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郭沫若的小说《柱下史入关》

2015-01-04李波

文教资料 2014年22期
关键词:郭沫若老子知识分子

李波

(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商洛 726400)

解读郭沫若的小说《柱下史入关》

李波

(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商洛 726400)

《史记》中老子出关的故事引发了中外作家的创作热情。郭沫若借助历史榜样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在《柱下史入关》中,老子在沙漠中布道失败与老子自己的反思是小说中极为精彩的情节,反映郭沫若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同时给那些找不到人生出路的知识分子以精神鼓舞。郭沫若借“老子入关”给自己的漂泊之路赋予了新的意义:漂泊不意味着逃避和沉沦,在漂泊路上仍然可以寻求真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郭沫若 老子入关 布道 忏悔

郭沫若于1919到1924年留学日本。留学时期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从日本返回上海,过着抛妇别雏的生活。可是国内动荡的形势,文艺界浑浑噩噩的局面,都让满怀理想的郭沫若无所适从。满怀焦虑的郭沫若在漂泊生涯中,一面以文笔作为武器,通过戏剧、诗歌、小说揭露社会现实,一面借助历史之维,从历史、艺术甚至哲学层面上对漂泊与斗争进行深刻的反思。郭沫若1923年8月写了历史小说《柱下史入关》,这篇小说不仅仅因刻画了道家文化代表人物老子的形象而备受世人关注,更重要的是郭沫若借老子之口完成了自己一次精神的突围。郭沫若为什么会对两千多年前哲学家老子的经历感兴趣呢?郭沫若笔下的“老子入关”又是怎样与作家本身漂泊道路上的反思融为一体的呢?

一、“老子入关”故事渊源及其意义

老子与函谷关的关系,就好像拿破仑之于滑铁卢。《史记·卷六十三》是这样记载的:“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随去。之关,关令尹喜曰:‘自将隐,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莫知其所终。 ”[1]

《史记》中记载了老子在关令尹喜要求下写了流传千古的《道德经》,然后飘然西游不知所踪。《史记》有关老子的叙述成为此后史学家、文学家追寻老子踪迹的源头。老子的故事在不断流传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因而不同的作家笔下出现了不同的老子形象。《柱下史入关》里老子完全以另类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他的须眉比关尹更白,他的气色也比关尹更憔悴。颧额和鼻端被太阳的光威晒成紫黑色了。身上穿的一件千破万补的蓝衣,和头上戴的一顶帽子,都布满着尘垢。”[2]小说中,作者给读者呈现的不是彬彬有礼的老子,完全是穷困潦倒、落魄的老子。仔细阅读小说的读者就会问,作者为何要给我们讲这样一个故事呢?老子的形象为何与其他作家笔下老子的形象截然不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作者本身。郭沫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又受到异域文化浸染。因此,在艺术幻想中,郭沫若使原本坐在神龛俯瞰众生的老子,回到众生之中。那么老子在生活中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小说里老子问关尹要吃的,就是为了填饱肚子。享受美食的时候,听了关尹一大堆赞美的话:关尹说自己把《道德经》视为自己生命中的珍宝,一阅读它自己就忘记了真实世界的污浊。读《道德经》使自己受到了精神的洗礼。然而经过颠沛流离的老子,却要关尹烧掉它,这是为何呢?要弄清楚这一点就必须回到小说里,全面考察作者的写作意图。《柱下史入关》里郭沫若向读者展示了遭遇失败的老子,由于布道到失败老子认识到自己的主张毫无实用价值,因此当关尹喜大唱赞美之词时,老子却批判自己的哲学主张,全面否定自己的理论著述《道德经》。作者根据自己的艺术想象,在塑造老子形象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信念及存在的意义。细读小说你会发现老子入关的原因“人间终须离不得的,离去了人间没有生命”[3]。作者一再借老子之口向关尹说不能脱离人间,不能在沙漠里布道。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表面上在讲老子的故事,实际是将自己置身于老子形象背后,小说对《史记》中“老子出关”神秘演绎,正是作者反思自己漂泊经历的结果。那么,郭沫若是如何将历史上“老子出关”与他对现实的反思融为一体的呢?

