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2015-01-05杨志超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民办教学质量监控

杨志超,陈 丽,李 凡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7)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27所,其中民办高职院校307所,占全国高职院校的23%。近几年来,中央及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民办高职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地位获得了明显提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民办高职获得的财政支持或社会捐赠非常有限,未形成学校、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机制,在整体上仍存在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特色优势不明显,社会声誉度低等问题,如若缺少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则难以在发展中处理好规模、效益和质量的关系。

一、影响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办学理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成果的集中体现,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决定了教育要注重质量,着眼于长期的投资回报,不能急功近利。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投资方和学费收入,投资方对高投资回报率的追求容易导致办学理念和决策行为偏离教育本身的发展路径。不少民办高职看重经济效益,投资大、见效慢的项目很难获得董事会的支持和理解,容易造成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条件改善、教学研究及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投入不足。

(二)自主权不足

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民办高职发展历程短、社会基础差、学费标准高、生源质量低、招生和就业没有竞争优势,为便于管理和监督,公办、民办高职除办学经费来源不同外,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标准、教材使用、资源开发、教育管理、教学评估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标准的行政管理和要求在一定程度成为民办高职特色孕育和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办学自主权制度及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师资队伍

在国家财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公办院校拥有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有统一的财政编制,并享有民办院校无法提供的专业化发展机遇和平台。与此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师引进和培养方面缺乏吸引力,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稳定性差,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工作的现状

高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及办学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从教育主管部门公开的评估数据及交流调研的情况看,全国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都制定有比较齐全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制度,都在积极探索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的组织体系和指标体系,但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重视不够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一项专业化、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在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少院校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工作大多停留在制度层面,实践方面更多倾向于听课、评教及对相应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流于形式,重点不突出,操作性不强,各级监控与评价主体缺乏问题诊断的能力和工作整改的动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缺少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二)缺乏统筹管理

在学院层面上普遍缺少统筹管理、全面协作的质量保障制度,除教务处、督导处等质量管理部门外,其余教学单位、管理部门或教师主动参与监控和评价工作的意识薄弱,大多是被动地出于工作需要或为完成任务,管理岗位普遍缺少对教学质量管理的职责要求,导致问题出现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工作脱离实际

在我国,示范院校与一般院校之间、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办学实力差距大,生源质量差距大,教师队伍差距大,很难建立统一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民办院校长期以来一直受公办院校主流思想和示范作用的影响,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缺少对新问题和新理论的独特研究,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容易脱离教学工作实际,流于形式。

三、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设

(一)理论基础

1.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是指导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理论,在由教师、学生、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多要素组成的教学系统中,应用系统理论分析教学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有利于及时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调整措施及应对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实施全程、全员、全方位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1]。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建立包含教与学全过程的,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社会等多维主体全员参与、共同受益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人、财、物、时间、过程、信息的充分利用和组织的优化管理。

3.认知心理学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图式理论、迁移理论等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出了个体学习与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要充分考虑学习群体的基本特征和需要。民办院校缺乏社会基础,学费标准相对较高,招生处于劣势,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不高、自我管理约束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更应该包含尊重学习者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实施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和重视教学设计等内容。

(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价值范畴

师生双方的态度、知识、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生质与量的变化,确保这种变化符合教育教学目标和方向,做到教学相长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价值所在,监控与评价是教学质量保障的两个重要方面,虽密切联系,功能相似,但内容则各有侧重,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在关系

从高职教育的一般规律上看,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之后,需要围绕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筹建师资队伍,保障教学条件,建立健全与学校教学和管理相适应、相配套的各种制度,开展、落实各项人才培养工作,并通过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断改进并完善工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质量监控的重点在于保障校内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制度、标准和规范去落实和开展,对工作的过程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调控;质量评价则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校内评价以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针对教学的各个主要环节和培养结果给予问题诊断和价值判断,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估在指标内涵上属于校内评价的范畴。社会评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是用人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及毕业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评价,这类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动态需求之间的一致性。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及体系建设

民办高职院校普遍缺少可靠的行业背景,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以校内监控为主,监控体系及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院领导、教务处、教育督导、教学系部、任课教师既是监控主体也是监控对象,通过现场听课、资料查证、师生座谈、个别访谈、教研交流、定期检查等手段,依据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对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调控偏离培养目标、影响工作绩效的行为和因素,从而完善制度、提高效率、保障质量。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工作是否按制度落实,是否合理、有序;教学过程是否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执行,教学是否严格规范,教学条件是否满足教学的需要等。在监控主体方面,院领导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决策层要重视对其他监控主体的统筹管理;教务处作为监控的管理层要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监控手段,实事求是地组织质量监控活动;教学系部、教师要按学院的要求在操作层面上主动、客观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常态化对照检查;教育督导等质量管理部门要游离于教学及管理部门之外,从第三方的角度通过定期检查、专题研究,对包括院领导在内的其他监控主体的工作行为进行检查指导,监督检查的对象包括所有与教学相关的单位和个人。

