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务实战心理应激应对训练新思考

2015-01-08郭慧英熊立荣

企业导报 2014年23期

郭慧英 熊立荣

摘  要:青年民警队伍高学历与低能力并存、高热情与低韧性共有、独生子女比例高和重科技、轻传统,从而导致心理应激应对能力不高。警务实战心理应激应对训练契合公安工作需求、学习需求和民警教育训练现状,初步开展野战和夜战、加强武器和警械使用系统模拟训练、加强法律培训等方面增强民警心理应激应对能力训练意义甚大。

关键词:民警新特点;警务实战;心理应激应对

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居于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推进公安队伍知识化、科技化、正规化和职业化建设的核心环节。警务实战教学作为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公安执法能力、执法安全及执法规范化方面有很大作用。但随着民警队伍更新换代,公安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警务实战在民警教育训练中面临新挑战,必须适应新需求和期待。

随着公安人事体制改革的逐步转型完善,一大批通过公招的“80后”青年民警充实到公安队伍中,可以预见,这批新生力量必成为公安工作的主力军和公安事业继往开来的生力军。但我们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也应看到,在当前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大环境下,这些青年民警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因此,做好这些青年民警的训练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民警训练涉及内容和方面颇多。本文拟根据广大青年民警的新特点,从加强警务实战心理应激应对训练角度,针对目前此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如何开展警务实战心理应激应对训练,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 民警队伍的新特点分析

(一) 高学历与低能力并存。青年民警们在学历结构和知识层次等方面优势非常明显,理论水平高,但也存在理论与实际脱钩严重,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实践经验亟待提高。这些青年民警从小在我国物质文化水平都比较高的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优越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条件,使他们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对他们从事的公安工作所必须的警务实战能力更为匮乏,也缺乏应有的主动应对公安工作实战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岗位意识。在青年民警中,很容易出现“眼高手低”、“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等普遍情况。

(二) 高热情与低韧性共有。青年民警尤其是“80后”民警年龄优势非常明显,工作热情高,但认知方式直观,有时急功近利,缺乏工作持久性和韧性。他们具有先天的年龄优势,从小接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思潮的冲击,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可塑性很大。且大部分青年民警经历了严格的公务员招考考验,往往具有较强的优越感,其出人头地和渴望他人认同、实现人生价值之心更为强烈。但是由于社会阅历较浅,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对公安工作面临的色彩斑斓的社会现象和错综复杂的形势容易良莠不辨,容易出现“急功近利”、办事毛躁的现象。面对一些突发应变情况时,更是缺乏应有的冷静和理智,容易导致工作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独生子女比例高。在“80后”青年民警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造就了他们自信亦自我的性格特点,在工作中易以自我为中心和个人英雄主义,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虚心求教的精神,在工作中暴露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纪律意识较弱的问题,加之缺乏“挫折教育”和“磨难教育”,在面对难题和危机时缺乏独自面对逆境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四)重科技、轻传统。“80后”青年民警是享受最新科技的“幸福的一代”。他们对现代科技手段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对公安工作领域出现的新科技手段和技术手段如视频图像侦查、网络侦查等信息化应用手段等更是有非常高的热情和探索欲望。青年民警在重高科技、新手段的同时也容易忽略、轻视乃至抛弃传统公安工作手段。诸如刑事案件侦查中的现场勘查、调查走访、讯问等传统手段和方法是公安工作宝贵的经验和永远的财富。因此,他们应学会“现代科技”和“传统手段”“两条腿走路”。

二、民警队伍新特点反应的心理应激现象分析

上文所述通而总之容易导致他们的另一职业特点:接警处警时严重匮乏应变能力,尤其是警务实战心理应激应对能力。在面对重大、特大治安和刑事案件时这一不足尤为明显。部分民警因心理应激应对素质不过硬、警务技能、应变能力、处警能力低下,面对突发情况甚至执行预定计划时发生的不作为和胡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再此试举2例:

案例1:因恐惧不敢作为。2012年春节,某县某镇一家三口被杀,犯罪嫌疑人逃离至自家后山。指挥部根据当时恶劣环境分析认为犯罪嫌疑人会被逼无奈下山觅食,故采取围追堵截、瓮中捉鳖的方式。岂知三位被安排蹲守下山唯一出口的年轻民警为了避免与犯罪嫌疑人正面遭遇,将自己反锁在房间内。当晚深夜,当犯罪嫌疑人开始撬锁准备破门而入时,这几个民警不但没有开门应战,更不敢出门展开追捕。