二、漂泊途中的自我反思

在《柱下史入关》中,郭沫若凭借超人的想象力为老子和关尹的设计了精彩见面场景:衣衫褴褛的关尹仰卧在一棵杨树下,他的枕头是一部竹片订成的《道德经》。正当抱怨这炎热天气只有趋炎附势的人才会在路上窜跑时,迎面而来的是饥肠辘辘的老子。享受关尹美食之后,老子向关尹讲述自己沙漠布道的曲折经历。下定决心出了函谷关的老子,决定一路西奔到了自己心中向往的沙漠,就好像朝圣圣徒寻找神庙一样。西北茫茫的沙漠就是老子心中向往的圣地,但是老子在沙漠里并没有成功布道。在失败之后,老子在小说里说自己的书是伪经典,为了表示标新立异,自己故意枉道西行。青牛为了救自己丢了性命,沙漠布道给了老子一个深刻的教训:自己高深的思想,对那些民众毫无意义。隐藏在小说背后的作者,借青牛之死说明自己创作小说的意图。这也是作者苦苦思考的问题所在,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当年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当时为知识分子指明方向的是革命导师列宁。1921年10月,面对当时俄国国内形势,列宁发表了题为《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的讲话,列宁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全部问题就在于:谁跑在谁的前面?资本家如果先组织起来,他们就会把共产党赶走,那就什么也不用谈了。必须清醒地看待这些事情:谁战胜谁?……必须清楚地了解斗争的这个实质,并且使广大工农群众清楚地了解斗争的实质:‘谁战胜谁?谁将取得胜利?”[4]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列宁一再强调“谁战胜谁”这个问题。郭沫若笔下的老子正思考这个问题,当他在沙漠布道失败后,立刻顿悟了。老子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在自己筑起的象牙塔内布道,也不能为了追求自己的宁静生活一走了之。小说里作者借老子之口高呼:“人间终须离不得的,离去了人间没有生命。与其高谈道德跑到沙漠里来,倒不如走向民间去种一茎一穗。”[5]如此读者就会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是想告诉当时的知识分子,作为真理的传播者,应该首先让广大工农群众弄清楚中国革命形式,我们的革命对象究竟是谁?不是自己整天高谈民主、真理,甚至陷于无病呻吟的境地。要布道就到民众中去,唤醒那些浑浑噩噩的人,这比沙漠里孤独的讲经重要得多。

《柱下史入关》里老子向关尹倾吐自己的心声,说自己是为了爱惜自己的身体才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伤”。在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自私与狭隘,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才提出玄乎其玄的说法,并引来了一群信徒。沙漠体验使老子开始忏悔。反思后老子发现自己和关尹一样茫然地活着,关尹作为《道德经》的读者,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只是一味地迎合奉承,要改造这样一群人,必须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理。老子作为真理的传播者,必须点醒关尹等人的心扉。要传授真理就必须深入人间,而且还要弄清楚“革命是谁战胜谁”的问题。作者实际上是在提示那些徘徊、彷徨的知识分子,探索人生出路时一定不能局限于自己狭小神庙。不仅在思想上要认识革命不单纯是知识分子的单打独斗,而且更重要的是唤醒那些沉睡的国民。《柱入史入关》中老子的入关,实际给那些只注重于自我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必须深入民众,坚定革命的信心,将真理的种子撒向人间。反思后的老子,深知入关不是逃亡而是寻求新生活的开始,小说里的老子有妻子、儿女要养,自己必须肩负起丈夫、父亲的责任。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小说的作者会无意中将自己的命运与小说里主人公的命运捆绑在一起,郭沫若回想自己回到上海的种种遭遇,自然想起了在成长中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否值得怀疑?革命、真理,国家、自我,在祖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郭沫若到哪里为自己寻找精神支柱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郭沫若,自然会巧妙地吸收道家的思想养分,为自己所用。带着川西人汉子的执拗,郭沫若不再认为“漂泊”是苦,反而认为在漂泊中也会找到人生的意义。

