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治理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2015-01-04杨占彪邵继荣杨远祥刘慧霞朱雪梅
杨占彪,邵继荣,杨远祥,刘慧霞,冷 燕,刘 飞,朱雪梅
(四川西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130)
川中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治理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杨占彪,邵继荣,杨远祥,刘慧霞,冷 燕,刘 飞,朱雪梅
(四川西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130)
小流域综合治理;地表水;水质评价;川中丘陵区
随着现阶段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农村污水的主要污染源是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过用施用的农药、化肥,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2]。由于农村农业生产面积较大、居民点相对分散,因此农村污水具有时空分布范围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3-5]。川中丘陵区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是长江流域、三峡水库水环境的重要影响区[6],小流域是该区域的基本地形地貌单元,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已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农业生态实验站所在的截流村小流域为例,通过分析小流域内地表水水质,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后的地表水环境特征进行评价,以期为川中丘陵区小流域综合规划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选择的截流村小流域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的盐亭县林山乡,小流域由两个行政村截流村和林园村构成,地理位置为105°27′E、31°16′N。截流村小流域地处嘉陵江一级支流——涪江支流弥江、瑞江的分水岭上,海拔400~600 m,面积约0.35 km2。该区地形为中深丘,因水平砂泥岩互层形成多级梯地,沟谷切割较深,冲沟发育,相对高差10~200 m,谷底宽50~150 m,比降1/150,两侧山坡较陡,平均坡比1 ∶3~1 ∶10[7]。该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826 mm,分布不均,春季占5.9%、夏季占65.5%、秋季占19.7%、冬季占8.9%。本区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钙质紫色土[6]。植被类型为桤木和柏木人工混交林,土地利用以农地为主,其中旱地比重大。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油菜、水稻、甘薯为主。
20世纪60年代,该区除旱地外,大部分为荒山草坡,生长着稀疏灌丛,燃料、木料、肥料、饲料“四料”俱缺。为了得到燃料和肥料,农民挖草根、铲草皮,导致土壤裸露,侵蚀严重,水质恶化[6-8]。2008年以来,截流村小流域得到综合治理,形成了以“山顶树林、山腰旱地、沟底池塘水田”为特点的农林水复合治理模式。
2 研究方法
2.1 样点布设
于2013年3—9月在截流村小流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共布设8个样点(上游3个、中游3个、下游2个),样点位置见图1,样点特征见表1。
图1 地表水采样点位置
表1 样点特征描述
2.2 样品采集
根据该地区降雨状况,分别于旱季(3、5月)和雨季(7、9月)进行采样,每个样点重复3次。样品采集好后迅速带回实验室,测定pH值后立即滴加浓硫酸酸化至pH值<2,放入4 ℃冰箱中保存,并及时测定。
2.3 观测项目及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
水质各指标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差异性分析;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PSS 13.0。参照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水质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表达式为
(1)
(2)
式中:P为综合污染指数;Pi为某污染物单项污染指数;Ci为某污染物实测浓度;Coi为某污染物标准值。评价结果根据水质等级评价标准限值进行判定,具体见表2。
表2 水质等级评价标准限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流域地表水pH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水体pH值对水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会影响到水质各参数之间的动态平衡[9]。截流村小流域地表水pH值变化范围为6.9~8.2,整体表现为弱碱性(图2)。总体而言,旱季地表水pH值略高于雨季,主要是因为降水携带大量氮磷等物质,对水体有酸化作用。空间上看,旱季地表水pH值最大值出现在流域上游,最小值出现在流域下游;雨季pH值最小值出现在流域中游,流域上游和下游较大。
图2 地表水pH值时空变化特征
注:图中每一系列不同字母代表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
3.2 小流域地表水氮素各形态的时空变化特征
图3 地表水氮素各形态的时空变化特征
3.3 小流域地表水TP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图4 地表水TP浓度变化特征
3.4 小流域地表水CODMn时空变化特征
在旱季和雨季,截流村小流域上游的地表水CODMn浓度均大于中游和下游(图5),说明小流域上游有机物与无机可氧化物经过地表径流、生物及土壤等的自净作用后,在小流域的中游和下游有所降低。但无论雨季还是旱季,截流村小流域内不同部位地表水CODMn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是由于该小流域内土壤和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质含量较少,因此即使经过环境的自净作用后CODMn浓度降低幅度仍然很小。
图5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变化特征
3.5 小流域地表水水质评价
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截流村小流域地表水划定为Ⅴ类,即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表3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旱季小流域地表水综合污染指数P值上游最小(0.45),而流域下游最大(0.65),其水质均达到轻度污染程度;雨季小流域地表水综合污染指数表现为下游最小,而中游最大。山区旱作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系统氮磷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11],本研究中游布设的3个样点均位于旱地下面,雨水冲刷旱地后携带的污染物对其影响较大;而下游经过径流、底泥、生物净化和流域汇集较大水量的稀释作用后,综合污染指数反而下降。总体看,雨季小流域不同部位地表水水质均为轻度污染。
表3 地表水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4 结 论
(2)截流村小流域pH值整体表现为弱碱性,且旱季略高于雨季;空间上旱季表现为上游>中游>下游,雨季表现为上游>下游>中游。
(3)截流村小流域不同部位地表水水质均属于轻度污染,且污染程度旱季下游>中游>上游,雨季中游>上游>下游。小流域综合治理3年后,农田氮磷物质仍然是其地表水主要的污染源,建议加大小流域内梯田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力度,提高农田防护林对农田的保护功能。
[1] 曹杨,杨乐.徐州市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J].环境科技,2010,23(增刊1):116-118.
[2] 袁定浩,孔一江.村镇建设中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选择[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2):93-94.
[3] Carpenter S R,Caraco N F,Correll D L,et al.Nonpoint pollution of surface waters with phosphorus and nitrogen[J].Ecological Applications,1998,8(3):559-568.
[4] Leon L F,Soulis E D,Kouwen N,et al.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A distributed water quality modeling approach[J].Water Research,2001,35(4):997-1007.
[5] Voutsa D,Manoli E,Samara C,et al.A study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in Macedonia Greece:Speci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J].Water,Air,and Soil Pollution,2001,129(1-4):13-32.
[6] 朱波,汪涛,徐泰平,等.紫色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氮素迁移及其环境效应[J].山地学报,2006,24(5):601-605.
[7] 朱波,彭奎,高美荣,等.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1,19(增刊1):14-19.
[8] 陈克亮,方琳,朱波,等.川中丘陵区小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特征——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J].西南农业学报,2003,16(增刊1):116-121.
[9] Hou Dekun,He Jiang,Lü Changwei,et al.Spatial vari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in bottom sediments from a typical north-temperate lake,China[J].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4,71(7):3063-3079.
[10] 于超,储金宇,白晓华,等.洱海入湖河流弥苴河下游氮磷季节性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1,31(23):7104-7111.
[11] 刘方,朱健,罗海波,等.贵州喀斯特山区旱作土壤—水系统中氮磷迁移的变化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2013(6):47-50.
(责任编辑 徐素霞)
S157.2
A
1000-0941(2015)12-0045-04
杨占彪(1979—),男,甘肃会宁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及科学研究工作;通信作者朱雪梅(1963—),女,四川仁寿县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及科学研究工作。
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