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疑问的《黄金时代》
2015-01-05张莉
电影《黄金时代》公映前后,让现代文学史上的萧红,迅速地成为当代人心中感叹,笔下热议的萧红,人们似乎更关心萧红曲折悲苦的情感经历,不少人似乎看到了她软弱的内心,悲剧的命运,似乎没有发现她坚韧,思索,视文学为生命的一面。张莉的《留下疑问的〈黄金时代〉》 让我们看见一个让同辈后辈深切尊重的作家,一个生逢乱世命运坎坷的青年女性,当这两个形象合而为一时,才是完整的萧红,也才是今天为何那么多人纪念她和心疼她的原因。
1.编者
平心而论,《黄金时代》在当下的中国影坛,它确也算得上一部有追求、有情怀和有水准的艺术电影。由朋友们讲述的那个萧红,倔强、执拗、软弱、神经质、受到疾病困扰、对养育孩子没有责任感,一生经历传奇,结局令人扼腕。这是一个有生活气息的、年轻的、不谙世事的萧红。
电影为观众留下了许多疑惑。比如,作为现代文学教父的鲁迅为何对年轻的二萧如此看重?萧红为什么要执意离开萧军?萧红为什么会被当时的很多朋友尊敬、帮助和爱护?萧红死后为什么会令那么多人念念不忘?难道仅仅因为她传奇而悲惨的一生?看完一部传记电影,如果普通观众不了解传主身上的非凡特质、对传主的选择完全不能认同和理解,未必全是观众的欣赏能力,也可能因为电影的表现能力。一部传记电影有义务在忠实史料的基础上呈现作家的一生,但也有责任使读者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位作家对于文学的贡献。对于后一要求,《黄金时代》显然力有不逮。
当银幕上出现的鲁迅温和、家常,言谈也不乏锐利。当年,二萧被鲁迅看重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仅仅因为他们热情洋溢的来信吗?这是我看《黄金时代》时第一个困惑。电影没有给予有力的说法。
鲁迅与二萧之间自然有情谊,最初相助,一为文学,二为家国。鲁迅看重二萧的文学才华,为二萧的第一部著作写序并帮助出版,二人也因鲁迅先生的推荐而为文坛瞩目。鲁迅对二萧,有知遇之恩。二萧是来自东北的青年。他们作品中有东北人民的生活情状,鲁迅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使当时的读者关注东北沦陷。鲁迅对萧红尤其欣赏,他对她《生死场》的评价是“力透纸背”,有“越轨的笔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预言,在未来,萧红将取代丁玲。对以上种种信息,电影并没有给予充分交待,我们只看到坐在鲁迅家无所事事的萧红。
2.萧军朋友圈的讲述
如果把电影中讲述者们放在一起会发现,除了许广平、白朗之外,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与萧军关系更好,更认同萧军的立场。在当年,那些认为萧红写作有问题,认为萧红写作不如萧军的其实也是这些朋友。那么,在萧红死后的讲述中,这些人的叙述有没有为“活者”萧军讳;有没有基于他们立场、人际关系及审美趣味而导致的对萧红个人生活选择上理解的偏差?电影主创是否应该有辨析?
电影中,二萧分手的重头戏里,萧军是担当的,端木是畏缩的,萧红是执拗的,朋友们是遗憾的。仔细想来,这些印象都是出于萧军及朋友的立场,并不全面,也不一定是事实。大概是由当红小生的扮演,原本有武夫气质的1米6的萧军被塑造得高大、英俊,平白获得了很多同情分,连出轨都出得理直气壮。顺着这位男一号的眼睛看去,萧红的发脾气、不高兴以及最后分手的情节实在像“作女”。
电影并没有明确给出,年轻的萧红有她无奈的苦楚。她生完孩子后就被妇科病缠身,血流不止,一生都身体衰弱,这是二人夫妻关系不睦的导火索。除了电影表现的,萧红早年就曾因家暴出走,萧军朋友都冷淡视之,使她无路可走,只得再次回到萧军身边,这在萧红的文字里是有记载的。许多资料显示,在萧军及他的朋友眼里,萧红只会写几笔散文并不会写小说,文学成绩也并不如萧军。对萧红文学成就的轻视也一直持续到萧军晚年。作为作家,萧军至死不能理解八十年代后为何有那么多人喜欢萧红的作品。萧红并不按当时写作套路写作,也不为时代要求和宣传而作。这是二萧文学理念的巨大分歧,这是志不同道不合。如果一个女人的丈夫家暴,出轨成习惯,同时也并不认同她的创作理念和精神追求,对她所做的一切不屑一顾,她有何理由和他生活在一起?在萧军形象的处理上,电影给出的信息是暧昧的,有意遮掩其不堪的一面,为何如此?