三、从“漂泊之路”到“追寻真理之路”

老子的哲学思想、北伐战争的经验教训、知识分子的启蒙思想,三者的融合促使郭沫若笔下“老子入关”有了新的意义。老子的漂泊之路不再是“无为、自然”的归隐之路,而是走出个人的书斋,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之路。虽然漂泊中有时会有迷茫甚至徘徊,但是这给一些跟郭沫若有类似经历的知识分子找到了寻找真理、传播真理的契机。

郭沫若对“老子出关”故事传奇化的叙说,说明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的关注。当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之下,普通民众为一日三餐而奔波。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人士,郭沫若开始思考如何将祖国命运和个人生存紧密结合,其实早在1922年郭沫若在面对自己辛苦经营的《创造》季刊滞销时,他曾写下“我们是孤竹君之二子呀!我们是孤竹君之二子呀!结果只有在首阳山饿死!兄弟两人倍感失败与挫折”[6]的话语表达自己焦虑不安的心情。伯夷叔齐的故事,中国知识分子并不陌生。国内文艺界的现实迫使郭沫若不断思索知识分子的出路,《柱下史入关》就是那时的产物。小说里老子谈到自己的打算:“我要回到中原去,回到人间去。我说的道是全无打算的活动的本体,我说的德却是全是打算的死灭的石棺。我现在要养活自己,我还当自行改造一下才行。”[7]老子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自己信奉的道德完全是“归隐者”的圣经,人是要活在人群中的,真理也是行走追寻的,没有沙漠布道的失败经历老子是不会彻底醒悟的。为了表决心,他要求关尹烧掉《道德经》,可是伪善的关尹只是感叹老子变了。作者在批评关尹的同时,实际也是在批评那些不知变通的人。老子的伟大之处,不仅因为他是《道德经》的作者,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善于审时度势”,不仅为自己找到了朝圣之路,而且影响了更多的追随者。

《柱下史入关》这篇小说不仅隐含郭沫若自己的漂泊经历,而且凝聚了他人生出路的思考。作家的创作目的是很清楚的:他要借两千多年前被迫出关,后来走上漂泊之路的老子,为当时的文学青年树立一个榜样,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能只局限于书斋,相反应该到民众中间去,走到需要指引劳苦大众中间去。漂泊之路最终成为知识分子寻求真理、传播真理之路。通过这种实践行动,知识分子不仅拯救了自己,而且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尊敬。

郭沫若曾在小说《歧路》与《漂流三部曲》中描述了1923年回到上海后尴尬处境,虽然也曾感觉到自己是时代的弃儿,但是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个体,不仅可以承担生存的荒诞,而且可以在荒诞中前行。于是,作者借先贤之口,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柱下史入关》中老子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小说写道:“我是有妻有子的人,你是晓得的。他们现在住在魏国的段干,我现刻要往那儿去。可怜我并没有什么本事,我只有一肚皮的历史。”[8]自己不能逃避生活苦难一走了之,而是要承担为人夫、人父的责任。老子要改造自我,作者和老子有类似的经历,也有同样的担当。因此,小说里老子就是现实中作者的缩影。

结语

小说《柱下史入关》中作者虚构了老子的经历,其目的很明显:一是对老子崇敬与仰慕;二是老子的遭遇与自己处境具有类似之处。反思古人是为了激励自己坚定前进的信念。正是“水滴石穿”的信心,郭沫若在长达二十年漂泊途中,不仅没有沉沦,相反他的文学创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尽管漂泊中,有种种难言之苦,但郭沫若排除万难使自己的“漂泊之路”变成了“追求真理之路”。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3][5][7][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M].文学编第九卷.

[4]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M].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二版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郭沫若.孤竹二君子[J].创造季刊,第2卷第4期.

本文为商洛学院科研基金项目(09sky03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郭沫若老子知识分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郭沫若佚诗一首
智者老子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