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基本逻辑的重塑
2015-01-03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 肖 静(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2)
积累引发的社会性矛盾导致合法性的危机,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社会戾气的不断涌动冲击着社会秩序。政府在处理生产积累与合法性矛盾上,一方面通过增加福利开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升社会保障的水平,实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情绪安抚;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借助公共文化的整合功能,构建社会群体的价值认同。借助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在农村的全面覆盖。有学者认为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涉及资源配置、社会整合、政治认同等治理议题,因此治理逻辑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逻辑。治理逻辑固然主导国家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全过程,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文化自身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从文化的系统功能角度出发,重整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基本逻辑,对于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治理逻辑
治理逻辑的核心是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大众的政治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递与社会公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平保障是提升社会大众政治认同的重要举措。
(一)传递主流意识形态
借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递主流意识形态是构建政治认同的必要条件。主流意识形态传递的目的是使社会大众理解、接受意识形态,并且产生认同公共权力的自觉心理倾向,形成意识形态认同。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主流意识形态置于首位。其次,主流意识形态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核心内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展开。借助乡村文化站、文化所、文化广场、图书馆等组织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广大民众传递,使广大农民逐渐理解接受,进而对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体制和执政行为产生政治认同。
(二)保障民众社会文化权益的公平
依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广大农民公平享有基本文化权益,能增进农民的政治认同。“公平是政治认同的核心价值诉求。”实现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分配、机会的公平以及社会规则和机制的公平是形成政治认同的重要来源。然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文化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影响着农民政治认同的形成。在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下,城乡公民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十分明显。农村文化建设整体落后于城市,农民的文化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有悖于社会公平。另外公共文化的公共财政投入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失衡。2007年,城市人口一年能享受国家财政25元的文化投入,而全国每个农民却只能享受国家财政2.06元的文化投入,城市人口所享用的国家财政文化投入是农村的12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供给总量不足,许多县和乡镇缺乏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农民文化生活严重匮乏。另外即使在农村地区也存在文化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带来的农村区域发展非均衡化,中西部地区农民文化成果的享用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县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乏,基本没有图书馆,且科技类、专业类书籍不多;文化服务内容单调,文化活动形式不丰富,缺乏稳定性;文化站工作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差,农村存在看书难、读报难、听戏难等问题。在当今快速流动的社会,区域间文化差异和城乡文化差异也会引发农民的心理失衡,从而影响政治认同度。因此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共享,区域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保障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提升广大农民认同度的重要举措。
发展逻辑
发展逻辑旨在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农民发展的作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带动大量文化资源投入到农村地区,刺激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另外为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模式为文化企业进入文化市场提供了制度空间。文化企事业单位以市场竞争的形式满足广大民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并能倒逼政府提高服务效率。
(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是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配合的多位一体的供给模式。其中市场的参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发凸显,文化诉求成喷涌之势。然而却遭遇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不活,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现实。因此,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03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拉开序幕,一些出版、发行、影视、演艺等经营性文化单位,逐渐改制成为企业;另外私人资本也被逐步进入文化市场,文化企业、私人图书馆、影剧院、艺术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呈持续增长趋势,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逐渐提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刺激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开辟农村文化市场,以文化下乡、知识培训、文化讲座等形式将文化成果送给农民。
(二)提升农民文化水平
农民自身发展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助推器。农民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就是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文化知识、技能缺乏成为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在重新进入教育系统接受再教育已不可行的情况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知识培训、文化讲座,成为农民自我再教育、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关键途径。农民在农家书屋、农民图书馆、文化服务站等学习建筑知识、养殖知识、种植知识,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收入水平也有相应的提升。因此,为推动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加大实用型和发展型文化服务也应该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逻辑。
秩序逻辑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命题是在社会结构转型、基层社会失序的背景下提出的,从而带着形塑社会秩序的历史使命。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将秩序逻辑嵌入其建构过程中,借助文化的教化功能达到塑造社会秩序的目的。
(一)形塑社会秩序
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型,农村地区社会问题丛生、矛盾突出、冲突激烈,存在社会失序的风险。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会问题起于文化失调”。当前中国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失调、以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失调等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文化失调会扭曲社会认知,衍生社会戾气,摧毁主流文化塑造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产生违反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增加社会失序的风险。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加强对体现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现代性、实用性地宣扬和推广。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在农民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影响他们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化解民众的社会戾气,增加社会和气,并且引导农民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二)培育公共精神
社会良好秩序的形成不仅是国家建构的过程,更是富有公共精神的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的过程。这就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以公共精神的培养为己任,致力于塑造社会成员的群体意识和公共责任观念。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为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价值基础。公共精神的形成是个体理性向公共理性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需要公民在共同的价值认知平台上,通过公共论坛的有序表达、论辩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藉由文化凝聚和同化功能,逐渐成为社会大众对话、交流的价值平台。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为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公共生活空间。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生活的逐渐“私密化”,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愿走出个人生活领地,进入公共领域与他人进行交往互动。另外,现代村落规划对效率的过度关注加剧公共交往空间的萎缩,曾经的大众聚集场地被私人建筑物取代,人们不得不重新回到个体生活领域。以国家财政为支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以开展在场性群众活动的公共交往空间,为民众进行经常性集群活动、以及辩论、交谈提供平台。
传承逻辑
传承逻辑的主旨在于通过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弘扬主流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民间文化。
(一)弘扬主流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以倡导主流文化为核心,在提升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的同时,能弱化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许多地方的乡村民间文化仍然存在封建迷信、愚昧丑恶的成分,戕害人们的思想和心灵,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主流文化以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强势进入,用先进、科学的文化成果和艺术形式对其加以批判、鞭挞,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文化修养和行为模式,逐渐消除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
(二)继承传统文化
对外开放推进中西方的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然而中西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众出现文化自卑之心和文化崇洋媚外之势。西方的节日、礼仪、文化产品等逐渐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本民族的文化逐渐丧失大众文化消费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多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已不再熟知传统文化形式的内涵和意蕴。这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极大威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历史使命,帮助民众形成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相信本民族的文化对于民族的发展壮大的积极意义。
(三)发展民间文化
中国民间文化丰富多样、五彩斑斓,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民间文化“实际上处于边缘化生存状态,存在意义往往与文化萎缩、功能退化甚至与巫术、野蛮、落后联系在一起,本是属于社会本能的民间文化在各种挤压与遮蔽中步履维艰”。因此“匡扶民间文化的主体地位,回归民间文化的本真价值”,成为当今国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职责所在。当然,民间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并非原封不动地保存,而是要秉承创新发展的精神,将民间文化的本真价值置于现代化的语境中,使民间文化形式具有现代性意义,增强民间文化的生命力。
1.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逻辑及后果[J].江淮论坛,2011(4)
2.王列生,郭全中,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3.张萃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造公共文化服务之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
4.程波辉.文化、政府与政党: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5.巩村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学刊,2014(1)
6.于志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4)
7.文化部计划财务司.中华文化文物统计年鉴[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8.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十年见证文化产业腾飞—我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对比分析报告[EB/OL].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2-12.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02/12/nw.D110000gmrb_20150212_1-14.htm?div=-1.
9.刘文俭.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失调及其调适[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4)
10.张波,蔡秋梅.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价值与动力[J].理论探讨,2009(6)
11.杨泽喜,陈继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价值分层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