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2015-01-08谭才燕陈金英梁静芳易燕桃谭彩虹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肇庆526060
谭才燕 ,陈金英,梁静芳,易燕桃,谭彩虹(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肇庆 526060)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超剂量用药、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再次使用过敏药物、患者个体化差异等。故对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ADR 报告进行审核与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提醒医务人员在临床中避免或减少类似情况发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0—2014 年上报的470 份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0—2014 年470 例ADR 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审核与分析,以药品说明书、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国医师药师临床应用指南》作为评价标准。针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患者,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上报科室、药物种类、使用情况以及愈后结果等进行归类,并按表现分为超剂量使用、存在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当、超适应证用药、给药间隔过短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
2 结果
2.1 不合理用药患者的基本信息
在470 例ADR 报告中,不合理用药者有79 例,占16.81%。其中,男性52 例,女性27 例。其年龄分布如下:≤10 岁者16 例,11 ~20 岁者12 例,21 ~30 岁者2 例,31 ~40 岁者2 例,41 ~50 岁者1 例,51 ~60 岁者3 例,≥61岁以上者43 例。统计不合理用药者来源上报科室,全院数量最多的为门诊,其次是呼吸科、普儿科、神经内科、心血管中心。
2.2 不合理用药患者的用药情况
所涉及的药品按药理作用可分为6 类,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最多的是抗菌药物,有41 例,占不合理用药患者总数的51.90%;其次是中药及中成药制剂,有18 例,占22.78%;呼吸系统用药最少,只有1 例。进一步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41 例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患者中以β-内酰胺类最多,有32 例;其次是氟喹诺酮类、咪哨唑类,见表1。
表1 不合理用药患者所涉及到的药品分类Tab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drugs in the cases with irrational drug use
2.3 不合理用药情况表现
将不合理用药情况分为超剂量用药、溶剂配伍不当、超适应证用药、静脉滴注给药间隔过短、重复用药等,见表2。
表2 不合理用药情况表现Tab 2 The manifestations of irrational drug use
2.4 不合理用药患者的愈后情况
不合理用药患者引起的ADR 结果多为治愈,有61 例,好转的有18 例,暂未发现有后遗症的报告。按ADR 类别分类,属于新的ADR 有14 例,一般的ADR 有65 例,未发生严重的ADR,见表3。
表3 不合理用药患者的愈后情况Tab 3 The prognosis of the cases with irrational drug use
3 讨论
3.1 不合理用药患者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合理用药导致ADR 发生的以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对于老年患者,随着其年龄增长,各脏器功能逐渐减退,极易发生ADR[2]。儿童同为特殊群体,其各方面的器官和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故对药物的耐受性与成人有差异。由此提示这类群体用药需更加谨慎。结合上报ADR报告的科室数据,以门诊、呼吸内科、普儿科居前3 位,与调查患者的年龄分布数据相符,这些科室以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因此应加强这类群体的用药监护,对不合理用药患者应进行及时干预。
3.2 不合理用药患者的用药情况
3.2.1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引起的ADR 最多,结合其病例表现,分析原因:(1)门诊患者的依从性较差,静脉滴注β-内酰胺类药多以1 日1 次为主,医师在使用时以1 日总量给予,忽略了单剂量过大易引起药物浓度过高,从而导致ADR 的发生。(2)氟喹诺酮类引起ADR 主要是因为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需做皮肤试验而被临床广泛应用[3],但临床应用时往往忽略了对患者肾功能的监测。对于老年患者,存在肾功能减退,如左氧氟沙星需通过计算肌酐清除率来调整剂量,若医师在用药过程中未及时调整剂量就可能导致ADR的发生。(3)部分患者已存在某类药过敏史,仍继续选用同类药,医师在选药时未予充分考虑。(4)药物静脉滴注相隔时间过短也是引起ADR 的主要原因,共有13 例,其中以抗菌药物应用为主;部分药物按说明书要求需隔6 或12 h 静脉滴注,但受到护士工作量、患者依从性较差等因素影响,1 日2 次静脉滴注未能真正按规定时间相隔使用。(5)根据2010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65 岁以上人群用药量应为正常成人用量的3/4,但调查表明老年患者的用量多为正常成人用量[4]。
