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支柱产业的科技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1-02闫淑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支柱产业山西省全省

闫淑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1 山西省支柱产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山西省重点依托煤,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抓手,推进煤炭、煤化工、冶金、焦化、电力、建材等关联产业的联合兼备重组,提高资源就地转换率。选择和培养一批市场潜力巨大和预测利润较高的新兴产业,壮大制造业、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业方面,将以太原、晋中、长治、运城四大汽车产业集群为重点开发对象。由此可见,八大支柱产业是山西省工业发展的绝对主力,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下是山西省统计局提供的2013年统计数据(表1)。

表1 山西省统计局2013年统计数据

从数据中观察可知,山西省八大支柱产业投资金额所占比重参差不齐。煤炭和装备制造业在全省所占比重最大,分别是10.61%和11.88%。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金额达1296.80亿元,所拉动的全省投资增长点为17.35%,为八大支柱产业中最高。其次分别是电力、冶金、材料、煤化工、炼焦和旅游、餐饮、住宿业。旅游、餐饮和住宿业等第三产业在投资金额和所占比重最低,其对全省投资金额的拉动比率不足6%。由此可见,第二产业在传统支柱产业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1.1 科技资源丰富,煤炭业占据半壁江山

2013年,全省科技活动人员45.1492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7.1238万人,从事R&D人员7.3896万人。全省每万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125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5人)。分行业看,工程技术人员有16.7161万人,占到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37.02%,主要集中在煤炭采掘业、装备制造业、冶金行业以及煤化工等主要支柱行业,其中,煤炭行业科技人员数量最多,占到60%以上。

2013年,全省企业办科技机构371个,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7.4%。全省支柱行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及地方所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7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620亿元,超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2/3。可以说,支柱行业是山西省企业自主创新的绝对主力。

1.2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整体偏低,但装备制造业相对较高

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投入与主营业收入之比。国际上普遍认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1%以内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2%则勉强维持,占5%以上才有竞争力。分行业看,山西省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前三位的全部是装备制造业,分别是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山西省全部支柱产业相关的23个行业中,R&D投入强度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8%、0.8%、0.6%、0.5%、0.4%、0.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焦化等 3 个行业R&D投入强度相同,分别为0.7%、0.4%、0.1%;其余14个行业,山西省R&D投入强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差距最大的3个行业为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1.3 科技活动经费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传统支柱产业占较大份额

2013年,山西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占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的1.23%,在全国排第17位。从经费结构看,山西省企业自筹资金、金融机构贷款、政府资金比例为92.3∶3.2∶4.5。与全国平均水平87.3∶6.8∶5.9相比,山西省企业自筹资金占相当大比例,金融机构贷款、政府投入资金等渠道相对薄弱。

分行业看,8大支柱产业中,电力、冶金、煤炭等3个行业科技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是绝对主力,均占到95%以上;利用金融机构资金较活跃的是焦化(32.3%)和食品工业(17.2%);利用政府资金较活跃的是装备制造业(12.5%)和新型材料业(8.7%)。

1.4 装备制造业、煤化工等新型支柱产业创新活动活跃

专利申请量是反映地区自主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山西省专利申请量一直呈大幅上涨势头,从2012年的16786件增长到2013年的18859件,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全国第19位。自主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2013年达6025件,占当年专利申请总量的31.94%。

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角度分析,山西省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7.02%,其中绝大多数支柱产业都积极参与。从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类型来看,装备制造业、煤化工、食品加工业、冶金等行业创新活动活跃,其中装备制造业70%以上的企业、煤化工行业60%以上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远远高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新型支柱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了前列。

2 山西省支柱产业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创新自主研发比例偏低

企业的创新费用主要用来开展研发活动、购买机器设备和软件及从外部获取相关技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如今山西省支柱产业企业的创新费用主要用来引进外部技术,以至于造成企业用于创新自主研发的费用相对偏少的现象。

2.2 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且二次开发的能力不强

除自主研发外,企业的技术获取途径还包括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2013年,山西省支柱产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分别占到全省经费的100%和95%以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为10亿多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3亿多元,消化吸收费用支出与技术引进费用支出之比为0.23,低于全国0.27的平均水平。这一方面表明在外部技术获取途径上,山西省企业重视技术引进而忽视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也说明山西省企业二次开发的能力不强。

2.3 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

新产品开发是一个地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及水平的重要标志。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953.0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5.5%。其中,支柱产业相关行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901.2亿元,占全部新产品销售收入的94.50%。

3 提升科技进步对支柱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措施

3.1 加大研发投入,用科技创新不断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科技投入具有明显的“造血机能”。近年来,山西省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增幅、增速屡创新高。但无论从总量还是投入强度来看,距离“十二五”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山西省需根据行业不同特点,结合现实条件,有区别地进行科技创新。在不放松对煤炭、焦化等传统产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要加大对新兴支柱产业的研发投入,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高级化。

3.2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来源

首先,要适当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在信贷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广泛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抵押资产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有形资产,中小企业的无形资产,诸如专利、品牌、正在开发中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等,经专业部门评估后,也可视为抵押品而从银行获得贷款。其次,财政部门要尽可能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对科技含量比较高但尚未被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正在研制开发新产品且前景看好的、用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设备的、技术改造有重大成果的、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在最困难的时期主动为就业分忧解难的中小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实行适当的减、缓、抵、免,或者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对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企业,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提高出口退税率。

3.3 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山西省2013年研发投入155亿元,其中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山西省2013年研发投入比例分配

从构成上看,山西省支撑企业创新的资源主要靠企业自身,利用和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方面力量不足。但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产业与科学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技术进步、经济运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研究领域中大学和产业界的合作,共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必经之路。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科研与市场的进一步结合,实现高校科技向企业技术流动的良性循环,山西省大学科技园的建立使大学教学、大学科研与企业形成互动载体。(1)有效借助国家为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所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在校企联合方面的发展,并且提高其经济效益,形成科研技术一体化的经济组织。(2)大学科技园区模式不仅有效缓和了校企联合中因文化价值、经营理念和科研目标的差异所造成的矛盾,而且借助明显的环境优势,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高水平、高技能人才,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效率,有利于形成科研、产业的良性循环。(3)加强大学科技园区的发展。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鼓励和支持创新。创新主体间除了知识流动、学习等网络扩散关联及各组织单位间相互协作关联外,还可通过服务中介直接关联,即创建孵化器,使创新企业获得技术、资金、管理、市场交易和营销支持,使更大的公司能够与特定知识创造中心建立紧密、互利的联系,实现大学—政府一产业之间的协同运作。

4 结语

山西省要以“创新”为驱动,重点发展支柱产业领域,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其优势科技资源,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用学科链、专业链支撑创新链和产业链,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而增强科技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王彰奇.基于技术预见的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J].科技和产业2012,12(8):130-133.

[2]肖琬蓉,施韶亭,张龙,等.基于产业的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甘肃科技,2012,28(22):45-48.

[3]尤获,戚安邦.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服务互动模式研究——以天津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1-4.

猜你喜欢

支柱产业山西省全省
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海南:推进医疗健康产业成为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