案例2:因恐惧胡乱作为。某县曾有过这样一起抓捕行动,抓捕对象三男一女均为持枪抢劫杀人案犯罪嫌疑人。这三人晚上11点住进某宾馆,为保行动万无一失,行动选择在凌晨3点开展。当侦察人员迅速制服三名犯罪嫌疑人后,不料1名年轻民警因从未见过这种阵势,站在已经被制服的犯罪嫌疑人后面开枪,打伤 1名民警和1名无辜群众。

这些问题,反映出民警们在心理应激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所谓“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1]。在有些情况下容易出现应激状态,如突如其来或十分危险、必须迅速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地采取决定的时刻。心理学家Fontana则认为应激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心理和生理适应能力的一种需求[2] 。由此可知,个体应激分心理应激和生理应激两种。而所谓“心理应激”,是指由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和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甚至是对人有切身利害关系的社会生活情境、严重生活事件等紧张性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紧张状态。心理应激往往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的激变。心理应激状态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应激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两方面极大影响:一方面是对人的健康有益的应激。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身心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使人情急智生,使人的正常身心功能处于警觉状态,可以提高机体的活动效率和适应效能;另一方面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长期处于强度过大而且超出个体应付能力的应激状态使机体的激动水平过高,甚至无法控制,往往造成神经功能、新陈代谢、内分泌、消化与排泄等各系统的紊乱,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加重或引发一些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应激及其影响的大小和性质也是因人而异的:环境应对能力强的个体较少受到心理应激的消极影响;环境应对能力弱的个体较多地受到心理应激的影响。

三、开展警务实战心理应激应对训练的意义

(一)训练契合公安工作需求。大部分青年民警热爱本职工作,且认为最能激发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是工作成绩能够得到认可,有成就感,自身价值得以实现。民警的职业成就与劳动付出的不同步、不均衡所产生的挫折感,容易产生烦闷、焦虑、压抑。而警务实战心理应激的训练无疑是提高民警理想工作平台和环境的一个有效因素。

(二)契合学习需求。青年民警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大部分青年民警迫切希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认为应开展分类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丰富培训内容,活跃培训形式。

(三) 契合当前民警教育训练现状。(1)开展警务实战心理应激训练可以增加民警培训内容,改变部分警务实战训练流于形式的弊病。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型的民警教育训练模式,各地公安机关的警务实战训练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当前的警务实战训练模式存在某些不足:形式上热闹,内容上滞后;门类上繁多,质量上不硬;投入上很大,收效上甚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警务工作实战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警务实战心理应激训练可以进一步加强和保证民警培训效果的更大实现。(2)开展警务实战心理应激训练可以转变民警培训空间,改变传统警务实战训练拘泥于课堂和实战演练场地的思路。当前,民警警务实战训练场地往往是教室,稍微有所改革的是培训中心的演练场地。这些演练场地空间不大、设施比较简陋,往往是按照实物的缩小比例建成。在这样的“拟态环境”下,学员们很难在心理上进入临战状态。(3)开展警务实战心理应激训练可以变换学员地位,突破传统警务实战训练中学员处于“貌似主动的彩排状态”的局限。传统警务实战教育训练中,民警的行为是主动的,且训练中往往取团体作战形式,对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将来要发生什么,一切都会按照教学实施计划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几乎不会有其他变数,学员们只需“冷眼旁观”或者“坐山观虎斗”即可。而实战状态则不然,实战中,民警基本处于被动状态,环境如何,面临着什么样的对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些关乎“安全”和“人命”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存在很大变数。

四、开展警务实战心理应激训练之我见

(一)开展野战和夜战等实训模式,从环境适应和挑战上着力。借鉴部队野战和夜战的方式,根据公安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搜查、追捕环境,在时间(夜间为主)、空间(以荒山野岭、荒郊野外、闹市复杂街区等为主)上布置相关模拟情景,尽可能全仿真实战训练,着重训练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应激能力。

(二)开展武器和警械使用系统模拟训练,从装备熟悉上入手 。开展武器和警械实战,使民警们对警械运用自如,更训练其“非常态”下的武器使用,培养广大青年民警面对“涉枪”事件或“涉枪”案件,面对犯罪嫌疑人的“荷枪实弹”时在心理上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三)加强法律培训,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发力。加强对民警们的法律培训,指的是为民警这些法律使用者们提供相关法律知识,真正实现“法为我所用”,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执法时为法所伤的困境,也可以真正拿起法律武器,真正实现自己的执法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培养“80”后民警们的心理应激应对能力,了解其情况,把握其特点,推出和完善具有时代特色、贴近公安实际且收效明显的警务实战尤其是心理应激训练模式,才能切实用好这个重要群体,充分发挥其公安工作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第P356页。

[2] 戴·冯塔纳 [英]. 教师心理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4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