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物流信息协同机理与功能聚合策略探析

2015-01-03副教授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8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信息系统供应链

■ 孙 芳 副教授(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呼和浩特 01005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迅速扩大,并逐步形成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的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核心内容之一。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多数从事国际贸易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国际化物流信息的意愿和能力。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首要在于部分物流企业缺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物流活动的意识,缺乏从物流信息技术中汲取推动物流管理流程革命和企业物流技术创新的能力。单个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落后导致区域物流产业内部的物流信息协同运作能力低下,严重损害了国际物流功能的聚合效能。协同概念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 H·伊戈尔·安索夫(H.Igor.Ansoff)首先提出,协同系指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来将企业多元化业务整合为一体,从而帮助企业充分整合既有的企业资源来实现拓展企业业务发展新空间的运作目标。物流信息协同是支撑物流功能聚合的技术基础,物流功能聚合则是推动物流信息协同向纵深发展的动力。为有效促进国内物流企业参与到国际物流竞争体系中,增强国内物流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提供更好物流服务的能力,物流企业有必要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来引入先进物流信息管理理念,用物流信息协同技术来优化物流管理流程,促进企业在物流功能聚合领域的创新,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效率和增进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国际贸易物流信息协同问题

(一)国际物流信息共享能力弱导致牛鞭效应

物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在复杂国际贸易环境下,共享国际贸易物流信息是确保国际物流高效运作和敏捷响应客户需求的基础。当国际贸易供应链下游企业面对的终端需求变动时,因国际贸易中的商流信息沿国贸供应链逆向传递效率相对不足,导致供应商获取的市场需求信息失真,使得供应商的生产排程计划偏离变大。这是由于国际贸易供应链系统上的各级供应商仅根据毗邻的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的供需信息来决定企业产销规模,当终端市场的需求信息失真与国际贸易供应链系统信息协同能力不足同时发生时,终端市场失真的需求信息将沿着国际贸易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向上传递到供应链系统的每个成员企业,使得供应链系统成员企业接收的用于生产决策的信息失真度逐级放大。为克服该信息失真所带来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崩溃风险,供应链成员企业需要保留更多的安全库存来应对因需求信息失真而引起的需求不确定性增大问题。

(二)国际物流信息协同能力弱诱发信息孤岛问题

其一,国际物流信息的一致性不足诱发信息孤岛问题。由于国际贸易物流跨越不同国家的不同商业环境,各国的司法制度、商业规则、商业数据库技术及统计技术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由于各国企业相对独立地对物流信息给予定义并相对独立的推进物流数据的采集过程,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交易各方就同一契约下的同类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能力不同。加之各国企业的部门之间沟通渠道不畅和协商能力有限,使得国际贸易物流的基础数据和历史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衔接不到位,不能满足国际贸易中商流和物流活动对数据的基本要求,从而暴露出国际贸易物流信息孤岛问题。

其二,国际物流信息共享的及时性不足诱发信息孤岛问题。国际贸易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际贸易物流系统在运作过程中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来综合国际贸易科学和物流科学中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及时、高效整合国贸物流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并据以支持物流企业决策。从系统应用方面分析,由于国际物流行业企业中的信息孤岛问题的存在,使得各企业间的物流信息难以及时有效的被共享,使得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及时有效应对运营状态的讯息万变。从业务集成角度分析,信息共享时滞效应导致处于信息孤岛上的企业难以及时共享和反馈跨国和跨系统的信息,使得局部的物流数据难以通过及时的物流信息共享来升级为可支撑管理决策的有效信息。从供应链协作角度分析,传统的数据采集手段落后,物料和库存的实时监控能力薄弱,MES和ERP、SCM之间存在信息断层,使得物流供应链系统成员企业之间无法实时分享生产物流信息,从而阻碍准时制生产方式的运用,阻滞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信息共享不及时削弱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效果,降低物流系统协作效率。

国际贸易物流信息协同机理

(一)国际物流信息协同的原理

其一,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协同具有典型的多层次性特征。从硬件支撑系统分析,国际贸易物流信息系统包括底层硬件、人机界面及应用层等若干层次性。为保障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顺畅运作,需要确保信息系统软硬件基础设施与设备的全面兼容与有效互联互通,以提高国际物流信息交互过程和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水平。但由于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传输呈现异构性特征。为确保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中不同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交互效率,有必要在协商的基础上制定统一规范的信息交互标准。国际物流系统应着力推动应用层信息流协同,应用层信息流协同有助于在规避物流系统应用背景差异性的同时,确保差异化用户的差异化需求的统一。

其二,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协同具有多元化主体的高耦合性特征。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内的业务发生具有随机性特征,且具体的国际物流业务规模和属性亦具有不可预知性。为克服来源不同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异构性问题,有必要通过优化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结构的方式来满足不同的物流活动参与者的信息需求。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可采用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和建立异构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不同来源的数据的共享和附设一定权限水平下的相对透明式访问。异构数据库在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在兼顾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中异构型数据的自治性基础上实现,而且可以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每个数据库系统仍保有自己的应用特性、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

