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挑战杯”学术竞赛与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思考

2015-01-04刘威

文教资料 2014年22期
关键词:挑战杯竞赛学院

刘威

(河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对“挑战杯”学术竞赛与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思考

刘威

(河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文章基于指导“挑战杯”竞赛的过程和经历,分析阻碍学术类竞赛开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总结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主要表现,并从营造科技创新的外部氛围、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管理模式、设立挑战杯专项资助基金、切实完善师生考评激励体系等方面提出保障对策和建议。

“挑战杯”学术竞赛 科技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挑战杯”竞赛作为当代大学生科学技术的奥林匹克竞赛,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已逐步发展成为高校特色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之一,并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1]。河南工业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在历届的“挑战杯”竞赛中名列全国前茅,具有丰富的竞赛组织经验,并形成一批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河南工业大学代表队再创佳绩,获得1个全国特等奖、1个全国一等奖、1个全国二等奖、2个全国三等奖,并获得校级优秀组织奖,以260分的团体总分继续领跑河南省高校。笔者指导的河南工业大学“风信子团队”,完成作品《如何让“菜园子”直通“菜篮子”——基于郑州市“农超对接”现状调查》,有幸获得全国一等奖和河南省特等奖。笔者根据亲身的指导经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总结指导“挑战杯”时遇到的诸多问题和困难,阐述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支持“挑战杯”竞赛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对策。

1.阻碍挑战杯竞赛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1.1 学生跨学科、跨学院组队造成的协调困难。

从目前“挑战”杯的组队看,越来越强调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成员的合作,2013年大赛组委会首次增设了交叉创新奖项。交叉创新概念的提出,必然要求跨学科、跨学院的组队方式。然而,从现在河南工业大学各个竞赛队伍看,多数参赛队还是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组队。不同的是,笔者指导的“风信子团队”,分别来源于国际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三个不同的学院。不同知识背景和学科优势的学生组队,虽然可以获得难得的知识互补,但会带来一些协调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对各个学院年终独立考核,可能会造成各个学院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非牵头学院参与的积极性明显较低,不利于学校整体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学院,这无疑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沟通成本和协调成本,很难协调共同的可支配时间。

1.2 指导教师积极性难以调动,高校激励制度急需完善。

从当前高校对指导教师的激励体系看,各高校存在明显的、较大的差异。以河南工业大学挑战杯的指导教师为例,“60后”教师是主力军,而年轻教师投入的热情不高。通常而言,年轻博士教师具有全新的知识结构对于工作的热情和获得工作认可的期望更高。但是,年轻博士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职称较低,需要承受较多科研压力、职称评定压力,同时也需要面对客观的生活经济压力。从理性人的激励考虑,一个人的努力投入程度取决于预期的目标收益和目标完成的概率。教师纵然需要更多的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但要考虑如何从激励制度的源头提高激励的效果,使得更多的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竞赛活动。

1.3 学术研究和调研成本费用高昂。

相比一般的教学活动,“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对于调研的要求非常高。纵观挑战杯历年的获奖作品,实地调研的作品是组委会重点鼓励的方向,希望借助挑战杯培养学生调查分析的习惯和发现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高校本科教育多数是理论知识传授,造成多数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渠道较少,理论容易与实际产生脱节。为此,笔者所指导的风信子团队,分别在2012年寒假和2013年暑假深入郑州市周围的农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产品种植、销售和流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掌握一手实际数据资料;另外,还有一名学生在暑假到北京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学术会议,了解和比较不同地区农超对接的发展差异。但是,学生展开项目调查必然带来高额费用支出,多数情形下学生垫支部分费用或完全自费,面临较大经济预算约束的困难。

1.4 基层学院对于竞赛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不够。

当前高校普遍采用二级管理方式,不同学院对挑战杯的支持力度存在较大差别。有的学院对于学生竞赛具有丰富的组织经验,从学院内部组队、作品遴选、作品指导、导师选拔和激励体系,均建立完善的扶持方案,有效保障学院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是有的学院历年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形成对比的是,多数学院仅对以往获奖的个别专业或个别指导教师予以重视,对于其他类别竞赛由于对未来预期较低,因而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