有关萧红的回忆中,聂绀驽的谈话可信性很高,萧红提到她对于鲁迅精神世界的理解,这些认识都让聂感到震惊和佩服。在那个场景里,在文学层面上萧红是强大和自信的。可惜,电影里却只引用了聂绀驽像导师一样鼓励萧红要向上飞。聂绀驽在二萧分手后有个说明,二萧从此再没见过面,并补充说萧军后来跟王德芬结婚,一生相守,生育了八个孩子。电影补充动机何在?是在暗示观众,萧红没有抓住这个“好男人”么?王德芬追随萧军一生固然是事实,但萧军后来也多次出轨并使一位女大学生生下孩子。
在萧军的朋友圈看来,端木胆小而不值得爱,而骆宾基为何会给予萧红那样深切的照顾电影也都一笔带过。对于萧红传记而言,这是粗暴而不负责任的。因为萧红生命中不仅仅只有萧军,她的选择在当时也有她的道理。电影对端木的文学成就只字未提,其实端木的文学成就也未必逊于萧军。电影只展示端木为人而忽略其文学成就,这是不客观的,对萧红与端木的婚姻也是不尊重的。
事实上,萧红是因《生死场》《商市街》成名后成为当时文学青年的偶像,而端木与她的文学气质相近也对她颇为仰慕,这是两人走到一起的前提,而骆宾基则是萧红的读者和仰慕者。电影中这些信息并未得到足够呈现。而这对塑造作家萧红的形象极为关键。
《黄金时代》似乎对丁玲过于偏爱了,她甚至被拿来作为一面镜子,比照萧红的苍白、软弱和不坚定。她去与不去西北,并不意味着萧红必然离世。这种推论,过于肤浅。
在1931-1941年间,萧红共写了一百多万字的作品,一年十万字,这对于这位疾病缠身、怀孕生子、贫寒交困、备受情感纠葛的青年女性何其不易。而且,在她最后三四年和端木一起生活的时光里,她写下了《呼兰河传》《小城三月》《马伯乐》(未完成),这是她一生中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离开西北并不意味着她不关心国事,在武汉以及抗战爆发后,萧红也有关于民族兴亡的作品,她没有在革命第一线,并不证明他们没有家国情怀。她当然支持抗战,但同时也认为作家写作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一个没有文学生活的萧红
作为作家,萧红大部分时光难道不是在写作吗?她在疾病中、在饥饿中、在奔波中、在痛苦中写作。电影中关于这些场景很少。而且,她写的到底是什么?她只写了花园、自然吗?她写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二麻子,都是当时受苦的人。这是一位对大时代和卑微个体一视同仁的作家,这样的选择和追求,是需要受到尊敬和重视的。萧红的写作在当时影响如何,年轻人如何读她,同行如何评价她,她如何无视批评执着写作,电影中全是空白。当别人不能理解她的很多所作所为时,她也是被动的和失语的。电影中,呈现的是众说纷纭的萧红罢了,但那个风暴中心的人,从不为自己解释。于是,我们只看到了疲于奔命不断抽烟不负责任的萧红,只看到一个跟大时代选择背道而驰天真地要“找死”的萧红,却看不到她有她的想法,她的特立独行并非全无意义。甚至在电影里都看不到这些文学青年们在一起讨论文学,我们甚至没有看到她的书出版的场景,而这也是她维持生计的方式之一。对于一个作家传记片,这些镜头难道不是必须的吗?
电影在叙述抗战时二萧的选择时,想象力和理解力也是偏狭的。如果我们不把萧军的选择视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不把萧红在病床上去世作为她选择不去西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看到,彼时与萧军不同、与萧红有共同选择坚守在国统区的作家既有巴金、老舍、茅盾,也有沈从文、钱钟书等人。萧红当时的悲惨境遇,一方面是因为医疗事故及战乱,也由于她身体的衰弱。
如果电影的史料不囿于萧军朋友圈,那么我们还会读到萧红当年的其他朋友对她的评价和纪念,茅盾先生在萧红去世后为《呼兰河传》写下的序言,诗人戴望舒在萧红墓前写下的诗篇:“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在萧红死后,有无数传记和悼念文字出版,每年都有万千孩子诵读她的作品……一个让同辈后辈深切尊重的作家,一个生逢乱世命运坎坷的青年女性,当这两个形象合而为一时,才是完整的萧红,也才是今天为何那么多人纪念她和心疼她的原因。
《黄金时代》完整还原了萧红作为普通人的一生轨迹,却忽视了她在有生之年所进行的精神跋涉和她的文学成长轨迹;在对民国大时代的想象中,《黄金时代》还原了革命青年的热血和朝气,但却对抗战时期民国知识分子的自由选择没有充分认知。看许鞍华和李樯滔滔不绝地接受访问以及各种宣传,原以为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创作,《黄金时代》完全可以在塑造萧红和民国知识分子方面完成得更好,很遗憾电影没有完成好。
(选自《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