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归因方式及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015-01-05

重庆医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归因本科生主观

刘 洋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河南新乡 453003)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归因方式及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刘 洋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河南新乡 453003)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定标准对自身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性评估,是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正面评价,是评价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个体心理素质、健康人格密切相关[1-2]。自尊(self-esteem)是指个体在自我意象及价值的基础上对自身值得尊重的程度或重要性给出的综合性评价。相关研究表明,自尊是预测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3]。此外,归因研究领域的专家指出个体情感体验的产生与其对客观事物的归因认知评价密切相连。如果个体习惯于将其取得成功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内部原因,如勤奋程度、能力水平时,就会体验到自信、自豪、幸福等积极情感,从而提升其内在价值感;相反,当个体将其失败的结果归因于外在原因时,则会产生更多的失落、悲伤等消极情感,从而降低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因此,个体归因方式的选择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是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观幸福感高对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将预示着他们未来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更好地为中国医疗事业做出贡献。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如何受到应对方式和自尊的影响,为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集体施测,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率为95.33%,其中,男121人(42.31%),女165人(57.69%);年龄18~23岁,平均(21.54±1.92)岁;一年级学生103人(36.01%),二年级学生73人(25.52%),三年级学生61人(21.33%),四年级学生49人(17.13%)。

1.2方法

1.2.1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评定 该量表将测量个体归因类型的心理控制方式分为以下3种:(1)内控性(I)测量人们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并驾驭自己生活的程度;(2)有势力的他人(P)测量人们相信他人能够控制并驾驭自己生活的程度;(3)机遇(C)测量人们相信机遇能够影响其生活事件与结果的程度。IPC量表共计24个条目,每个条目以 7 分制评定;每个分量表包含 8 个条目,分值为0~48分。

1.2.2自尊量表(SES量表)评定 本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分数按四级标准评分,1为非常符合,2为符合,3为不符合,4为非常不符合,分数设置为10~40分,得分越高,其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系数为0.77,α系数为0.83[4]。

1.2.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评定 该量表共48题,采用四点计分,0分为负面态度,1~3分为不同程度的正面态度。得分48分以上的被试者表示其幸福感倾向正面态度,得分在96分以上者,则对幸福感有较强程度的正面态度,分数越高者表示个人主观幸福感愈高。因原量表当中部分题目的用词与大学生当前的生活状况不符,因此对这些题目的用语加以适当修改,修订过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3,效标效度为0.85,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值为0.95[5]。

1.2.4施测程序 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分层随机发放问卷施测。由研究者担任主试,统一指导语,在课堂上发放问卷并要求被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将被试在自尊量表的得分划分成低自尊组、中自尊组和高自尊组,区分标准为样本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量表分数低于平均数1个标准差以上的为低自尊组;高于平均数1个标准差的为高自尊组;其余则归为中自尊组[6]。

2 结 果

2.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临床本科生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68.23±14.07)分,男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67.35±13.14)分,二者都高于代表“倾向正面态度”的48分,低于代表“较强正面态度”的96分,表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且不同性别临床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P=0.43)。

2.2自尊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高自尊组(n=69)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86.45±15.02)分,显著高于低自尊组(n=102)学生的得分(57.42±13.14)分和中自尊组(n=115)学生的得分(68.72±12.03)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t=6.17,P=0.00)。

表1 归因方式、自尊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此项无数据。

2.3归因方式、自尊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在归因方式各个维度方面,内控性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及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有势力的他人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及自尊均呈显著负相关;机遇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见表1。

2.4归因方式、自尊预测主观幸福感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归因方式、自尊对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能力,以自尊和归因方式的三个维度为自变量,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尊和归因方式的内控性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且都对临床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决定系数R2=0.23。表明自尊和内控性维度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模型能够解释其23%的变异量。

3 讨 论

研究表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程度比较高,这与国内研究人员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结果相一致[7-8]。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从小受到来自父辈的关爱和关注比较多,拥有的物质条件也比较优越,因此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较为强烈的来自家庭的温暖,物质需求也能得到较好地满足;此外,随着近年来医学相关专业的升温,作为热门专业学生的临床本科生与同龄人相比可能体验到更为强烈的优越感,因此其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感程度较高。

本研究发现,自尊是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自尊组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与中自尊组、低自尊组被试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也表明自尊对临床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回归效应,以上都表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自尊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王鲁慧等[9]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医学生的自尊水平越高,其主观幸福感也越高。本结果显示,归因方式的3个维度都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非常显著,其中,内控性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两个维度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归因方式对临床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如果个体习惯于将自身的命运和努力程度相联系,则会在生活事件中发挥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促使个体获得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和价值感。相反,如果个体将自身成功的概率归结为他人控制的力量或是机缘的巧合,那么其在生活中则会采取更多的消极态度,造成自身价值感的缺失。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阶段,一些大学生受某些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现象的影响,自怨自艾,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自身生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平时学习压力大,实习、见习时间长,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多,更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医学院校应努力做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其进行合理的归因训练,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从而有效增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尊和内控性两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并且可以解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观幸福感23%的变异程度,这一结果表明自尊和内控性维度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良好的正向预测作用,即个体自尊水平越高,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越多;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控制事情的结果,有利于其把握机会,提高自身主观幸福感。

[1]余欣欣,大学生心理素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2):242-244.

[2]余欣欣,郑雪.大学生健康人格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507-509.

[3]秦素琼.大学生健康人格、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3):115-119.

[4]孔风,王庭照,李彩娜,等.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12,35(2):408-411.

[5]刘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0.

[6]陈丽娜,张建新.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222-224.

[7]周金燕,向小军,胡烨.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3):279-281.

[8]江琴.临床本科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个体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295-299.

[9]王鲁慧,崔国生.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及心理控制源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4(9):1040-1042.

学教育·

10.3969/j.issn.1671-8348.2015.11.051

2014年河南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WJLX2014024);河南省卫生计生委2014年度卫生政策研究课题(YWZY201485);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QN-343)。

刘洋(1981-),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R192.3

B

1671-8348(2015)11-1572-02

2014-11-18

2015-01-28)

猜你喜欢

归因本科生主观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