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

2015-01-10李冬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职业高职

李冬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系,河南 商丘 476000)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

李冬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系,河南 商丘 476000)

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企业很少参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过程缺少仿真环境实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困难重重。各高职院校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力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置符合职业需要,课程实施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相关联系,注重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监管与评测,以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个人完成具有目的性的职业活动和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各种能力特性的总和,也就是人从事或完成职业活动的本领。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有计算机应用专业,可以说计算机应用专业是一个“老”专业,在笔者所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尽管不少学校都在努力尝试使这样一个“老”专业走出一些新路子,然而,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上却不尽人意。

为了充分了解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情况,笔者对不同地区7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共发出教师问卷161份,收回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97%,发出学生问卷423,收回有效问卷406份,有效率96%,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职业能力测试。分析调查结果发现,69%的教师和78%的学生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十分认可,尽管教师和学生对职业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有所不同,但影响因素却不约而同,如图1、图2所示。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图1 学生对职业能力培养因素分析

图2 教师对职业能力培养因素分析

在课程因素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卷调查中,计算机应用专业高达91%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过于大众化,企业参与度低,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岗位任务关联度低,96%的专业教师对此表示认同。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开发等方向,不同的培养方向所面对的职业及岗位也不同,所教授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同院校所教授的专业课程内容基本相同或差别不大,没有自己的特色,课程或教材开发者主要是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来自企业界的人士很少,导致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通过与企业用人单位沟通,很多企业反映,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对企业相关工作缺乏了解,熟悉企业、熟悉岗位的周期过长,不能马上顶岗作业,且实践能力较弱,在工作过程中毕业生也表现不足,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教学因素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卷调查中,计算机应用专业85%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学过程重视实践练习,但实践模式过于单一,尤其缺少岗位任务仿真环境的实践,95%的专业教师对此表示认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方式与普通教育应该有所不同,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传统教育方式应有所改变,尽管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练习,但仅仅停留在学校机房上机练习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岗位任务仿真环境的实践比例在所有实践环节中应当大大提升。由于在日常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没有得到充分普及,大量的新兴教学手段还没有应用到教学中,与这些教学手段相配套的软件开发滞后也为它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实际运用造成了影响。现场教学、模拟上岗教学、案例教学等使学生真刀真枪动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课的教学中应用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缺少了职教特色,也很难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目的。

在教师因素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卷调查中,67%的学生认为教师本身行业、企业经历、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能引入或解答企业相关的专业问题,也有36%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教师认为自身行业、企业经历、经验不足的比例也高达62%,但82%的教师否认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只是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在教学中不知道该怎样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水平。面对教师企业经历、经验不足的问题。不少高职院校非常重视计算机应用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安排专职教师下企业锻炼,但实践证明教师下企业锻炼不能深度融入,浮于表面,仅仅停留在安装系统、查杀病毒、安装网线等简单问题上,不能参与或独立完成一个企业整体项目,难于实现提高教师职业水平的目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难重重。

二、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多渠道强化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1.课程培养目标应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应,确保课程的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就是职业能力开发,这种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备与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并让其具有职业终身发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专业应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导精神,突出“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从计算机应用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岗位需求出发,以必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在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开发等方面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1]。

课程培养目标应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应,从目标建立到实施过程都不能脱离企业的参与。目前企业的作用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校企双方受到利益的调控,都要考虑产学结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因此,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要给予企业充分的利益驱动力,在此基础上保证学校的利益,产学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才能真正保证和促进产学结合。

2.课程内容应与企业工作高度融合,突出职业色彩

(1)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面向职业的实际工作任务,选取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内容较多,即使是一个专业方向涉及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在确定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内容时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根据毕业生未来职业领域和当前就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选择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适销对路的劳动者,实现高职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2]。如计算机应用专业图形图像处理方向的教学内容就应以广告公司、传媒公司等企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线设置教学内容。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教学中,专业教师一直在强调photoshop的使用,对于在生活甚至企业中也会用到的ACDsee、S-Spline、BWorks、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图像处理软件却很少涉及,甚至都没有提及过,这些软件虽然功能不如photoshop强大,却也有着自己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独特的优势。同样,在企业中对于图形图像的处理,图像的分辨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着图像的处理方式,以及处理之后的图像所能应用到的领域,然而在教学中对于分辨率的概念讲述太少,对于其在企业中如何应用讲述的就更少了,教师把讲课的重点放到将教材提供的素材处理到需要的效果即可,学生却不知道教材提供的图片素材进行大型喷绘时,在分辨率上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直到在工作中碰壁,才恍然大悟。

