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15-01-09于红
于 红
(天津海滨人民医院300280)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于 红
(天津海滨人民医院30028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12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病因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呼吸道感染; 小儿; 综合护理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其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与患儿年龄、病原体和机体抵抗力有关,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但容易反复发作,此时若护理不当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1]。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本研究对6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其病因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6个月至10岁,平均(5.4±2.3)岁;病程2~7 d,平均(4.6±0.3)d;其中疱疹性咽峡炎39例,急性扁桃体炎15例,急性咽炎10例。对照组中男37例,女27例;年龄5个月至10岁,平均(5.1±2.6)岁;病程3~6 d,平均(4.3±0.2)d;其中疱疹性咽峡炎40例,急性扁桃体炎14例,急性咽炎1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及疾病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针对其临床表现给予解热、镇静、止惊等对症处理,同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生素。
1.2.2 护理方法
1.2.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日常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
1.2.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患儿病因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定期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观察呼吸道症状、发热时间,如患儿出现惊跳等惊厥先兆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以防热性惊厥的发生;经常检查患儿口腔黏膜和皮肤的变化,观察咽后壁是否有脓肿,若有脓肿应防止其破溃,以免因脓液流入气管导致窒息,及时通知医生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病情恶化或并发症的发生[2]。(2)高热护理。患儿高热时应保证其充分休息,并随时关注患儿的体温变化,避免家长因传统发汗观念而为患儿添置过多衣物和盖被,以保证足量散热[3]。首先应保持室内安静,温湿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因室内降温可增加辐射散热,当产热与散热趋向平衡时方能达到退热的目的。若体温超过38℃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可在头部用冰袋冷敷,因降头温可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以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降低机体的代谢率[4],或用温水擦拭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擦拭时在上述部位可多停留一会儿,因这些部位为大血管走行处,利于散热;同时注意足部保暖。若患儿持续高热不退可遵医嘱给予退热剂进行治疗;退热处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和被褥,以免因着凉使症状加重或反复,同时保证患儿摄入充分的水分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3)预防高热惊厥的护理。对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或专人护理;床边设置防护挡板并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体温超过38.5℃应及时给予降温处理;尤其是既往有热性惊厥史患儿更要及时降温,必要时可按医嘱预防性使用镇静剂。(4)心理护理。为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以热情、和蔼的态度与患儿进行交流,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通过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说话声音等针对不同性格的患儿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以获取其信任,给患儿带来一种亲切感,才能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6]。(5)重视陪护家长的心理护理。因独生子女已成为现代社会家庭中的重点呵护对象,一旦孩子生病家长就会出现一系列负性心理活动,且对医护人员有过分要求,此时,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心情,设身处地地关爱患儿以赢得家长的信任,并与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耐心地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尽最大努力得到患儿家长的理解与支持[7]。(6)健康指导。向患儿家长介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后果,指导其掌握该病的预防知识,并向其介绍如何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如出现高热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淋巴结肿大等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以便及时处理[8]。合理地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季节,应增加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尽量避免带患儿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也可用食醋熏蒸法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1.2.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情况。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对护理工作者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护患沟通及就诊环境。治疗依从性[9]:治疗依从情况分为2项,即(1)依从:能够完全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和各项操作;(2)不依从:患儿情绪波动大,不能完全配合护理人员,且治疗期间超过3次放弃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系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以病毒多见。该病好发于婴幼儿,其病情和症状轻重不一,与年龄大小、病原和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之所以会发病是由于患儿身体素质以及抵抗力不强,一旦患病就会比较严重,此时,不仅需要全面的治疗,还需要精心的护理。尤其是对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导致高烧不退的患儿,若护理不当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因为高热而导致其出现惊厥,严重时还会引发咽后壁脓肿、中耳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可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由此也可以看出护理是提高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总有效率的关键,可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但曾有研究显示,患儿接受治疗的不依从原因中因家长担心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占55%,患儿自身原因占16%[7];另外,家长受教育水平、社会背景等也会影响患儿治疗时的积极性,故在护理当中应当尽量减小影响疗效的可能,提高医患配合度,以使患儿早日康复。
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护士为促进患者康复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其是以临床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的,避免了对患儿进行护理时的片面性,对患儿生理及心理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从影响患儿疾病方面综合入手,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因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多有高热出现,而在常规的护理中多忽视了衣被对患儿体温的影响,为保证患儿足量的散热,嘱家长勿因传统发汗观念而为患儿添置过多衣物和盖被;同时根据患儿的体温采取不同的降温措施,为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通过病情观察采取合理的可预见性护理,可加快患儿的退热时间减少不适症状的出现,防止并发症发生。而在护理过程中,一些患儿与家长易产生悲观、焦虑等情绪,这些均会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为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应针对不同性格的患儿采取不同心理疏导以获取患儿的信任。同时还应重视陪护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在治疗的过程中耐心倾听家长诉说,在交谈时对家长的情绪、言语及心理变化进行细心观察,以了解其心理需求,并与家长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从而取得患儿的配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患儿疾病多个方面的效果均较传统护理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为预防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在患儿康复出院时护理人员对家长的健康指导也显得尤为重要,嘱其在呼吸道感染的多发季节要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时要做好防护措施,这样可以减少被细菌感染的概率;根据患儿的身体条件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力;饮食上加强营养,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维持体内正常营养状态和生理功能,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但要培养患儿不挑食的习惯,还应避免零食过多导致主食摄入少;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不但能在药物方面给予及时支持,还能在心理方面维护患儿心理的稳定与健康,能够有效保证患儿治疗环境与自身需求的平衡与协调,可减少因疾病迁延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1]刘雪琴,李小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24):5029.
[2]岑宝兴.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10):143-144.
[3]李雪清.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14):2793-2794.
[4]张岐芳.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2,8(6):141-142.
[5]张玲.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380-381.
[6]范珍萍,张红梅.心理护理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12):2645.
[7]吴国红.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58-1459.
[8]黎悦,张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650.
[9]潘连花,张晓燕.舒适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02-2704.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6.052
:B
:1009-5519(2015)06-0923-03
2014-10-15)
于红(1976-),女,天津大港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内科、儿科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E-mail:6739740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