1.5 过多的外部行政干扰和多头指挥。

“挑战杯”竞赛的指导和协调,需要二级学院和学校外部资源的多方支持,这些是参赛队必须依赖的生存环境。在参赛之前,外部行政机构对于参赛人员的期望较高,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反复对作品进行认证和提出修改意见,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学术研究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专注性,要求研究成员坚持自己的研究观点和选题的正解性。如果外部行政机构忽视了参赛队伍的能力超出参赛人员的压力承受范围,提出短期无法克服的目标,为作品增加过多的修改、完善工作,可能会造成学生对作品的自我否定和研究目标的发散。相比国外学生,我国学生的自信心相对较低,如果在模拟演练时受到较多的压力和批评,答辩演讲时容易造成心理紧张,难以发挥到最好的演讲水平。因此,挑战杯作品的指导必须考虑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研究能力,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对作品提出中肯、适当的修改建议,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和避免过于严厉的批评。

2.挑战杯竞赛暴露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

2.1 缺乏团队创新意识。

“挑战杯”是团队协作的共同工作,既包括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也包括参赛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团队合作,以及参赛团队与学校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团队合作。其中,最重要是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在作品的调研、撰写和修改过程中,涉及工作环节复杂,各个学生的自身能力与精力投入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迫切需要参与成员具有高度的团队意识。以作品的撰写形成过程为例,各个学生结合自己的优势选取不同的研究部分,造成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隔断。由于作品最终需要逻辑上的高度统一,因此团队成员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针对各个问题进行思维碰撞和共同研讨,以及研究数据、资料的充分共享,使作品完整统一。总之,合作团队的共同创新和共同讨论过程,也就是研究观点和研究思路的激发过程,团队创新对于作品研究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2.2 忽略实地调研的重要性。

从学生日常的课程论文撰写习惯看,多数依赖于图书、报刊及网络资源。可是,能够见诸出版的学术资源偏向于理论分析,缺乏对实际问题和对策的具体分析,很难从中发现和总结现实中存在的深层问题。因此,针对某个具体课题进行剖析时,还需要获取一手的调研资料。在竞赛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现实情况了解并不清楚,对问题的认识停留在主观推测阶段,很难把握问题的特征、问题的根源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导致整个作品的学术水准大打折扣。为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笔者指导的“风信子团队”,自组队至作品提交国赛,经历了两次大规模调研、数次补充调研和问卷调查,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关键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2.3 缺乏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习惯。

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制约,课堂授课往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单向信息传递,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在指导竞赛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问题不清楚时,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没有主动检索信息和学习的习惯。同时,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对他人的研究观点几乎是完全赞同,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造成作品很难找到真正的创新观点。

2.4 对创新与研究的内涵理解有待深入。

学生对于作品的创新性把握不准,往往认为创新就是要提出完全不同于他人的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否则就是抄袭或模仿。其实,真正的创新往往是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对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充分的梳理和归纳,并结合调研体会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在研究选题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选题的题目不够新,甚至认为选题没有重大现实意义。由此可见,学生主观认识上的创新与学术创新的内涵存在距离。学术研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现原有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做法、新思路,并不意味着老问题不值得研究。相反,所谓的老问题,往往是学术界和社会所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及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更需要结合时代发展提出新的见解。

2.5 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需要。

“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学术研究,更需要培养学生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意识。由于平时课程作业撰写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程度可能不高,任课教师也对学术观点的引用规范未能严格要求,造成有些比赛团队抄袭或复制他人的学术成果。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既有知识传授的层面,更要有精神层面的传授,即通过“挑战杯”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学术作风,以及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

2.6 学生对指导教师的依赖心理较重。

笔者今年共指导两个竞赛,一个是物流设计大赛,另一个是“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发现学生对于指导教师的依赖度较高。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对于论文研究方法的学习存在惰性,不善于主动地从网上查找学习研究方法的有关视频,或者从图书中查阅研究软件的使用过程;二是学生往往追求过于复杂的定量分析模型,但又掌握不了模型分析的工具,期望这些内容由指导教师完成;三是研究观点多数取自于指导教师,且限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不能理解完整的知识架构。对于问题一知半解,因而无法用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