图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工作流程

(四)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与体系研究

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学院、系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等不同层面对目标、管理、过程、效果、资源、教师、学生进行评价,总体上看,主要包含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的满意度,取决于学生对自身学习体验和结果的评价;社会对学生的满意度,取决于用人企业、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教育管理者、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取决于对学校管理制度、教学环境、教学效果及价值的评价等各种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内部评价、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估以及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毕业生的评价三个方面。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估一般是参照教育部或本省、本地区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这类评估的体系设计是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上进行的,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但缺少对高职院校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特殊性的考虑。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要实事求是对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进行分析和判断,重视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做实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参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加强对系级教学单位的质量检查,同时,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出发,在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三个维度上做好教学质量评价的专项研究和设计。

1.系级单位教学质量评价

系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和落实的具体执行单位,其教学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对人才培养产生直接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影响。在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方面,针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评估、专业建设及课程开发的研究较多,对系级单位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较少,加强对系级单位教学质量的系统评价是明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具体体现。建立对系级单位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需要以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为指导,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领导作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学生学习质量、招生就业、企业评价、特色与成效等方面进行构建,每个评价领域的主要观测点及权重可以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需要强调的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的重点,是孕育特色和优势的关键,因此,在做好对学院、对部门整体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同时,也应努力在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方面探索实施符合学院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要求的专项评价。

2.教师、学生及学校管理三维度评价

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适时地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管理的效率及满意度进行评价,对于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完善非常有必要,为确保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落到实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的设计需要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和观测性。

(1)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高职教育教师的主体力量是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这两类教师由于受工作背景和专业发展的影响,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各有优劣,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必须尊重这一客观现实,即侧重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企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评价主体及测评内容上考虑,一方面要以专业或系为单位成立由校内外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并与学院质量部门和评价专家一起参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注重考察教师道德态度、教学设计、授课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评价指标和标准要按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别进行设计;另一方面,要组织好学生的评教和座谈,侧重从听课感受、收获及对教师个人的满意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2)对学生学习及成长的评价

对学习主体的学习及成长进行评价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但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非常困难。对学生的评价不宜笼统,应基于具体的教学项目或活动,分学期、分课程、分年级、分层次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进程要求去逐一落实,可以从道德素质评价、课程学习评价、顶岗实习与专业设计评价、毕业生评价四个方面入手设计评价指标和标准。

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既是教育内容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素质教育部门应牵头组织开展各类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素质培养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管理环境,结合操行分、奖学金、评优等常规活动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进行引导和评价。

课程教学是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通过课程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成效以及各种素质能力进行观测。课程评价的重心应放在学生学习进步和提高方面,重视去对比、分析、发现学生学习前后知识、技能的变化,学生获得了哪些学习前不具备的知识能力,做到了哪些学习前无法完成的事情。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可以采用口头归纳、自我评价、面谈、观测、现场操作、卷面考试、方案写作、案例分析、产品设计等多种评价方法。

顶岗实习与专业设计是促进高职学生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学校和企业的教师在对学生顶岗实习和专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能够比较便捷、直观地了解学生职业思想、职业行为、工作能力、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对顶岗实习和专业设计进行评价不仅仅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指导的质量,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对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改进教学过程和培养方式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毕业生评价属于校外社会评价的范畴,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信息收集分析工作难度大,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是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的教育,教学质量归根结底要通过学生的就业能力来体现,用人单位、企业对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对学校把握办学方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对学校管理的评价

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够激发个人在组织中的潜力和价值,实现教学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应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对管理质量、水平和效率的评估,尤其要重视教学相关利益群体对管理工作满意度和执行力的评价。

四、实际工作中需要认真处理的几个问题

我国民办高职教育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教育资源配置和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内部管理及机制体制建设方面也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正确认识、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有利于教学质量管理。

(一)正确处理好董事会与院长的职责关系

落实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明晰董事会与院长的职权关系非常重要。董事会与学院领导在办学理念和宗旨上要有统一的认识,要确保院长在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方面拥有足够的权利,要重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及反馈整改机制的建设,强调院长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负责人。

(二)市场导向,建立自我完善的机制

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民办院校的发展更多地受控于社会市场的需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必须以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道路,重视建立健全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办学原则

民办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不能照搬本科院校或公办示范高职院校的做法,要勇于创新和探索,敢于走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文件、设计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时,既要考虑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要尊重学校和师生的客观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四)重视教学文件的落实和执行

经费有限、师资不强、生源质量不高是民办高职院校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造成了困难。为走出发展困境,我们需要重视对学校教学文件的制定、落实和执行,加强监督和管理,强化系一级教学单位的主体地位,给予更多的权利和责任,将部门或个人的工作质量与其核心效益相结合,积极探索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和主动性。

(五)加大投入,支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民办高职院校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年轻教师偏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匮乏,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为此,要加大对师资建设的投入,加强教学的规范管理,积极开展师资培训,促进校际之间的师资交流;其次,要深化校企合作,推行校企联合办学、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第三,引进人才,提高待遇,在政策、经费、平台等方面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和提供条件。

总之,提高质量、特色发展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院校实际情况不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侧重点可以不同,只有建立符合学院自身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才能有效保障教学工作良性运转,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张彦通.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研究[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11.

[2]Julie Dirksen.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15.

[3]陈嵩.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4,(12):4.

[4]夏开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机制的内在缺陷及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08,(6):14.

[5]黄玲青,唐闪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9):21.

[6]武马群,等.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研究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5.

猜你喜欢

民办教学质量监控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