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
2015-01-04孙祈月
孙祈月
(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论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
孙祈月
(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江南丝竹是江苏地域文化的产物,它在江南土壤中深根发芽的同时汲取全国各地区、多个乐种的音乐曲调。江南丝竹如今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首批),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性质,导致人们较为轻易地遗忘其存在。江南丝竹是一种“活文化”,它以“活”着的姿态存在于音乐之中。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了解江南丝竹,继承发展江南丝竹已成为当今应关注的问题。另外,如何让丝竹音乐走进课堂,让其以不一样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样值得探究。
江南丝竹 活态传承 发展 创新
一、江南丝竹名字的来源
“江南丝竹”是地方性乐种,流行于江浙一带。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可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据研究,《四合》这一套曲自成一系,现在流行的江南丝竹八大曲中的《行街四合》、原板《三六》、《云庆》都与它有不少曲调联系。另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附有《虞舜熏风曲》(俗名老八板)和《梅花三弄》(俗名三落),这些曲谱与江南丝竹中相关曲目的旋律大致相同。可以这样说,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江南丝竹乐曲就已在民间流行。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组织。经常演奏的曲目有 《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8首,号称“八大名曲”。 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鸽飞》、《高山》、《流水》、《叠层楼》等乐曲也较流行。在江南丝竹的乐器组合中,不追求特殊音色,诸如二胡、琵琶、月琴、扬琴、箫、笛、笙一类的丝竹乐器都可加入,数量可多可少,一二人至七八人均可,1958年这种演奏形式被定名为“江南丝竹”。它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江南丝竹的发展现状与“活态”存在的必要性——以太仓县为例
江南丝竹如今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遗产”不仅表明这种艺术形式的珍贵性,还体现它 “不合时宜”、“落伍”的生存现状。在清代,江南丝竹由太仓地区向其他地区迅速传播、扩散,一跃而为主导声音,人们在信仰、喜庆、社交等社会活动中多以丝竹伴奏,有些人甚至把它当做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江南丝竹其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深受江南不同人群的偏爱。然而,这种良好的现象未能持续很久,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江南丝竹班社大多自行解散,江南丝竹的“危机”油然而生。
世纪之交,太仓市文化主管部门抓住机遇,积极做好继承和弘扬江南丝竹音乐的工作,使江南丝竹又拥有了质的飞跃,并迸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农村、工厂、社区、学校、机关、街头、广场、敬老院,处处可以听到丝竹声;重大节庆、招商引资、对外交流、春节团拜、单位联欢及寻常百姓家的婚丧喜事都少不了丝竹演奏与此同时,太仓江南丝竹被传播到海外,为太仓的江南丝竹增添了光彩。至今,江南丝竹能够走出环太湖流域地区在全国乃至海外传播,显示出这一乐种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具有的功能作用不可低估。
活态传承的观念来源于对物质文化遗产的 “静态保护”,是对其的一种衍生。活态传承,“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活态传承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其中,“活态”是江南丝竹传承与保护的真魂所在,进一步呈现的是一种继续着的生活状态,守住真魂,即可以实现对江南丝竹在形式延续与内容发展方面的扬弃传承。
江南丝竹以一种“活文化”的状态存在于社会文化系统中,核心角色就在于“传承”。然而,人是传承的载体,江南丝竹因人发展、由人存续,其作为江南丝竹进行活态传承不可缺少的传承主体,在历史上的延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江南丝竹来自民间,是江南地区的艺术精粹,民间沃土更是它枝繁叶茂的源泉,反映人们的生活,而它作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有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性。然而,江南丝竹的现状有很大的随意性,目前参加丝竹乐演奏的老年人居多,青少年甚少;自娱自乐的居多,对其有研究开发意向的甚少;群众性自发的多,有组织的系列活动少。这样的发展趋势定会影响它的传承。基于这样的现象,很多人认为只有为江南丝竹的传承创造必要的条件,扎根于民间这块沃土之中,才会让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重焕生机。
三、江南丝竹的创新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江苏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应该担负起一份责任。要切实做好江南丝竹这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好江南丝竹进校园的工作,如同播种粮食一样需要具备良好的土壤和气候等条件。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重视,将江南丝竹融入幼儿、小学音乐教程中。培养孩子对江南丝竹的兴趣,从娃娃抓起,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扬琴、古筝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器乐起步。在加强教程设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少儿民乐比赛、安排少儿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组织好少儿的民乐考级、支持尖子乐童举办个人演奏会等途径,为少儿的民乐学习推波助澜。另外,把江南丝竹带进课本,将江南丝竹与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融入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中,编写配套的江南丝竹教材,使学生有计划地学习和了解,使中小学生从小树立为家乡的丝竹音乐传承普及的意识和担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
将江南丝竹融入校园民族乐器教学,在了解基本乐器技能以后,巧妙地将民族乐器结合在一起,演奏丝竹之韵,是丝竹传承教育的显著效应。
江南丝竹演奏者的即兴创作,是此乐种的生命力所在。目前一些新作品运用江南丝竹慢板、中板、快板传统的演奏程序,大多是齐奏,缺少特有的支声复调,因而失去它的真髓。演奏者们的“加花”水平参差不齐,所谓“各显神通”,是他们智慧与才能的体现。我们要提倡、激活演奏者的创新思维,鼓励演奏者在支声复调的演奏方面勇于发挥。
搭建江南丝竹的文化圈是做好传承工作的另一方式,传承文化圈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保护、传承普及。首先,它是原汁原味的,是原生态的、群众性的,应该成为江南丝竹音乐的活化石;它要保护好江南丝竹原生态曲目、原生态的特点和演奏风格。其次,我们要做好文化生态圈,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江南丝竹进行研究开发、提升和发展。它从音乐本体层次上(包括乐器、演技、文化、审美风格)创新与发展;从音乐学科层次建构上(包括音乐研究、音乐编创、音乐表演、音乐教学)创新和发展。参与这个文化圈的人数不一定要多,但需要有不断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以此赋予丝竹新的生命力。把两个生态圈有机结合,相互融入与渗透,使江南丝竹得到更好地开发,让更多人熟知江南丝竹的运用,让更多人认可江南丝竹。
四、结语
江南丝竹的音响“细”,旋律“密”,节奏“稳”,这些都与江南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会引起听众的癫狂,能使人净心听闻、拂尽尘埃,显尽江南秀美柔婉之风。江南丝竹既然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就体现了国家对江南丝竹的重视,对江南丝竹不能停留在简单了解的层面,应将其巧妙运用于生活中,使之发扬光大。
[1]江南丝竹.文化艺术出版社.
[2]王慧芳.江南丝竹传承与对策.《艺术教育》期刊,2013(4).
[3]江南丝竹.《江南地方志》期刊,2004(3).
[4]高雪峰.太仓明清时期江南丝竹繁荣缘由的探究.《中国音乐》期刊,2006(2).
[5]陈重,陈小鲁.江南丝竹浅谈.《音乐爱好者》,1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