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学良西安事变的成功奥秘
2015-01-08刘细清
刘细清
摘 要: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从长期内战到全面抗日的重要历史转折,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西安事变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是张学良长期忧国忧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政治逐渐趋于成熟后所作的合潮流顺民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西安事变;不抵抗政策;合作抗日
张学良取得西安事变巨大政治成功奥秘何在呢?我认为至少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第一、识时务,明了历史前进方向。识时务,顺应历史潮流,听取人民呼声,是任何政治团体和政治家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张学良自然不能例外。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帝国主义欲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险,抗日救国成为举国上下压倒一切的任务。抗日则生,不抗日则亡,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而且必须明白的道理。张学良复杂坎坷的经历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证明了这一真理。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发生半个多世纪后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说“我对‘九·一八判断错误了”,他当时 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又一次军事挑衅而已, “日本人在东北同我们捣蛋不是第一次了,捣了许多年,捣了许多次了”。“过去我们对日本办事情,南京事件也好,济南事件也好,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所谓“尊重国联和平宗旨,避免冲突”,和平解决。“我们历史上都是采用这个办法呀,假如我知道这事情化不了,那我就不同了,我的处置方法就不同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因不识当时时务,即没有判断清日本法西斯欲侵占东三省,继而侵略全中国,最后征服世界的狼子野心,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不抵抗将军恶名远播,东北军颠沛流离,日子难过。几年之后张学良又曾死心踏地追随蒋介石推行的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反共剿共一败涂地,毫无前途,正如张学良后来与中共联络合作抗日所言,东北军与共产党打内战在很短的时间,三次惨败,损失两个半师。共产党的口号是抗日救国,帮助东北军‘打回老家,东北军一听这个口号,不是弃械逃走,就是缴械投降,继续‘剿共的结果,会遭到全军覆没,实现蒋介石借刀杀人,消灭异己的目的。残酷事实给张学良上了生动一课:不抗战或打内战必陷困境绝境。因为不合历史发展潮流,不得人心。张学良由此开始不仅改正自身错误,而且努力纠正蒋介石推行的 “攘外必先安内” 错误内战政策。应立即把这一政策倒转过来,改为‘攘外以安内,对日抗战。有人劝他:抗日立场只能待将来以真实行动去表现,未干先说,恐国人将责问何以不抗日于沈阳、锦州、热河,张学良表示:一误不可再误!一时误,不可永久误,一人误,不可全国误。国人皆骂我不抵抗,现在大家就应一致奋起,一致抵抗才是!我现在是要不顾一切,抛开自己一切利害,牺牲自己一切所有,去拥护领袖,联合全国,实行抗战。正是认定中国的出路唯有抗日,在多次进谏遭拒,为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在民族危亡紧要关头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不顾安危得失,毅然发动震惊世界的西安兵谏,促成国民党政策由内战转向抗战,由反共转向联共,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全国抗战,张、杨两人居功至伟。总而言之,全国各地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洪流及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震撼着内心早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张学良。顺应历史潮流, 满足人民需要,张学良迷途知返,知错就改,坚定走上抗日救亡道路,从而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第二、张学良西安事变的巨大成功在于它触摸到(不一定完全清楚了解)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规律,即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统一战线问题,其实质就是国共关系,国共关系如何影响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张学良对统战问题的某些方面既能全面把握,又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化解难点,掌握了统一战线规律奥妙。张学良认为,应有一个广泛的抗日阵线,这个阵线不仅包括全国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政党和武装力量,而且应包括蒋介石集团在内。不应把蒋介石当作敌人,与日本帝国主义同样对待。如果把蒋作为敌人,这将不利于抗日,会造成抗日极大的困难和损失,蒋会利用中央名义压迫我们。(当时我党执行反蒋抗日的政策)不排除蒋介石也有抗日的可能,对蒋应当尽力争取。“你们在外面逼,我们在里面劝。内外夹攻,一定可以把蒋介石扭转过来。”张学良的联蒋思想中内含逼蒋之意。联蒋逼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实现联蒋目标必须有逼蒋之途,逼蒋目的是为了联蒋抗日。不逼蒋,蒋不会走向抗日,更不会自动放弃反共。联蒋就成空想;不联蒋,逼蒋失去正确方向,逼蒋也难以弄出名堂。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恰当地处理了联蒋逼蒋关系,顺利地实现既定目标。实践证明,张学良联蒋逼蒋主张是英明的。张学良的联蒋逼蒋思想对于当时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完善很有帮助。我党考虑了张学良的建议,并依据后来的国际国内形势重新调整了对蒋介石国民党的策略,放弃了反蒋口号,开始了逼蒋抗日的新政策。这为我党后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基础。对于如何转变蒋介石的问题,张学良亦深谋远虑,妙手回春。其成功的一着是兵谏逼蒋,最终扭转蒋介石。当时扭转蒋介石是突破国共关系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国共合作问题的重点、关键点和难点所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蒋介石是当时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代表人物和核心人物。他对中国国内政局及时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主流派则具有决定性影响。要实现国共关系的重大突破,不经过蒋介石这个关键环节是难以办到的。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最终硬是把顽固不化的蒋介石扭转过来,从而实现国共关系重大突破,实现中国时局的重大转折。张学良西安事变的成功在于认识、遵循和利用客观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关键环节,用强有力的手段,推动了历史发展。
第三,张学良西安事变的成功在于计划周密科学,方法正确。西安事变与当时国民党内的其他一些反蒋倒蒋事变有很大不同,它没有福建事变反蒋抗日过激的失误(应联蒋抗日),又没有两广事变促蒋抗日手段缺乏力度的弊端,也没有李宗仁依靠政治、组织手段解决问题的幼稚(李宗仁通过合法的正常的手段即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的组织程序排斥蒋,但被蒋的银弹政策打败。专制政体下,合法手段行不通),更没有其他人士等待时局进一步变化,期待蒋自己觉悟消极态度,因而就有可能避免失败的厄运。张学良西安事变吸取了他人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方案就更趋科学合理。它对关系全局的关键人物蒋介石,立足于联合;实现联合的途径是硬逼,逼蒋的最佳手段是刀架脖子式的兵谏;兵谏的最终目的是转变蒋的错误态度,联蒋抗日,实现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实践证明,在当时条件下,西安事变的方案是唯一科学可行、通向成功的方案。
第四,遵循历史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果断把握历史机遇,是西安事变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西安事变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除了张学良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历史规律的主要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就是张学良善于把握历史机遇。西安事变本身既包含了许多成功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既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危险。西安事变迈向成功的每一步都有机遇与之相伴,每一次小插曲,每一虚惊都有风险存在。张学良把握机遇,可谓时时留意,如抓住蒋督战西安的机会扣留蒋介石发动兵谏。利用扣留蒋介石来促成国民党的转变,最终引导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到达成功彼岸。这充分显示了张学良善于把握机遇的高超智慧和政治家的成熟风度。西安事变成功在于善抓机遇。
参考文献:
[1]黄道炫.西安事变:不同抗战观念的冲突.《历史教学》 2004年第03期
[2] 李仲明.试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的应变决策.《民国档案》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