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015-01-06陆雪琴严斌泓

军事护理 2015年16期
关键词:效能量表康复

陆雪琴,严斌泓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内科,上海200137)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非器质性精神类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为思维迟缓、心情低落、活动减少等。PSD患者常存在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会将康复过程中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严重,患者对康复的自信心下将,从而导致康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1]。因此,为进一步解释、修正和预测患者行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论,目前在脑卒中康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为此,本课题组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2014年1-10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30例PSD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10月上海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PSD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5岁,平均(66.8±5.5)岁;脑卒中发生时间2~11个月,平均(6.5±2.1)个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10~17分,平均(15.2±3.1)分。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为脑卒中,参照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抑郁诊断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近2周未经过抗抑郁的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精神类疾病,如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2)合并有心血管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3)处于脑卒中急性期者(<2周)。按入院先后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康复锻炼(如平衡反应训练;偏瘫肢体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定位放置和控制;上下台阶、下肢负重功能训练等)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自我效能理论[4]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情绪唤起。介绍患者彼此认识,增进了解,帮助其消除陌生感与紧张情绪,营造温暖的氛围;与患者一起讨论,确定康复目标;住院期间不断鼓励患者,激发其在治疗过程中的能动性,调动其自身潜能;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全程参与患者的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及指导,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2)成就行为。由康复医生、治疗师、护士一起帮助患者制定阶梯式锻炼计划,将目标分解至每周,让患者尽可能完成锻炼计划,达到训练目标。(3)替代经验。每周组织团体活动,让患者参加,请康复良好及好转出院的患者与大家分享心得体会,以期住院患者能够借助榜样的力量,增强坚持锻炼的决心。所有患者的干预时间均为4周。

1.3 评价方法 评价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1)HAMD量表: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包括17个项目,用于反映被调查者的抑郁状态及严重程度,得分>24分为严重抑郁,7~24分为轻或中度抑郁,<7分为无抑郁,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由2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交谈与观察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量表的评分。(2)NIHSS量表:是美国国家卫生院建立的对脑卒中患者的整体疾病严重度进行客观评估的标准,包含11个项目,涉及意识、运动、感觉、语音、共济等多方面内容。由同一组医生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量表的评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低于干预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s,分)

images/BZ_55_1279_1262_2238_1328.png观察组(n=30) 15.6±3.2 8.85±2.9 3.212 0.001对照组(n=30) 15.1±3.8 12.61±3.3 0.678 0.532 t 0.394 2.843 P 0.782 0.007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低于干预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s,分)

images/BZ_55_1279_2057_2238_2124.png观察组(n=30) 10.71±2.3 6.00±2.1 3.231 0.002对照组(n=30) 9.97±2.55 8.03±3.1 2.068 0.047 t 0.684 1.653 P 0.813 0.037

3 讨论

抑郁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状态。常伴有各种心理症状,如无助感、无价值感、绝望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迟滞或者焦虑、激越及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机能障碍(如失眠)。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与处境不相称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思维迟钝、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退(如自责自罪感),严重者可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住院患者的抑郁发生率较高[5],抑郁是卒中患者较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研究[6-7]表明,脑卒中后生活质量与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年龄、合并疾病、卒中次数呈负相关。而抑郁与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运用自我效能理论的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脑卒中后患者对突然失去活动能力和肢体障碍会感到极度的失落,甚至对未来产生错误的想法,严重影响治疗。责任护士通过应用自我效能理论为患者制定正确的计划和明确目标,强调从调动人的潜能入手来达到改善行为的目标,调动患者的内在潜能,培养患者的自我效能。发挥患者的自身能动作用,促进其康复,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9]。本研究结果表明,对PSD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自我效能训练能达到更好的疗效,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相关临床报道一致[10-11]。

[1]杨廷忠,施卫星,许亮文.自我效能: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和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4-395.

[2]Robinson-Smith G,Pizzi E R.Maximizing stroke recovery using patient self-care self-efficacy[J].Rehabil Nurs,2003,28(2):48-51.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

[4]Tattersall R L.The expert patient:A new approach to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Clin Med,2002,2(3):227-229.

[5]李善玲,徐玉林,杨新丽,等.早期第统心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15):73-75.

[6]许洁,吴毅,刘文斌,等.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J].中国全科实践,2011,14(4B):1167-1169.

[7]张亚芳,刘海娟.自我效能训练联合药物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0):1697-1700.

[8]徐江华,胡慧,王宁.中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0):1282-1284.

[9]王春华,钱文茹,岳振琴.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9):1428-14299.

[10]李秀珍,马丽敏,孙玉杰,等.自我效能感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373-374.

[11]蒋晓莲,薛咏红,汪国成.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A):763-767.

猜你喜欢

效能量表康复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