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者借阅数据的馆藏结构合理性分析

2015-01-08朱会华

现代情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类图书藏书馆藏

朱会华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 桂林541004)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扩招、培养层次提升、学科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图书馆馆藏结构也应随之调整,真正解决好藏书质量与读者需求的关系,为采购人员提供科学的依据,使采购的图书更具合理性,满足师生文献需求,提高文献利用率,以期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1]的作用。

藏书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馆藏中被读者借阅的图书册(次)数占馆藏图书总册数的百分比[2]。藏书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应藏书质量的优劣及满足读者需求程度,是评价图书馆馆藏结构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采用馆藏结构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以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近几年中文图书入藏量、借阅量、重点图书外借比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藏书利用情况,从读者角度出发,探索高校图书馆合理性藏书结构研究。

1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为标准,根据本馆汇文系统的分类统计输出的统计表为依据,选取2008-2012 年度中文图书入藏量、图书借阅量作为统计分析对象。引入“文献符合程度”[3]这一指标来衡量总体入藏图书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读者需求,从而为今后的图书采购提供标准。

表1 2008 -2012 年中文图书入藏量统计表

表2 2008 -2012 年中文图书借阅量统计表

表2 (续)

2 总体藏书与读者需求关系分析

2.1 总体藏书与读者需求基本相符

从表1 可以看出,2008-2012 年5 年内中文图书学科入藏覆盖率达100%,但学科图书入藏量差异较大,入藏量最高的学科是文学类(I 类)占14.14%,入藏量最小的学科是航空航天类(V),仅占0.37%。总体来看,社科类品种入藏占77.26%,自然科学类品种占22.74%。其中,入藏量超过10%的有3 个学科:文学类、工业技术类、政治法律类;入藏品种前10 名的是I、T、D、F、G、K、H、J、B、O,占入藏总量的89.67%,其他12 大类仅占10.33%。社科类图书入藏远远高于自然科学类图书,这与我校办学宗旨一致。

从表2 可以看出,2008-2012 年5 年内图书借阅量最大的是文学类,占29.01%,借阅量最小的是航空航天类,占0.01%。总体来看,社科类占84.74%,自然科学类占15.26%。其中,借阅量超过10% 的主要集中在文学类(I)、语言类(H)、工业技术类(T),这三类图书的借阅量占50.29%,借阅量前10 名的是:I、H、T、G、K、B、F、J、D、C 类,占借阅总量的93.30%,其他12 大类图书借阅量占6.70%。借阅量前10 大类的图书与入藏前10 大类图书基本吻合,借阅量最大和最小的学科与入藏量最大最小的图书一致,说明我校图书馆藏结构较为合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5 年内入藏图书与读者需求基本一致,借阅量高的前10 类图书9 大类是入藏量排名前10的图书。只有数理科学和化学类(O)借阅量不大,但入藏量相对较高。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数学和化学是我校重点学科,需要保障其图书入藏量;其二,这两类图书接受对象有限,因此出现入藏量较高借阅量低的现象。

2.2 总体藏书文献符合程度分析

从表3 可以看出,A、B、C、E、G、J、N、0、P、Q、R、S、U、V、X、Z 类图书的符合程度绝对值较小,根据文献符合程度指标分析,上述文献入藏能满足当前读者需求,藏书结构也较为合理。

B、C、E、G、H、I 类图书的符合程度为负值,则说明此类文献入藏量尚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尤其是H (语言)、I (文学)类图书的符合程度绝对值偏大,借阅量偏大,文学类图书高居榜首。语言、文学类图书流通率高,这与我校是师范性院校有关。文学、语言等相关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学科,高校学生普遍倾向于小说类、人物传记类、娱乐类等文学读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个人阅读能力,但从借阅数据上看,读者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娱乐类书籍上,对于专业类图书则束之高阁,这不利于专业素质的发展。其中语言类图书中,流通率较高的则是四六级、考研、考公务员等考试类书籍。此类书籍与学校要求和社会就业压力有关,因此阅读量较大。

