者ST段异常;假阴性可能由于冠脉狭窄时,某些单支病变狭窄较轻,建立了良好的侧支循环,或狭窄部位在血管远端等[6]。根据以上,医生应将患者临床症状与运动平板试验结合,分析冠心病的出现可能,必要时进行冠脉造影以准确诊断。本研究表明,病变的血管数越多,运动平板阳性率越高,1支病变阳性率78.1%、2支病变阳性率为82.0%、3支病变阳性率为100%,对三者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运动平板试验可有效反应冠脉的病变情况,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同[8]。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为心电图中心肌缺血的主要特征,该研究表明运动平板试验ST段压低程度越高,冠脉病变越显著。因此,ST段压低可作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的诊断过程中,运动平板试验可无创检查,诊断符合率、特异度及灵敏度高,使用方便,患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程晋芳,林媛媛,王素琴,等.运动平板试验对规律体育锻炼男性冠心病筛查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5):617-618.

[2]张俊芳,张利峰,王献忠,等.运动平板试验诊断无症状糖尿病冠心病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08-109.

[3]雷蕾,王红艺,吴炳云,等.运动平板试验中ST指标结合CRI值诊断冠心病的价值[J].山东医药,2008,48(29):12-13.

[4]邹文,王丽华,刘荣津,等.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对冠心病诊断价值[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294-295.

[5]郭文利.运动平板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68例价值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21-2122.

[6]张虹.运动平板试验假阳性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11):1639-1641.

[7]李国钰,张红雨.运动平板在中老年患者心电图ST段延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696-1697.

[8]张存新,毛积分,李孝华,等.运动平板试验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武警医学,2012,23(7):596-598.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U Hua-qin
ECG Room,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idu,Yichang,Hubei Province,4433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6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CAG)and 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within 60 d after the admission. Then the results of TET and CAG were compared by taking the CAG as the testing standard.Results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TET,the diagnostic accordance rate was 83.3%(50/60),the specificity was 72.7%(16/22),the sensitivity was 89.5%(34/38),the diagnosis accuracy was 61.1%.For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TET,the positive rate of single vessel disease was 78.1%,and that of two-vessel disease was 82.0%,that of three-vessel disease was 100%,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 aspects between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P<0.05).ConclusionFor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treadmill exercise tes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for it is noninvasive,the patients using it have less pain,and it is convenient to use with high diagnostic accordance rate,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Treadmill exercise test;Coronary angiography;Coronary heart disease;Diagnosis

R54

A

1674-0742(2015)05(a)-0003-03

2015-01-20)

胡华琴(1977.2-),女,湖北宜昌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造影术平板冠脉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双重造影术在犬膀胱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