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5-01-04范广洲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文明

王 典,范广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成都 610225)

一、气候变化概述

近年来媒体的报道和各国政府政策的调整把气候变化引入了人们的视野。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各圈层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统计特征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现象。气候的不断变化不仅会使生态环境发生改变,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自然资源短缺。由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生存环境的变化甚至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

(一)全球气候变化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于1988年成立,其宗旨是使人们认识到人类自身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和相关风险,评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帮助人们做出适应选择。IPCC自1990年以来共发布5次全球气候评估报告,这些评估报告是世界各国科学家不断努力的成果,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最具影响力的共识。IPCC代表了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认识水平,是国际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准则,也是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大量的观测数据表明,自1950年以来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大气以及海平面温度的上升等气候系统的变化是空前的。通过IPCC报告,可以明确以下几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1]:1)全球气候变暖是毋需置疑的事实,且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IPCC报告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地表气温不断增加,截止2012年已升高0.85℃,并且这一增暖过程还将持续。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是人类活动的结果的可能也从90%升至95%。2)气候变暖可能导致部分人面临死亡的威胁,因为技术和财力方面的应对能力有限,贫穷国家将面临更大的挑战。3)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对世界各国各领域的影响巨大,因此,有必要立即采取措施,避免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等各领域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我们不能将气候变化或者全球变暖的原因完全归罪于人类活动,但报告指出,工业革命以后的人类活动对这种气候变化趋势的贡献趋于显著。尤其是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改变下垫面性质(砍伐森林、兴建城市等)的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并且这种气候变化是向着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实际意义。[2]

(二)中国的气候变化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近百年来中国的年平均地表气温呈显著升高的特征,如图1所示,升温幅度约为0.5~0.8℃,且1985年以后增暖趋势更明显。虽然20世纪40年代人类的工业水平不及21世纪初,但1940年前后出现了类似2000年前后的正向温度异常。如前所述,人类活动并不是影响气候变化的唯一因子。20世纪80年代后,气温正距平随着工业发展显著增强,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有一定影响。[3]如图2所示,1956—2002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的年降水量有较为显著的增长,但是华北、西北东部以及东北南部等地区降水量呈现下降的趋势。[2]

图1 1905—2001年中国平均地表气温变化[2]

中国气候变暖导致水循环加剧,与降水相关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干旱趋势严重,西北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干旱面积增加,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地区洪涝有加重的趋势。在中国西南地区,极端降水变化趋势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呈东—西或西北—东南向梯度变化特征,同时暖指数(暖日数、暖夜数)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冷指数(冷日数、冷夜数)呈现显著减少趋势,这表明西南地区呈增暖趋势,并且对我国温度的总体上升具有一定的贡献。此外,自1950年以来,部分地区夏季暴雨日数增多,全国平均霜冻日数减少,寒潮事件频数呈显著下降趋势。[2-4]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生态环境恶化

气候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态环境。研究表明: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由于气温的显著升高和降水量的减少,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5]。新疆地区的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冰川消融导致融水量增大,从而引发冰川洪水和冰川泥石流灾害的增多[6]。气候变化可能对海洋病毒生理生态特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可能导致许多海洋环境问题发生,如海面升温、海洋酸化、营养盐和海水盐度变化、低氧区扩大等[7]。气候变化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产生影响,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动植物栖息地退化[8]。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们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北方地区冬季增暖明显,冬季采暖日数随之减少[9],而夏季高温又对空调技术、建筑物的隔热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10]。全球气候变化会使环境景观和生物物种多样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极端天气的发生会使旅游景区及周边区域交通受到影响,给人们行程带来不便[11]。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会影响景区的旅游人数和游览时间,从而影响旅游业的收益[12]。此外,高频率发生的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会直接危害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安全水平[13];由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而导致的农作物减产、水资源匮乏和疾病爆发等问题还会影响社会民生发展,对社会系统造成危害;随着极端降水频率的增加,城市内涝发生的频率也会增加[14]。

(二)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多发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气候变化与这些极端事件密不可分。以2006年为例:1月,强寒流袭击欧洲,最低温度低于零下30℃,局部低于零下40℃,较常年偏低10℃左右。其中,莫斯科更是在1月19日以零下31℃创自1927年以来观测到的最低值。7月,美国遭遇热浪,部分地区最高温度创1895年以来之最,最高温度高达51.6℃,热浪造成161人死亡;同时,欧洲热浪也造成至少80人死亡。1—4月,非洲东部一些国家干旱严重,降水稀少,农作物颗粒无收,大量牧畜死亡,给当地民众带来巨大灾难。3—11月,哥伦比亚、巴西、美国、土耳其、阿富汗、欧洲中部、非洲东部暴雨洪涝严重。5—6月,美国东北部遭遇暴雨侵袭,引发洪水,转移群众近 20万人[15]。

2006年春季,我国北方出现18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达5次,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多。4月9—11日,北方出现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13个省遭受影响,造成9人死亡;新疆吐鲁番地区遭遇22年来最强的沙尘暴,途经的T70次列车一侧窗户玻璃全部被毁。4月16—18日,北方地区又出现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其中北京16—17日一夜总降尘量达33万 t。2006年夏季,重庆遭遇了百年一遇特大伏旱,四川出现1951年以来最严重伏旱。6月1日—8月21日,重庆、四川平均降水量为345.9 mm,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在我国沿海地区,超强台风“桑美”(SAOMAI)8月10日在浙江苍南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60 m/s),为百年一遇,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比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登陆美国时中心最大风力还强[16]。

