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参与,实现阅读课堂高效
2015-01-06
摘 要: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教育教学对象的高度参与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教学课堂的高效十分需要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运用科学和艺术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显得尤其紧迫。
关键词: 学生参与 阅读高效 策略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学生阅读质量高低将直接决定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和习作水准的高低。教育教学真谛让我们感到,学生阅读质量直接决定精神文化成长程度。阅读质量应当取决于学生的阅读参与度,由此,让学生广泛而有意义地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阅读课堂高效需循循善诱引导学生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教师循循善诱小学生应当是心心相印的,尤其必须从心底里发出来,必须和小学生心心相印。怎样做到心心相印,不是给学生讲多少阅读的大道理,而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益处。笔者平时的做法是亲自参与学生的阅读以感染学生,给学生树立阅读课程文本内容的榜样。尤其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感悟文本内容,一起探讨文本的文字、文学、文化之价值和意义。从不以自身所能感悟而自以为是,总以探求的口吻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和自己一起探究,总让学生感到自己是阅读感悟文本的主人。《小草和大树》讲述了出身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的故事,应当说她的生活窘迫是小学6年级学生不可能领悟的,教师要引领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刻感到: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小学生缺乏一定的朗读兴趣,老师首先就要进行充满趣味的范读,自己声情并茂地读了,学生将会受到感染。一遍不能解决问题,就来第二遍,学生在与老师的对读中,相互之间受到影响,显得投入多了,感悟效果也比较显著。
二、實现阅读课堂高效需指点迷津启迪学生
课堂教学需要互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需要互动。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互动对象应当有别和灵活,尤其学生和老师之间需要互动。老师之间的互动将完全建立在学生与文本、文本人物和文本作者及编者之间需要对话上。我们必须看到的现实是,小学生只是小学生,必须把学生的自主感悟与正确的人生意义的关系处理好,这离不开教师的指点迷津。对学生阅读指点迷津,不是教师强迫灌输对一些关键内容的阅读感悟,而应当是在文本内容的关键处做些比较技术和艺术性的处理,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时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感。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爱之链》,文本描写的内容极其细腻,就是我们认为比较简单的感恩道理让小学生自己感悟也是颇有难度的。教学时,笔者采用以读促悟的形式,在学生还没有直接阅读文本时,让学生画出课文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引起学生朗读全文时的注意。这是一段怎样的环境描写?充满“寒冷”和“凄凉”,怎样让学生朗读到位?要求学生语调略轻、语速稍慢。当能够比较准确地读完全文后,小学生就从这样的环境描写中感悟到寒冷、凄凉之夜晚发生的一切说明的道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小学生就从景和事中真正感受到文本最后老妇人留下的字条的含义,也是女店主不禁流下眼泪的真情所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构建高效阅读课堂,不再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权威,但教师在学生阅读中的指点迷津还是需要的,这点睛之举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使阅读课堂变得更高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知识,激发了创造,产生了灵感,形成了智慧。
三、实现阅读课堂高效需科学实践训练学生
阅读课堂的高效还需要阅读方面的相关训练。老师对小学生的阅读训练不是没有重视,而是误入歧途。只要一提起训练,往往就多是做些重复劳动,应当说这样的训练只能让学生生厌,对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益的。怎样促使学生的阅读训练达到百益而无一害的效果呢?窃以为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科学实践是达到这样目的的根本之举。因此,在平时阅读教学中,笔者经常进行反思,学生的阅读训练应当对学生的阅读感悟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所以,在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感悟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在拓展延伸的阅读中驰骋于阅读感悟的原野,提高学生飞翔于天空、遨游于大海的能力。譬如教学一篇课文,要么从文笔着眼,要么从人生意义着眼,让学生畅游文学世界。教学一位大家的作品,让学生阅读大家的其他作品,使学生对大家形成比较丰满的认识,对大家的作品形成完整的感悟。譬如教学《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这是两首表达诗人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歌,教学时笔者并没有以领会诗歌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为目的,而是让学生搜集诗人所写的其他爱国诗篇,从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涉猎充满爱国情怀的诸多大家作品。这样的拓展延伸比较理想地深化了学生的阅读感悟,对课堂阅读起到了比较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福灼.语文课程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