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2015-01-04赵妍萍张淑英齐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儿科输液静脉

赵妍萍 张淑英 齐娟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赵妍萍 张淑英 齐娟

目的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静脉留置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生并发症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实施静脉留置针有效提升护理的工作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套管针,穿刺后可以多次应用,具有留置时间长、用药方便和血管刺激小等优势[1],能够有效减少临床穿刺次数,降低患者的痛苦,尤其是对于儿科患者,有效保护患者的静脉,减少损伤,提升工作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2]。本文主要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将试验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儿科门诊接诊患者200例,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00例。试验组,56例男性,44例女性;年龄为1.2~9.4岁,平均为(4.3±1.2)岁;住院时间为1.5~6.4周,平均为4.0周。对照组中,55例男性,45例女性;年龄为1.0~9.2岁,平均为(4.5±1.1)岁;住院时间为1.0~6.5周,平均为4.2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住院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穿刺[3],而试验组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主要方法为[4]:利用浓度为安尔碘对穿刺点周边8cm范围内进行消毒,穿刺前拧紧肝素帽,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柄,针尖同静脉角度为15~30度,刺入静脉观察回血后继续刺入2 mm,左手固定留置针外套管,右手抽回针芯,利用敷贴规定留置针,标注时间。封管过程为将4 ml左右封管液通过肝素帽输液头缓慢注入,注入2 ml后一边注入封管液一边缓慢拔出输液头皮针,但是需要在肝素帽内留置一小段头皮针,同时使封管液充满管腔,当封管液只有0.2 ml后拔出头皮针。留置针能够维持4 d左右[5]。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人数;治疗后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采集的数据主要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对于穿刺技术、输液情况以及健康宣传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且试验组发生并发症人数为4例,而对照组发生人数为15例,对照组多于试验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护理各项评分对比

3 讨论

小儿患者年龄比较小,因此治疗依从性比价差,且血管比较细,因此会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6]。部分需要反复穿刺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造成的痛苦更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抵触治疗,显著降低治疗效率,在工作中还可能引起多种纠纷[7]。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痛苦,提升治疗的依从性。但是留置针部位容易发生红肿,为了防止红肿发生避免长时间输液,且输液的地方需要轻微活动。同时对于患者的护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患儿具有天生好动、配合力差等原因,容易发生留置针的脱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健康知识宣讲工作,使家长能够配合工作人员降低不良现象的发生[8]。本文试验中,试验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发生并发症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

[1]盛敬伊,史囯晶,苏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1(25):197-198.

[2]曹秋花,王淑霞.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25):147-148.

[3]冯瑞玲.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41-742.

[4]陈淑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2,29(20):119-120.

[5]蒋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9(14):2330-2331.

[6]梁雁玲,赖苑蔓,萧丽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1):64-65.

[7]成燕.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171-172.

[8]文辉,李晓庆.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误入腋动脉致动脉痉挛的处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21-822.

Application and Experience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Pediatric Nursing

ZHAO Yanping ZHANG Shuying QI Juan,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Qingdao 266000, China

Objective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pediatric nursing.Methods2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10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number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effectivel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of nursingin pediatric nursing,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Venous indwelling, Pediatric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R473.72

B

1674-9308(2015)15-0264-01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5.220

266000 青岛市市立医院

齐娟,E-mail:juxinhuizhi@163.com

猜你喜欢

儿科输液静脉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颈枕输液袋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