(三)国家和国民安全受到威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其中气象灾害占全部自然灾害的1/2以上,对我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自1949年以来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1990年以后,这种趋势更为显著,1998年经济损失高达3 000亿元[17]。

由于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所以世界各国都展开了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深入研究。2004年2月22日,英国一家报社披露了一份美国政府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影响的秘密报告[18]。该报告指出,“未来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胜过恐怖主义,人类的头号威胁是气候问题,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陷入无政府状态”,“未来20年因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升高、土地和资源将锐减,由此引发大规模骚乱、冲突甚至核战争,成百上千万人将在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死亡”。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而且涉及国家安全、政治、经济、环境、外交等问题,不断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协调国家利益,调节国家矛盾,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由图3可知,在1966—1990年间几种主要的自然灾害中,由强风暴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是地震、洪水和火山喷射;就影响程度而言,洪水造成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强风暴、地震和火山喷射[19-20]。可见,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日益严重,对国民经济和民众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损失和负面影响。因此,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履行大国使命应尽的义务。

图3 1966—1990年受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的总死亡人数和受影响人数[19]

三、生态文明建设应与应对气候变化相结合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大力推崇绿色经济。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维护自然生态安全,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20]:“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将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

地球村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中国需要同其他国家一起,共同面对气候变化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承担节能减排责任,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21]。实际上,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快速工业化带来的高能耗、产效低、不可持续等弊病也逐步显现,生态系统安全面临气候以及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习近平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二)对策

由于资料缺乏、气候系统机理尚未成熟、气候模式可信度低等原因,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未来趋势预估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下,我国面临的问题是:气候模式亟待改进,气候系统的观测急需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亟待建设,气候变化评估及应对系统急需建立。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产生一定影响的情况下提出的,因此二者密不可分,必须结合在一起考虑。气候变化除了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而引起直接的气象灾害影响外,还会对三大产业、能源资源、自然生态系统、人体健康以及重大工程等其他行业及部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郑国光指出[22],中共十八大报告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在生态承载力基础上,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科学有效地防灾减灾,大力改善大气污染状况,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丰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全社会对不利影响的适应能力,调整改善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社会消费模式,应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探讨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规律,不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积极推进产业转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风能等新型能源,节约资源能源,降低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加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页岩气、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减小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比重,转型发展林业、水利;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改变百姓的消费方式,提倡使用节能家电、节能环保型汽车等,营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发展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加强建筑节能示范,营造保护全球气候的良好风气。

2)注重安全发展,化解社会发展和气候风险,着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根据气象灾害防治条例,明确政府职能,实现部门联动,完善社会参与防灾减灾体系,有效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监测预警和预报服务能力,加强预警发布和信息传播的效率,完善应急预案以提高突发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和完善城市气候图谱,根据城市热环境、风环境以及主要污染区,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对极端天气的应对能力。

3)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水利、交通、生态环境领域建设,努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和城市淡水资源安全供应,确保城市交通安全,促进生态环境安全。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由气候变化导致公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影响的研究,提高气候变化对国防建设、国防安全影响的研究以及气候变化对特定区域影响的研究。

4)注重优化社会环境,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和舆论引导,着力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意识。引导全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科学认识并掌握气候规律,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共建美丽中国的意识。

四、结语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如果现在不展开行动,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恶果将产生巨大的灾难。因此,应当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动员全社会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明确环境保护规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1]IPCC.Climate change 2013: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1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2]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1):3-8.

[3]罗玉.西南地区极端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高原夏季风的关系研究[D].成都: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5.

[4]翟盘茂,潘晓华.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J].地理学报,2003,58(S1):1-10.

[5]毛德华,王宗明,宋开山,等.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 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2):283-292.

[6]沈永平,苏宏超,王国亚,等.新疆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Ⅱ):灾害效应[J].冰川冻土,2013,35(6):1355-1370.

[7]杨芸兰,蔡兰兰,张锐.气候变化对海洋病毒生态特性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影响[J/OL].微生物学报.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1995.Q.20150422.1005.009.html,2015-04-22.

[8]吕佳佳.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珍惜濒危物种分布影响及其适应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9.

[9]陈莉,修睦,方修琦,等.过去20年气候变暖对我国冬季采暖气候条件与能源需求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590-597.

[10]陈峪,叶殿秀.温度变化对夏季降温耗能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5,16(S1):97-104.

[11]刘慧芬,陈会敏,裴启云.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1(1):135-136.

[12]钟林生,唐承财,成升魁.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1(2):34-41.

[13]李瑞,张红,张洋.气候变化对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0-73.

[14]陈峪.中国主要河流流域极端强降水变化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4):265-269.

[15]李威,朱艳峰.2006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概述[J].气象,2007,33(4):108-111.

[16]陈洪滨,范学花.2006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12(1):100-112.

[17]张海东,罗勇,王邦中,等.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85-88.

[18]TOWNSEND M,HARRIS P.Now the pentagon tells bush:climate change will destroy us[N].The Observer,2004-02-22.

[19]陈泮勤.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J].自然灾害学报,1996,5(2):11.

[20]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2-13.

[21]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3-11.

[22]郑国光.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学习时报,2015-05-04(1-2).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气候文明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请文明演绎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漫说文明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