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小学生“采蜜”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5-01-06邹益
邹益
摘 要: 摘录是儿童积累语言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与四年级教师、学生进行开放性的个别访谈,对学生采蜜作业进行分析等形式,探求学生“采蜜”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指导策略,期望能提高“采蜜”实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四年级学生 “采蜜”现状分析 改进策略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积累,对各年段都有一定量的要求,可见积累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校语文组把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摆在了重要位置,建构了拓展性课程,如阶梯阅读、经典积累等,既有课前两分钟的古诗背诵积累,又有定期的摘录积累。因为摘录是儿童积累语言的重要方式,我校提出各年段摘录的具体要求。日常教学中,语文老师都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摘录积累好词好句,那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究竟学得怎样。本文对四年级学生的摘录现状进行调研,以此为基点展开讨论。
二、“采蜜”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采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我们挑选了学校三名四年级语文教师,三十名四年级学生为调研对象,以苏教版课文《黄河的主人》作为学生阅读与摘录的原始资料,自制了摘录素养评估框架。第一维度:认知纬度——即关注学生对于摘录的认识及摘录方法的掌握等,第二维度:情感纬度——即主要是学生有无主动摘录意识,是否愿意与他人分享摘录等,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作业分析法等形式进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背景资料。
(一)访谈记录。
1.教师篇: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发现教师对于学生摘录有赞许,也有抱怨,更多的是期待。
教师甲:摘录好词好句,学生必须翻阅相关书籍。摘录过程中,个别自觉的学生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时随地看书摘录已是一种习惯,但这样的学生普遍很少。
教师乙:大部分学生都无主动摘录行为,都要等到收作业本时才匆忙“采蜜”。于是我干脆將“采蜜”时间固定在某天中午集体“采蜜”,统一上交。
教师丙:班级里1/2的学生摘抄的词句谈不上好词好句,他们对于自己为何要摘录这些词句没有清晰的意识,是胡乱选择的,我自己也不知怎么教。
分析:“让学生亲历摘录实践,并且通过摘录实践来学习、认识摘录,培养积累能力”这一点在学校已经达成共识。教师们普遍认为摘录有一定意义,但是发现学生摘录存在主动性不够、水平低等问题。对摘录教学到底怎么教,如何对学生的摘录行为加以有效指导,个别教师还很迷茫。
2.学生篇: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选择了四年级30名学生中表现各异的15名学生进行访谈,这能让我们和学生群体走得更近一些。
学生甲:我知道摘录是什么,摘录就是读文章时将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95%的学生都知道)
学生乙:摘录能增长我的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是十分有用的。(15%)
学生丙:我摘抄要花很长时间,有时我不知道要抄些什么,甚至觉得意义不大。
学生丁:有时老师还要我们写摘抄的词语、句子好在哪里,说不上来,真是伤脑筋,我觉得平时都是随便抄的,很少用到。
分析:大部分学生了解什么是摘录,也明白摘录的好处,但是对于摘录特定词句的理由说不清的学生在半数以上。学生对于摘抄缺乏兴趣,对于摘抄的方法没掌握,甚至觉得用处不大,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蜜”带上了苦味。摘录是一种积累,这种积累最终是为了输出,为了能在新的情景中得到迁移,以利于表达得更加生动准确,迁移需要较高的认知水平作支撑。在以上访谈中,当我们让学生谈摘抄的词语、句子好在哪里时,很多学生不知道,如果以布鲁姆的认识目标分类,则这样的摘抄是最低水平的识记。因此,有效指导学生摘录,提高学生关于摘录的认知水平是摘抄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观察记录。
在此次摘录素养研究中,我们发现当摘录不是由教师给定的学习任务时,只有6位同学自觉进行。同时在阅读文本时,仅8人在文本上用画线的方式做记号,其中3位同学能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分析:大部分学生只有当摘录作为一项学习任务时才会被动进行,说明学生主动摘录的意识薄弱,未真正认识到摘录的意义、感悟到它的价值所在,导致摘录积极性不高。学生没有运用符号辅助摘录的习惯,经了解发现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教师未指导过,二是即使偶尔提过,但平时运用少,比较生疏,因此只有个别学生掌握并运用。
(三)作业分析。
作业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学生的摘录本分析学生的摘录素养。从学生作业中,我们发现调研的30名同学中,60%的学生都是按照语言形式进行积累的,按照内容分类的比较少,只占30%,根本不知分类的占10%,没有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归纳整理自己的摘录资料。
三、改进策略
(一)加强研训,提升素质。
提高摘录教学实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从学校层面,除了制定摘录的具体要求并纳入教学考核推动外,将进一步加强摘录教学的校本研究,进一步明晰摘录教学的价值取向,梳理教学策略等,从而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理念,提升素质。
(二)渗透方法,丰实积累。
叶圣陶先生谈到语文学习方法曾指出:“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我们应在课内外加强摘录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1.引导用符号辅助摘录。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本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这是学生摘录素养形成的标志之一。运用符号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句子与其他内容分离开来。教师应加强摘录符号运用的指导,并循环使用,这样才能让“用符号辅助摘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教给学生分类摘录的方法。分类摘录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着眼于语言形式。将摘录的材料按照语言形式的不同,分别加以归类。另一种是着眼于语言内容,将摘录的材料按照表达内容的不同加以归类,如描写心理的、外貌的等。在调研过程中,虽然许多学生能将词语与句子分开来加以摘录,但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分类,这种分类对于学生运用摘录材料并没有很大益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与思考自己的摘录内容,从内容上对摘录材料加以归类。
3.引导边摘录边思考。摘录并不是简单地将詞句摘抄在本子上,而是一个活跃思维的过程。摘录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词句值得摘抄,共同讨论怎么摘抄更为有效,从而唤醒学生意识,让深度思维与摘抄结合起来,使摘录成为学生有意识、有分析的思维活动,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完成抄写的行为。
4.引导有计划整理摘录材料。及时整理与归纳摘录词语有助于学生建立结构性知识,而结构性知识的形成能够提升迁移的可能性。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整理任务、检查与交流整理任务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整理自己的摘录材料。
(三)交流诵读,仿写运用。
从教学现状来看,“只摘不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引导学生交流与运用摘录就显得十分重要。交流和运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接触到更多文章与词句;第二可以在交流运用中不断深化学生对于摘录的认识,提升其认知、欣赏与运用水平;第三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摘录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摘录兴趣,并为摘录自觉行为的养成提供可能。
(四)评价护航,推进“采蜜”。
评价是“采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调动和提高学生“采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推进“采蜜”中,我们可以调动一切评价的有利因素,采用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自评,说说摘录的意图、语言、结构等的优缺点,学会反思自己。再组员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组员的“采蜜”,并就他们的“采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教师评价,学生“采蜜”即使有不足之处,教师也用商量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另外,评比激励推进,如进行“采蜜本”书面作品评比,开展“新闻发布会”、“故事演讲”、“朗诵比赛”等比赛活动,颁发不同层次的证书和奖品,评选“采蜜”积极分子。只有“采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才会有主动摘录意识,养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分享摘录成果的习惯。
摘录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摘录素养,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摘录习惯。摘录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摘录—交流—反馈—指导—再摘录”等多次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在多次的、系统的、循环上升的实践中稳步提升水平,并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工具与手段。
当然,摘录教学的调研还在警醒我们重视学情诊断,通过切实的调研与学情分析,科学确定教学起点,以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2]教育文化论丛.
[3]人民教育.
[4]教师,做个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