D、F、K、T 类图书的符合程度大于1,说明此类文献入藏比例偏大,实际读者需求尚达不到,出现一定程度的“盈余”,造成文献利用率不高。这与我校增设政治学与行政学、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有关,为保证新增专业文献保障率,图书馆近几年对政治经济类、工程技术类图书的入藏量有明显提升。另外近几年经济类图书出版量大,采购人员可选择品种较多,为保证图书品种和数量,也使得这几类图书的入藏量过高。历史地理类图书入藏比例偏大,与我校历史专业是重点学科建设有关。

文献符合程度计算公式:

文献入藏比例=(某一类文献的年入藏量/年均入藏总量)* 100%

读者需求比例=(某一类文献的年借阅册次/年均借阅总册次)* 100%

符合程度=某类文献入藏比例-读者需求比例。

表3 文献入藏与读者需求符合程度一览表

表3 (续)

符合程度的绝对值越小、权值越接近,则说明该类文献入藏与读者需求越符合,图书入藏结构合理,反之亦然。

3 重点藏书与读者需求关系分析

所谓重点藏书就是根据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读者为对象的需求所选配的某些学科、专业或专题范围内系统完整的书刊资料,它是馆藏范围中的核心部分和主体部分,在种数及册数上,比其他类图书占绝对优势,反映藏书的个性,代表藏书的发展方向[4]。高校图书馆重点藏书应与学校的教学、科研、读者需求重点、学科建设保持一致,若一致则说明该馆藏书结构较为合理,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反之亦然。

3.1 重点藏书与读者需求一致

通过汇文系统统计数据,选取截止到2012 年12 月31日为止的中文图书馆藏量和借阅量排名前14 的图书分类统计,具体见图1。从图1 可以看出,我馆中文图书藏书量排名前14 的分别是I (文学)、T (工业技术)、D (政治法律)、G (文化教育)、K (历史地理)、F (经济)、H(语言文字)、J (艺术)、O (数理科学和化学)、Z (综合)、B (哲学)、C (社科总论)、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借阅量最高的是文学类图书,其次是语言文字、工业技术、文化教育、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艺术、经济、哲学、社科总论、数理科学和化学、医药卫生、生物科学、综合性图书。由此可见,我馆图书入藏14 类重点图书与借阅量前14 类图书虽然排序稍有差别,但基本吻合,一定程度上说明我馆馆藏结构较为合理。由图1 可以看出,这14大类重点藏书的借阅量占借阅总量的98%以上,从而也说明只要把这14 大类图书的入藏结构调整好,基本能满足读者98%的需求。

图1 中文图书可借馆藏量与借阅量统计图

3.2 重点藏书外借入藏比情况分析

为适应我校三地办学需要,图书馆自2008 年开始实行“异地借还”[5]图书借阅制度,收到了良好成效,大大提高了新书利用率。从14 大类重点藏书的入藏外借比情况可以看出我馆新书流通情况,从而判断出我馆新书入藏结构是否合理,具体见表4。

表4 2008 -2012 年5 年重点藏书当年入藏量、当年外借量以及外借入藏比

从表4 可以看出,①总体而言,图书入藏量高的,一般来说外借量也较大,入藏量与外借量基本成正比,表明我馆新书入藏结构较为合理,能够满足读者需求;②具体到各类图书而言,5 年内入藏量和外借量稳居榜首的是文学类(I)藏书,文学类图书除文学专业学生需求之外,也是全校师生阅读的重点,有利于人文素养提升。T 类图书,尤其是TP (计算机技术)、TB (工业技术)图书更新速度快,出版量比较大,因此图书入藏较高,读者需求也比较大。语言、艺术类图书外借比五年来一致比较高,说明读者对这两类图书的需求量比较大,尤其是四六级、考研、公务员考试等考试类图书流通率高,间接造成政治法律(D)类、经济(F)类图书的借阅量上升。③艺术(J)、历史地理(K)类图书2011 年、2012 年两年间借阅量突然下降。究其原因,与我校办学结构调整有关,2011 年、2012 年我校美术、音乐类等院系逐步往雁山校区转移,造成读者借阅不便。④生物科学、医药卫生类图书的借阅量逐年下降,这与我校加大数据库采购有关。2009 年我馆召开理科院系图书采购会议,经过分析,一致认为理科院系资源应倾向于利用电子数据资源,因图书经费有限,决定削减理科纸本资源采购量,加大电子资源采购力度,使得理科图书入藏量较低,利用率也远远低于文科类图书。

