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民办高校大学语文的实用性

2015-01-05李林展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实用性民办高校

李林展

内容摘要:当下,基于实用主义原则的价值取向,大学语文因为没有“短、平、快”的教学成效,在民办院校中处境艰难。事实上,大学语文内涵丰富,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它不仅体现在教材中,而且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要想走出在民办高校中的困境,就自身而言,如何将大学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转化为课堂实用性的审美效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语文 实用性

大学语文成为大学必修课具有远见卓识。实践证明,大学语文对学生走向社会应对工作,应对环境的能力产生很大影响。其教学内容凸显的是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华,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母语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语文更应该得到高度重视。然而,在当下,基于经济实用主义原则的价值取向,大学语文因为没有“短、平、快”的教学成效,在民办高校中处境艰难。事实上,大学语文内涵丰富,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它不仅体现在教材中,而且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要想走出在民办高校中的窘境,就自身而言,如何将大学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实用性的审美效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民办本科,更不能忽视对大学语文实用性内涵的基本认识。

一.走出大学语文“实用性”认识的误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今天的民办高校尤其注重实用。正因为如此,有些民办高校强调大学语文必须为学生所学专业(职业技能)服务。于是,有的民办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将“应用写作与口才演讲”课程的内容移植过来,成为其主体内容摆在首位,而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篇幅不足三分之一,仅附其后。令笔者忧心的是,这样下去,民办高校的文化绿洲可能会逐渐沙漠化。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曾指出,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已经渐渐沦落进入一个“虚无主义”的怪圈中。或许这样的说法有点情绪化。民办高校强调职业技能训练非常重要,无可厚非。然而,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忽视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如前所述,大学语文在不少民办高校中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是一切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资源,一切都从这里生发开来。诚然,我们无力否定一些民办高校开设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替代大学语文的做法,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却反映了其鲜明的功利性倾向。实际上,民办高校所开设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其实用性并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例如,应用文写作不像普通话与职业汉语等课程那样学生可以参加考证。另外,学生毕业后真正用到诸如决定、批复、消息等文种的场合也不多。

因此,大学语文的实用性不在急功近利,重在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重在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服务。大学语文强调的是“人文性”和“基础性”,旨在围绕大学生人格的健全来展开,将自我人格的养成、社会人格的塑造与超越人格的形成有机统一。具体而言,通过对优秀文化经典的学习,激发出潜藏于大学生心中的良知与爱,接续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培植起坚实的文化心灵,从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对抗道德的沦丧,使之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的素质全面的现代公民。

让我们深受启迪的是西方一些伟大科学家的成长史。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等,他们不只是单一的某一个专业领域的科学家,他们首先是哲学家,有的还是文学家、画家、音乐家。2005年,温家宝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老所关切的问题是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疑难问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和研究。由此,笔者以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是一切学科“实用性”的真实内涵。

二.大学语文实用性的审美内涵及其实践

大学语文实用性审美内涵非常丰富。例如,其文章精华,可以让学生知晓母语的规范、感受母语的魅力,继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体悟人物的喜怒哀乐,领略异域风情,继而提升情商,开阔视野,这与背着行囊旅游世界究竟有多少差别?优秀作品的神奇想象、优美意境,展示了古今中外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这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具体到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友情、战争、和平等内容,通过形象的解读,就比单纯讲授恋爱心理学、政治伦理学更生动也更便于学生接受。这就是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审美内涵,其功能不是急功近利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具有永久的魅力。

因此,大学语文没有必要机械地追求外在形式的实用性。大学语文教材应以人文学科为主体,还可兼纳一些经典性的科普作品。而那些以应用写作与口才演讲内容为主体的大学语文教材,虽然突出了教材的实用性,其功利性倾向较为鲜明,它失去了大学语文实用性的真实内涵。换言之,在当今学生读书呈浅阅读趋势之际,大学语文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教材内容的现实功用,那么,其课堂教学的审美愉悦也就越来越少,大学语文的真实内涵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与提升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潜能是极不相称的。

大学语文实用性审美内涵主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之中。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有足够的精神准备,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审美能力,能够在浮躁的时代消除浮躁的心理,以人为本,注重品德修养与学识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顺应时代的发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譬如,学习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鉴赏气势雄壮的文风,理解作者求官不得的痛苦,领悟古代自我推荐信的委婉风格。”如果按照这一思路来讲授《与韩荆州书》,对中小学生而言不妨一试,对大学生而言则毫无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跳出赞美李白文章的窠臼,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的人们的视角来审视李白这篇自荐信,才是真实的阅读。即盛唐时期,33岁的青年李白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工作(做官)?在今天,用人单位看了李白这封自推荐信能否给李白安排工作?李白的《与韩荆州书》究竟有哪些致命的弱点?引导大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我想他们应该是受益匪浅的。

又譬如,学习陆游的《和春晚即事》,其诗句“老农爱犊行泥缓,幼妇忧蚕采叶忙”,一般的解读是“老农爱护牛犊,缓慢的耕地,妇女儿童害怕蚕饿了,忙着采集桑叶。表达了农民对生活的期望和热爱,也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理解,对大学生而言缺少审美内涵。“犊”,指小牛,“缓”,表明老农担心小牛耕田太累,放慢脚步。少妇担忧蚕儿饿了,抓紧时间采桑。这里,诗人表达的是一种人性美,大而言之即人文关怀,描绘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的生活情境。陆游诗中这种审美愉悦,在古典诗词中并不多见。

由此可见,大学语文实用性审美功能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全靠我们教师去发掘。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审美动力,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大学语文实用性的真实内涵的。

三.结语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时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是可以让我们顿悟的。复旦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过:“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这与现在某知名大学要放弃大学语文课程的观念大相径庭 。总之,大学语文成为大学必修课是高瞻远瞩。特别是应用型民办本科更应该高度重视大学语文人文素养教育对学生专业学习所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培源.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J].文史知识,1982,(5).

[2]《大学人文精华读本》汇聚100篇古今中外经典作品[N].都市时报,2011—08—07(3).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实用性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