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化时代下校园宣传现状的思考
2015-01-04张铭命
张铭命
(上海市医药学校,上海 200135)
对信息化时代下校园宣传现状的思考
张铭命
(上海市医药学校,上海 200135)
在信息化时代,校园媒体作为一类独特的宣传工具,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科技网络的基础上,应建立并完善宣传媒介的管理机制,关注媒介资源的配置、利用,信息员队伍的培养、建设,宣传策划的创新,加强校园文化,打造品牌化的个性校园。
信息化 宣传媒介 宣传管理
1.引言
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学校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校务、电子教育、远程教育保障等信息系统及信息化班级,最终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组织有序的数字信息体系,这就是数字化校园[1]。
目前,在建设国家示范性学校工作的推动下,大力加强学校的信息资源建设,完善学生学习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同时提高教师的知识和科研水平,全面打造高质量、高素质的校园,培养从容应对变化的世界、具有信息能力的人才。而校园媒体作为独特的校园宣传工具,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载体,在当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善并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2,3]。
目前,一些校园媒体建设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校园宣传媒体资源无法有效整合,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率,传播辐射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制约,校园建设的正能量无法充分并及时释放,因此,迫切需要认清校园宣传资源的特点,分析并进行优化整合,结合信息化手段形成互补体系,强调整体效能,构建校园宣传新模式,使之更有效地发挥舆论导向、新闻传播和宣传教育作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2.校园宣传媒介资源的特征
校园宣传媒介资源五花八门,但主要以这五种形式为主,分别为报刊、电视、广播、户外、网络和手机[4,5]。
以校报、学报、简报等为载体的报刊,校报校刊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便于反复阅读和收藏,文字较严谨、有深度,特别是学术理论、言论时评文章能够更大程度发挥文化宣传的优势。但校报校刊的缺憾在于出版周期相对较长,且版面有限,新闻时效性和参与讨论问题的广度受到限制。
以校园电视台等为载体的电视,其信息量大、画面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极强而独具优势,拥有包括教职工、学生在内的较多受众,是校园中前景看好的一大媒体。但目前建立校园电视台的高校还不够普遍,同时其运作和管理相对成本较高。
以校园广播为载体的广播,具有信息传播快捷、简短的优势,时效性较强,易于被听众在课余饭后较轻松地接受。随着近年来无线调频广播系统的逐渐普及,校园广播这一传统校园媒体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具有较强的潜在竞争力。其缺憾是受众范围有限,播出时间较短,管理上比较松散,其编采人员、播音和主持人一般由学生担任,节目质量受到影响。
以LED电子屏、宣传栏、海报等为载体的户外宣传,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兼容性、视读性较强的特点,但是其商业属性很强,易在学校内造成不良的影响。
以校园网、人人网等为载体的网络宣传,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以其文字图片声像俱全、信息庞杂、搜索方便、传播快捷等特点,被大力推崇和使用,已经成为校园宣传方式中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类型。但是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存在很大的问题,“双刃剑”特征明显。
以QQ社交、微信等载体的手机宣传模式,是手机和互联网的新型产物,通过个人移动终端为平台,学生可随时阅览和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将信息成为学习的一部分,两者融为一体。同时随时随地地分享最新最及时的动态,使获取第一手消息资料成为现实。
3.校园宣传存在的问题分析
(1)从管理上,各类载体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
虽然目前校园内的宣传媒介非常的丰富,但是管理维护不力,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资源综合利用比较简单,宣传的整体效果不明显。不同的媒介由相对独立、不同的人员负责,策划的形式无法从简单化向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不能发挥宣传载体的最大作用。
(2)从内容上,信息未能及时共享互动。
校园内的信息新闻主要以工作动态、行政通知、最新活动公告等,但是由于宣传思想工作者对策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理论认识层面上,深入探索与全面应用更所见甚少,导致信息内容形式单一,独立的负责人员之间无法及时地沟通信息、互动互享,发布更新过慢,使新闻不是“新”闻。
(3)从形式上,宣传策划缺乏统筹和创新。
管理体制的欠缺削弱了宣传媒介资源利用的创新动力,仅是一次性地完成宣传,不考虑宣传的受众面、影响力及衍生意义。在媒介的选择上比较单一,宣传视频的数量较少且播放频率很低,影响宣传效果。创新是宣传能够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缺少这个“灵魂”,校园宣传只会止步不前。
(4)从队伍上,宣传信息员比较分散、沟通不畅、积极性不高,缺乏专职人员。
校园是一个社会人才的孵化基地,主要是由学生和教师组成。而每个部门中担任宣传信息员的人员仅是将这个工作作为副业,无法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宣传的建设上,以至于搞教学的只关心教学,搞科研的只关心科研,搞管理的只关心管理,缺乏主动参与宣传提供相关特色信息的意识。信息员的分散导致很多校内的信息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宣传。
(5)从发展上,仅局限在本校内,没有长远的拓展性。