4 结论与分析

通过上述统计数据,对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中文图书配置基本合理,部分文献资源出现“盈余”,造成资源浪费;重点学科图书保障率还有待提高。今后图书采购应依据流通数据,动态优化馆藏结构,满足读者需求。

4.1 根据学科设置,合理分配各学科图书的采购比例

依据高校的学科、专业的设置,合理地分配图书文献资源,保持对大学生的文献需求保障率。一般情况下,图书利用次数越多表示图书的使用价值越高,但并不代表图书的价值越高[6]。化学、生物等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学科,虽然文献利用率偏低,但是为保证学科发展,对于该类图书的入藏要足够重视。对于科研前沿、新兴学科和社会动态也应给予充分关注,合理进行文献资源配置,保障科学研究需要,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可适当减少图书复本量,选择高质量的图书入藏;注意基础学科如数学、化学、英语教材的借阅情况,适当更新版本;逐步增加整体馆藏中学科专业图书所占比例。

4.2 创新采购模式,加大师生荐购图书的参与度

近几年,广西师大图书馆集中采访馆员、学科馆员并积极与学校教务部门和院系师生取得联系,及时掌握新增专业、学科的全面信息,根据招生数量和课程设置,调整经费分配比例,从而采购读者所需图书。在采购图书时应综合考虑图书的专业性、学术性、适用的读者群、利用频率、利用价值、时效性以及同类图书的馆藏数量等因素,动态地确定图书的采购复本数量。如H、I类图书,笔者认为,虽然图书借阅量大,读者需求比例大,在采购过程中不能盲目增加图书品种和复本,要注重图书质量。如何利用有限的图书经费最大限度地增加图书品种及保障图书质量,需要不断加大新采购模式的实践力度,充分调动院系教师参与图书荐购活动的积极性。

4.3 稳定图书馆藏结构,提升图书资源利用率

保证图书资源的稳定性,如馆藏地稳定、图书入藏增长量稳定、图书经费充足、库室开放时间合理等,最大限度综合考虑读者的需求。根据不同需求实时调整图书资源的馆藏结构、资源信息等,以提升图书资源的利用率。雁山新馆建设要充分考虑到文科类图书的比重,库室开放模式、开放时间以及馆藏地建设等情况,以读者为本,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优质、合理、适用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7]。

4.4 加强图书阅读推广力度,提升纸本图书流通量

虽然电子资源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纸本资源阅读的舒适性和习惯性仍是电子图书无法取代的。在电子书迅速发展的今天,引导学生使用电子书进行泛读,使用纸本图书精读,定期进行读者阅读行为调查,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学科背景的多层次读者阅读指导工作,是提高纸本图书流通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总之,馆藏结构和读者需求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如何在经费有限、图书价格不断上涨、出版量剧增的情况下使图书馆文献符合程度达到最佳,则需要我们依据统计数据,动态调整图书入藏种类和数量,最大程度满足读者需求。这是一个变量,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探索和完善。

[1] 沈国,刘建平. 基于图书借阅的馆藏结构和采购分析——以东华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12,86 (2):54-58.

[2] 赵元章. 我国图书馆藏书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J]. 情报杂志,2005,(4):2,130-131.

[3] 阎世竞. 基于用户需求统计分析下的馆藏结构的动态优化[J]. 图书馆,2011,(1):77,70-71.

[4] 刘玉梅. 高校图书馆流通统计分析及最佳藏书结构调整——以淮海工学院图书馆为例[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3):77-80.

[5] http:∥www. library. gxnu. edu. cn/default/second/dzfwshow/id/2[EB].

[6] 祝春晖. 图书利用分布情况及其对馆藏建设的影响[J]. 图书馆建设,2011,(3):64,56-59.

[7] 张建芬. 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分析及馆藏建设研究[J]. 现代情报,2011,(10):147-150.

猜你喜欢

类图书藏书馆藏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新媒体环境下小说类图书的创意营销研究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
越鳗堂藏书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