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学习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1-09李玉萍

考试周刊 2014年9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李玉萍

摘    要: 随着信息与交流技术的普及,E学习在我国教育领域被普遍采用。E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提供了许多潜在优越性,但调查表明,当前E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策略水平令人堪忧。因此,如何提高E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策略水平,就成为现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结合E学习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概括了自主学习的实质、特征,阐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E学习环境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

E学习环境下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指老师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以及预设学习资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及相关资源,自我选择合适的认知学习策略、应用元认知学习策略,及时进行自我规划,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合作学习为辅助,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深加工的信息能力。本文具体阐述E学习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E学习要求构建“学习型校园网”,开发和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

E学习环境要求校园网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建立面向全校师生的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满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学习、研究、讨论、交流的要求。建立学校教学平台,注重课程管理,以课程组或主讲教师为主要管理者,建立网络课程,确定使用对象与范围,学生实行注册登录,简化和舍去教务管理部分,方便教师使用,利于师生互动。该教学平台由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自主学习、实验指导、在线自测、课堂录像、问题讨论等模块组成,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交流需要,实现学生自主、交互、协同式学习。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主页,可以便捷地在网上实现课件的上下载,非常方便地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访问学习网站,点播或浏览教师课件,提交作业,教师可以同学生在网上讨论和批改作业。

二、E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E学习环境下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以往课堂教学以“选拔”为目标,极大地束缚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E学习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以能力为目标,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必须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要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信息量大、容量大、速度快的优势,使学生由“畏学”到“敢学”,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自觉树立自主学习的坚强意志。

2.E学习环境下中学生学习规划的培养策略

E学习环境中,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规划、目标定向,培养学生对学习、班级的积极情绪,减少焦虑和对学习的回避,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接受具有挑战性、变化性、差异性、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学习规划,并且经常给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机会,如此必然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于是,E学习环境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在减少社会比较的同时,指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和努力的作用,把完成任务作为提高自己能力的手段,重视自我比较而不是社会比较。

3.E学习环境下中学生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策略

首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学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和能力,使其能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教学要与研究、实践相结合。教学中要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中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再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搜索、加工处理和传递教育信息,使学生“学”的手段多媒体化,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查询、搜索、接受和加工教育信息。相对于传统教育手段,现代教育手段已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各种教育方法的实现有了可以借助的平台。

另外,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坚强意志的形成。

最后,学校要进行E学习教学评价改革,构建学校信息能力标准及评估体系。

4.E学习环境下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E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性与主动性,但不排斥交流与合作。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构建有利于自己学习的资源环境,在遇到各种困难时,知道何时、何地、何法、如何主动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E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工具,与同学们或教师进行合作交流,让自己处于融洽的合作气氛中分享各自见解、客观自我评估,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E学习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注意的关键要素。

在E学习环境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七个关键要素。

1.明确学生需求

关键确定能否将E学习环境的价值放在学校的核心价值链中,看E学习环境提供的培训方式是否适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保证基础设施正常运行

如果计算机和网络的稳定性不能保证,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挫,尤其是开始阶段。

3.课程设计能结合网络特点

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学生在阅读内容复杂的教学资料时,可理解70%的内容,但当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阅读同样一份资料时,仅能理解25%。这就要求课程的设计者结合网络特点,创造性地设计课程,使之看起来引人入胜,同时课程文字要简洁有力,便于学生学习记忆。

4.新学习方式的推广和新学习工具的使用介绍

在实施和推广E学习环境之前,一定要了解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技能,如果条件许可,最好编写一个学习工具使用手册,以减少初学者的学习阻力。

5.课堂培训与在线培训相互结合

实施E学习环境最好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又可以减少初次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习的阻力。

6.重视培训过程中的人际交流与协作

有教师进行E学习环境培训时发现,当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网上培训课程时,仅有25%的学员完成了任务;但如果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指导时,有75%的学生完成了任务,由此可见交流协作的作用。

7.培训效果的测评和跟踪反馈

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和措施,培训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所以在E学习环境的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经常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网络凭借其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应用到教学之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E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探究、发现和创造,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从而全面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