目前,部分学校的新闻信息仅局限于本校内部的形式动态、公告通知等,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手段将国家、省市内上级的最新动态宣传到学校的每位教师、每位学生。不仅如此,宣传作为向外界展示学校优点、特色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式,没有充分调动全校的宣传力量,往往仅仅抓住眼前利益而没有考虑学校的长期发展。
4.校园宣传优化的几点建议
无论对于社会的哪一个集体,做好宣传工作都很重要,而正确使用宣传媒介资源是有效宣传的关键。通过宣传可以表达和阐明自己的政策、主张、观点和要求,进而使人们接受这些政策和主张并为之行动[6]。
(1)准确认识校园宣传媒介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使之用到实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的力量不可忽视,网络的发达是宣传的最得力的“东风”,在传播先进文化、营造校园创新环境、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不同的校园媒介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电视和宣传栏等完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统筹利用的日常化和制度化。对重要校园动态信息,24小时内保证上网并在广播播出,重要事件在一周内通过简报进行深度宣传,相关文字与图片资料则可在宣传橱窗进行长期展示,供师生阅读浏览。另外,所有的相关的宣传资料均在体现真理性和真理度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手段的处理之后,发布在网上,既保留信息资源,又加强校园网的信息量。
(2)加强校园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培养新理念、新动力。
要使学校的宣传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要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成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科技宣传队伍。这支队伍应由科技管理部门、宣传部门和各系(专业)的人员共同组成,统筹汇总校园各类动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学校也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提高业务能力,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了解最新的科技宣传方式,从而更好地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服务。
(3)强化宣传工作“人人参与”的意识,信息及时沟通、及时发布。
宣传在信息化时代起着很强的导向作用,要构建“大宣传”格局、立体化的宣传策划,调动每个部门、每位教师、每个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宣传的积极性,形成“大宣传”氛围。同时也要全面加强各个校园宣传媒介的高效协作,加强校园宣传媒介在出版、播出或发布等时间上的协调,打好时间差,确保在内容上相互配合,相互呼应,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仅如此,学校领导层面要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建立校园宣传载体优化利用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
校园的宣传载体既要独立管理、明确分工,又要统一管理、互动合作,从管理机制上形成“从点、线到面”的系统管理方式,充分调动校园宣传载体创新合作宣传的整体效力。以学校先进典型人物或重大成果为“点”,科教体制改革、学校重大工作进展为“线”,教学、科研、管理为“面”,结合适当的宣传载体,重点突出学校重大的新闻,综合体现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如通过网络凸显“点”的优势,用报纸深度报道重大事件,凸显“线”上的成绩。
(5)注重学校宣传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运用社会化方式提升社会、人才和经济上的效益。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宣传是学校发展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资源,宣传具有突出成就、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介绍本校的发展计划和重大的科研成果,特别是报道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典型和感人事迹,加强科学道德的宣传,从而为学校创造良好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才。在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的同时,培养更出色的学生,使学校全面发展。
5.结语
信息化时代,科技网络无比的发达,而校园作为一个知识人才的培育基地,必须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加强学校宣传媒介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各学校的五种媒体资源的特征基础上,结合学校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改善校园宣传模式的一些建议:在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注重媒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关心信息员队伍的培养、建设,打造品牌化的个性校园。
[1]全淑兰.信息化时代教育的特点及对策简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4):39-41.
[2]史洁,冀伦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84-85.
[3]习琲.高职院校扩展型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39-41.
[4]黄成华.高校宣传媒介的功能及特点分析——基于大学生社会化的视角[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39-41.
[5]韩胜利.新闻宣传价值标准探析[J].甘肃科技,2012(23):98-100.
[6]杨广军,陈永良.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宣传模式构建研究[J].科技信息,20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