(2)根据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需要,选取课程教学内容

职业资格它既反映了劳动者在某一职业(工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水平,又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可靠的选择依据[3]。

具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就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反映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从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重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4]。因此,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服务于学生获得某一项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毕业后就有资格从业,从业后能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3)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选取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应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的现实需要,还应注重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的未来需要,以保证课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使学生既能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要,又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5]。

学生创业也是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创业教育也是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除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还应选取专业创业相关的内容,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和指南。

以人才市场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作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取舍的标准。课程内容在选取上一定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提高学生就业应变能力,拓宽、扩大知识面,与上岗应具备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二是人才市场变化快与教育需要相对稳定之间的关系[6]。

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开发潜在资源,灵活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课程实施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相联系。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中大部分的实践课是可以按照工作过程安排教学的,当然也存在某些课程在教学中需要做特殊的安排。例如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因为它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比较小,在一节课中就可以完成,只有在图片的综合制作中涉及的知识点才比较多,但不少知识和技术前期都已经学习过,因此像图形图像处理这样的课程按照工作过程安排教学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对于软件开发类的课程因其系统性强,知识点又比较分散,即使开发一个很小的软件,在一节课中实现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此类课程就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一是实施过程可以由整化零,分开逐步实施,但要保证每一步都是一个完整的小系统;二是改革课程实施的办法,不再一节课一节课的去介绍课程内容,而是按照课程实施需要的时间安排教学,上完这门课程之后再进行其它课程的学习。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是支持以课程需要安排教学时间的,只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学校的监管更为严格,不少教师也觉得麻烦,没有去尝试这样的教学方式。

尽管高职院校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视,安排专职教师下企业锻炼,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在企业中工作浮于表面,仅仅停留在一些简单问题上(系统开发需要的工作周期一般都比较长),不能为企业产生效益,也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水平。学校作为教师的管理单位,在教师下企业锻炼过程中不能全程跟踪,对于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结果也很难进行评测;企业作为教师锻炼的单位,对教师本身没有太大的制约作用,也不会把一个需要大量时间投入的项目交给一个下企业锻炼的教师。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在管理上需要进一步细化,同时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结果进行科学评测。笔者建议:1)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充分沟通,制定详细的教师下企业的管理规章,形成制度,要将教师下企业的监管和评测部分权限给企业,由企业判定教师是否完成企业锻炼所规划的任务;2)教师下企业锻炼时间不是由学校规定,而是由企业项目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这样企业才能将真正的项目交给学校教师去做,也就是说教师要带着项目下企业(这里所说的项目均为企业项目),而不是在企业中等项目。

尽管所调查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值得欣慰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这样一个老牌专业,正在不断进行着革新,努力着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管理层和专业教师乃至学生,都非常清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的在这条路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努力使这样一个“老”专业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焕发出新的活力。

[1]孙琳,孙诚,刘义国.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9(15):67-69.

[2]宋修波.高职学生错位就业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3]甄凯玉.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J].理工高教研究,2003 (6):67-68.

[4]王军.转变职业资格教育观念加强职业人才培养[J].成人教育,2008(5):24-25.

[5]林晓亮.以人才市场为导向加强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4-11.

[6]李本元.论职业岗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高职美术课程体系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7(24):129-130.

[7]殷娜.分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实施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247-248.

[8]张弛.职业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73-76.

(责任编校:马余平)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Vocational Competence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Major

LI Dong
(Computer Department,Shangqiu Polytechnic,Shangqiu,Henan 476000)

Students'vocational competence is the cor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but through surveys,it found that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vocational competence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major,companies rarely joined professional course contents setting,teaching process lacked simulation environment practice,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 teams was also difficulty.For existing problems,it proposes cours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setting according with work needs, curriculum implement process associating with working process,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ers who entered enterprise training,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vocational competence level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maj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vocational competence;computer application

G 712;TP 3-4

A

1672-738X(2015)05-0013-04

2015-07-29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养成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2014-ZC-074)。

李冬(1982—),男,河南商丘人,教育技术硕士,计算机应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教学,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计算机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