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2015-01-06李瑞珍李爽吴菁叶旭春
李瑞珍,李爽,吴菁,叶旭春
(1.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 护理部,海南 三亚572000;2.第二军医大学 护理学院,上海200433)
自我药疗是指消费者自行使用药物处理其自己意识到的不适或症状,或是暂时或持续地自行使用有医嘱的、针对其慢性或再发病症的处方药物[1]。自我药疗具有快速﹑经济和便捷的特点,已经成为居民自行处理一些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紧张的局面。但居民采取的自我药疗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不恰当的自我药疗不仅会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浪费医疗资源,增加医疗成本。本研究旨在了解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倾向和影响因素,以期为降低农村居民的自我药疗风险、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1-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我国东﹑中﹑西部10个省市和地区的农村常住居民219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2名﹑女117名,年龄18~89岁,平均(48±16.4)岁。纳入标准:农村常住居民(有农村户籍且每年在农村的居住时间≥6个月);年龄≥18岁,有自主行为能力;自愿参与本研究。具体情况见表1。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研究者及培训的调查员以入户面对面形式进行发放,向调查对象统一讲解调查目的、要求、问卷的填答方法(填写中对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解释)等。所有问卷均为匿名、独立填写(文盲或无法自行填写者由家属或研究者代为填写),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回收率为73.0%。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常住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家庭成员中有无医护工作者(指居民的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中,有无医护人员﹑医院管理者或卫生行政部门工作者等)﹑生活起居状况、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疾病等。(2)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调查问卷,采用课题组前期研制的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调查问卷[2],共包括24个条目(单选题14个,多选题10个),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药疗行为的倾向越高。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78,Cronbachα系数为0.884,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2~0.805,表明问卷的信效度较好。
表1 219名农村常住居民的一般资料(N=219)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情况 (1)自我药疗行为,在过去1年内,196名(89.5%)农村居民采取过自我药疗行为,经常进行自我药疗的农村居民有61名(27.9%)。(2)自我药疗的常见疾病有 感 冒 (86.8%)﹑ 发 烧 (63.0%)﹑ 咳 嗽(60.3%)﹑头痛(47.0%)﹑腹泻(34.2%)等短期病症,是农村居民采取自我药疗的常见疾病,另外有24.2%的农村居民会以自我药疗的方式处理自身的慢性疾病。(3)自我药疗知识,19.6%的农村居民不了解自我药疗存在风险,28.3%的农村居民不知道药物的不良反应;56.6%的农村居民希望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42.9%的农村居民希望了解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38.8%的农村居民希望了解药物的服用禁忌。
2.2 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得分情况 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得分为27~82分,平均(41.90±5.47)分,条目均分为(2.99±0.39)分。
2.3 影响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因素
2.3.1 单因素分析 因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总均分不服从正态分布,故本次研究分析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对其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影响使用非参数检验(H检验和Z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家庭常住人口﹑家庭成员中有无医护工作者﹑生活起居状况﹑有无慢性疾病等农村居民的自我药疗行为倾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2。
表2 不同一般资料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评分的比较
2.3.2 多因素分析 以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得分为应变量,基于单因素分析,将家庭常住人口﹑家庭成员中有无医护工作者﹑生活起居状况﹑有无慢性疾病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常住人口﹑家庭成员中有无医护工作者﹑有无慢性疾病为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3.1 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分析
3.1.1 自我药疗行为在农村居民中比较常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自我药疗行为在农村居民中十分普遍(89.5%)。李全斌等[3]2010年调查湖北荆州的1284名居民的结果显示,86.97%的居民曾有过自我药疗行为。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总均分为(2.99±0.39)分,说明自我药疗是居民处理其自身疾病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其健康影响较大。因此,需加强对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指导和教育,加大宣传自我药疗的科学知识,指导农村居民正确合理地自我药疗,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药疗水平。
表3 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1.2 农村居民自我药疗多针对短期病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所涉及的常见病症为感冒、发烧﹑咳嗽、头痛、腹泻等短期病症,与胡银环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自认为疾病不严重、自己有经验、节省时间、手续简单等。可见自我药疗具有方便、经济等优点,可节省去医院就医的时间和费用,并且可以缓解当前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因此,自我药疗对农村居民健康及医疗系统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1.3 农村居民自我药疗知识缺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自我药疗知识缺乏,如农村居民缺乏对自我药疗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的了解,易造成药物使用不当和滥用等情况,延误患者最佳就诊时机,甚至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而且大多数农村居民都希望了解有关药物使用和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居民自我药疗的知识宣传,如适应证、禁忌证、合理用药方法等,避免发生不良后果,同时还要进行农村居民保健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3.2 农村居民自我药疗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家庭常住人口少的农村居民较容易采取自我药疗的行为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常住人口与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呈负相关,即家庭常住人口越少的农村居民,越容易采取自我药疗的行为,与董春玲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家庭常住人口少的农村居民较独立,且缺乏相应的关注和照顾,患病时很少到医疗机构看病,多采用自行用药的方式处理自身疾病,因此自我药疗行为倾向较高。
3.2.2 家庭成员中有医护工作者的农村居民更易于选择自我药疗 家庭成员中有无医护工作者对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家庭成员中有医护工作者的农村居民更易于进行自我药疗。究其原因,可能是农村居民在用药时较多地依赖从事医护工作的家庭成员,会更多地听从其建议而较少到专业的医疗卫生部门就诊,增加其自我药疗行为的概率。这也从一方面说明医护人员在家庭用药指导中承担着重要责任[6]。
3.2.3 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居民更多地采取自我药疗 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居民其自我药疗行为倾向较高,这与罗佳等[7]的调查结果一致。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慢性疾病农村居民的心理耐受性提高,表现为经验用药[8],或自认为疾病不严重或是为了节省时间而采取自我药疗的行为,因此其自我药疗的行为倾向较高。
3.2.4 农村居民自我药疗特点可能存在地区差异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常住人口、家庭成员中有无医护工作者和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对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有显著性影响(P<0.05)。此调查结果与董春玲等[2]的调查结果一致,即家中有无医护工作者、医保类型和健康状况,对农村居民的自我药疗行为存在影响,说明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地区差异,因此建议相关部门针对当地居民特点制定针对性措施。
综上所述,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普遍,影响因素多,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指导农村居民合理自我药疗,从而降低自我药疗的风险。
[1]Wor1dHealth Organization.Guidelines for the regulatory assessment of medicinal products for use in self-medica-tion[EB/OL].[2012-12-21].http://apps.who.int/medicinedocs/pdf/s2218e/s2218e.pdf.
[2]董春玲,叶旭春,刘晓虹.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1):11-13.
[3]李全斌,乔明艳,钱宏波,等.自我药疗的现状调查分析[J].医药导报,2010,29(3):412-413.
[4]胡银环,张亮,朱闵敏.武汉市城区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特点及其外部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药房,2007,18(22):1757-1760.
[5]董春玲,叶旭春,刘晓虹.居民自我药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26(19):95-97.
[6]叶旭平,陈和珍,林圣丹.不同年资本科护士在家庭用药指导中的角色认同[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4B):587-588.
[7]罗佳,尹桃,李湘平,等.药店顾客抗菌药自我药疗行为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4):185-189.
[8]白亚娜,程宁,尤汉虎.人群抗生素使用行为因素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1,5(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