3.2.2 中药及中成药制剂:中药及中成药制剂不合理用药列第2 位。由于其化学成分和中药组成较复杂,混杂大量未知成分,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含多种致敏成分,也无法制订专属性强的定性、定量指标来控制其质量[5],故在中药注射剂使用方面应更加规范。本次调查发现,中药制剂主要是超适应证用药和溶剂选择不当。超适应证用药如骨折后使用灯盏花素注射剂、消化性溃疡使用参附注射剂、子宫肌瘤选用玉屏风颗粒等,所以对于中药及中成药制剂,均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是防止中药ADR 发生的第一步[6]。溶剂选择不当表现在选用不符合说明书规定的溶剂。另外,据文献报道,活血化瘀药具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心、脑血管,肝、肾及血浆中浓度偏高,容易导致ADR 发生[7],统计的中成药制剂属活血化瘀药的不在少数。
3.2.3 其他用药:神经系统用药、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多为辅助性药物,这类药使用的适应证较为模糊,临床上存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故在适应证方面应严格掌控。在这些药物中以依达拉奉使用不合理情况较多,主要体现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经同一输液通道混合使用,与说明书要求不符。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其配伍后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8],属于配伍不当,建议使用前、后冲管,但部分医师未引起足够重视。
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方面,如核黄素、脂溶性维生素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剖宫产术后营养支持,同样存在超适应证用药的情况。果糖二磷酸钠、磷酸肌酸钠主要是治疗心肌损害,在临床上心肌激酶轻微升高就使用该类药,未能深入分析病因,应用较普遍。
呼吸系统用药发现不合理用药患者较少,只有1 例,主要是药物相互作用,存在重复用药的情况。复方甲氧那明与酮替芬联用,由于前者含有扑尔敏成分,与酮替芬同属抗组胺药,两者合用会使患者出现精神疲乏、嗜睡症状加重。重复用药和使用含有相同成分的几种药品,会使血药浓度异常升高,导致ADR 增强以及对患者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9]。
4 结论
尽管本次调查不合理用药导致的ADR 结果皆为治愈或好转,未出现严重ADR,但从以上分析得知,不合理用药会引起ADR 的发生,医务人员应引起足够重视。确保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经济,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对发现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严格按照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用药,特别是特殊人群,应实施个体化用药。(2)避免重复用药,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能不用则不用,能少用绝不多用。(3)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9];如果发现不适,立即停药,积极处理,做到“早发现,早停药,早处理”,避免严重ADR 的发生[11-12]。(4)加强药师用药干预,特别是门诊,提高审方药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把好“四查十对”关。(5)开展医务人员药学知识的培训,加深其对ADR 的认识。(6)加大ADR的报告和宣传力度,引起所有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重视;作为患者,患者也可通过与医师有效沟通,遵从医嘱,仔细阅读说明书用法用量等方式来减少因不恰当用药造成的ADR[13]。
[1] 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 卫生部令第81 号.2011-05-04.
[2] 蒋宇利.我院2003—2008 年循环系统药物致215 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10):918-920.
[3] 李荔,杨静.我院456 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5):642.
[4] 朱发伟,王金明.浙江台州市椒江区726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2):171-174.
[5] 张艳,胡忠杰,秦明明,等.药品不良反应260 例报告分析[J].武警医学,2012,23(10):895-896.
[6] 朱习萍.中药不良反应成因浅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10C):32-33.
[7] 吴春生,张泽伟.我院141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0,6(5):162-164.
[8] 刘喜利,许燕,刘秀娟,等.35 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致死亡的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1,8(2):117-119.
[9] 马光瑜,邓剑雄,江静.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今日药学,2009,19(3):5-7.
[10] 李瑞,殷明. 药理学[M].5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5.
[11] 蒋国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6 分析[J]. 淮海医药,2010,28(1):58-59.
[12] 樊华,周盈.272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46-147.
[13] 刘波,胡文.287 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21(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