(二)国际物流信息协同的机制

其一,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应强调异构信息系统协同能力。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协同作业平台设置高效运作的适配器,用以为国际物流企业提供信息交互服务。信息系统适配器可部署在异构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网络节点处,根据协同策略有效撮合物流信息系统内部的物流信息交互和物流信息整合,从而确保各异构物流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作业。

其二,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应通过数据集成措施来将物流各功能要素提供的物流数据在逻辑上和物理上有机整合为一体,从而为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信息共享。常用的物流数据集成技术有联邦式、基于中间件模型和数据仓库等方法,重新整合国际物流系统的功能,并从物流系统的不同功能的着力点来提供物流信息共享方案,用以支持国际物流企业的决策。

基于物流信息协同的国际贸易物流功能聚合策略

(一)利用智能物流信息系统聚合国际物流功能

其一,利用物流信息追踪技术来聚合国际贸易物流功能。国际贸易物流运作机构应当建立跟踪物流信息动向的智能物流信息系统。这要求智能物流信息系统应当以物流信息的运动轨迹为线索,充分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智能技术来收集、整理并分析相关物流信息。通过对既有的物流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有助于国际贸易供应链成员企业整合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并运用物流信息优化成果来实现对物流资源和物流活动的规范化高效运作,从而有效提升国贸供应链成员企业应对剧烈变动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能力。

其二,以信息集成和功能优化为手段来增强国际贸易物流功能聚合水平和增进客户价值。智能物流信息系统的实践需要大量的智能化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持,国际贸易供应链成员企业应当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与物流实践需求相结合,将物流信息技术进步转变为可以增进物流客户价值的动力源。这要求智能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者应当以满足终端客户需求为目的,通过完善智能物流信息系统的渠道来升级国际物流服务客户的能力,运用网络化信息系统来快速、准确地为物流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国际物流运营者可借助智能化物流信息系统来优化物流运作过程和管理流程,降低物流系统总成本,激活物流系统资源功效,从而实现增进物流服务消费者价值的预期目标。

(二)运用协同商务模式来聚合国际物流功能

其一,协同商务模式有助于聚合国际物流功能并优化其资源配置效率。协同商务模式可以通过多接口技术来整合国际物流功能,并提供多种国际物流功能的整合。国际物流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来统一物流服务理念,降低国际物流成本。这要求国际物流企业通过重整国际物流功能规划方案,以提升国际物流企业的运营绩效为目标来充分发挥国际物流功能的整合效益。

其二,以订单驱动为动力来聚合工具物流功能。与传统国际物流运作模式不同,基于信息技术的协同商务模式下的物流运作的功能性更强,它以电子化的订单驱动为动力,将国际物流的产供销业务内容整合为一体。通过对国际物流服务订单进行准确的生产需求和采购需求分析,可以保障国际物流服务内容和客户需求内容的一致性;通过确立以销定产和以产定供的国际物流服务模式,有助于加快国际物流的有限资金周转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国际物流企业建立以订单流程可视化为核心的可视化国际物流全程管理体系。运用可视化国际物流管理体系可以增强物流服务销售、服务供给与服务采购等三大模块功能的有机整合水平,再加之运用科学规范的国际贸易物流运营数据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物流运营成本,提升国际物流运营绩效。

(三)推动物流标准协同以聚合国际物流功能

其一,国际物流标准的协调统一有助于提升国际物流功能聚合的竞争力。国际物流标准化进程涉及到多方面的物流实务性内容,物流企业应当将国际贸易物流活动视为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制定物流系统设施、物流装备、物流专业化工具等技术标准的方式,来规范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类物流作业的标准,并用以支撑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物流企业在建设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关注于以国际物流功能整合为目标的物流标准化工作,通过发布和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可以将掌握先进物流经验的跨国物流企业巨头吸引到国内市场,从而强行推动国内物流企业改造物流运营流程并整合物流功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二,国际物流标准的协调统一有助于促进国际物流功能聚合的规范性。国际物流标准化建设要求物流体系建立起诸如《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基础性物流标准体系并积极推广。但在国际物流实践中,由于国际物流标准实施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抬高,影响到以本企业利益为重的物流企业在推广上述标准上的积极性。为此,国际物流标准工程的建设应当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力量来统一建设第三方物流标准化管理平台,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综合物流代理模式。第三方物流标准化管理平台建设需要将物流企业、物流客户、物流中心的利益统一于标准化平台系统内,通过全面推进物流物料编码技术、物料清单技术的方式来加强对物流企业基础数据服务能力,并通过对物流实务操作与物流数据仓库做实时化同步处理,来提升物流数据准确度,从而为物流基础信息交换和物流电商运作提供坚实的标准化制度体系支持。

1.张颖,王晨.物流的基本理念及物流服务功能整合的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

2.周康渠,喻代权,李传明等.应用射频识别的汽车制造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平台设计及实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信息系统供应链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