3.挑战杯竞赛的促进与扶持对策

3.1 营造科技创新的外部氛围,通过竞赛带动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以外,提高学生科研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到的课堂知识得以运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另一方面,开阔学生分析问题的视野,使得学生认识到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性,掌握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锻炼文字沟通和演讲沟通两种能力。笔者所指导的竞赛团队,比赛前后对于学习和创新的态度有根本性的转变。在竞赛之前,学生体会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已经足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存在较多的自满情绪。形成对比的是,尽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但所有学生都深感自己的知识面、思考能力等均存在较大的欠缺,认为竞赛使他们认清自己的不足和知识欠缺,也进一步明确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方向,这是“挑战杯”带给他们的真正收益。

3.2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管理模式,鼓励启发式课堂授课。

“挑战杯”暴露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缺失,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问题,其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高校直接有效培育学生的途径,是回归课堂教学。但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重视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把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严格束缚在教材内容和大纲框架,还有严格的评教管理体系,使得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得不放在日常教学材料的准备上,极大挫伤授课的积极性。未来课堂教学的模式应该更开放、灵活、多样,多给学生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机会,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大学生。高校的行政部门不应想方设法为教师设立“紧箍咒”,而应鼓励教师灵活、启发式地传授知识,从“形式主义”转向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这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师管理模式更值得借鉴。

3.3 支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设立“挑战杯”专项资助基金。

由于“挑战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尤其是对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在校学生,更是难以持续、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仅以哲学社会科学类的调研环节为例,以每天每人70元的差旅费计算,一个团队七个人,日均支出就达500元,每次调研过程至少持续七天以上,且整个课题的完成至少要经历两次以上的实地调查过程。可以说,开展学术研究,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没有学校和学院的专项资金支持,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整个课题的研究任务,除非是仅做理论上的文献梳理工作。从目前的资助体系看,资助政策通常是“以奖代补”,也就是等到作品获奖之后,才可以获得经费奖励和补贴。然而,能够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奖励的团队凤毛麟角。面对概率较低的国家级或省级奖励机会,学生们只能选择减少努力程度,压缩调研时间和调查过程,失去了社会调查的应有功能。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定的竞赛前期选拔机制,在学院和学校两个层面建立专项资助资金,对于未来成果可期、发展前景良好的竞赛团队进行专项补助,以实现孵化和培育一流团队的最终目标。

3.4 切实完善师生考评激励体系。

在师生考评激励体系方面,应当充分借鉴国内高校的先进做法,加大对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在“挑战杯”比赛中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免修学分、适当减免学费等物质奖励,对指导教师在绩效考评、职称评定等给予考虑[2]。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在参加竞赛和撰写作品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可能与课堂学习时间发生部分冲突,很多学生不能将主要精力用于参加比赛和学术研究;在获奖之后,虽然可以获得一些荣誉称号,但大量的活动费用支出却迟迟得不到各级部门的兑现,难免挫伤一些学生的积极性。从教师角度来看,指导“挑战杯”竞赛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远超过一般的课堂授课,而且要放弃周末等正常休息时间,更不用说由此带来的其他机会成本的损失。尤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刚进入高校必然面临较大的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而激励体系的缺失,必然造成年轻教师对于指导学生竞赛望而却步。所以,对于师生考评激励体系的建立,应该说是激发“人”内在潜能的外部必要保障,迫切需要由以往的“口头支持”向“真抓实干”转变,有效激发师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热情,推动各类竞赛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1]张群,赵薇.论“挑战杯”竞赛与工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90-92.

[2]屈丰富,刘明越,刘雪峰,等.以“挑战杯”为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与教学管理改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97-99.

河南工业大学“优培工程”项目(YPGC2011-WO3);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2013BS036)。

猜你喜欢

挑战杯竞赛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学院掠影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