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与完善高校预算管理

2015-01-02颜青

财会学习 2015年24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核算

文/颜青

高校进行预算管理改革,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财政部门预算改革的需要。虽然随着高校发展模式的转型,对传统的预算编制已经做出改进,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评价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仍没有达到现代高校财务管理中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

一、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不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的资产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但是很多高校的财务部门都只重视对货币的重视而忽视对资产的重视,尤其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存在固定资产核算折旧计算方法不科学,没有形成定期核算的制度等。这直接导致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出现损坏、闲置、重复购置等问题。

(二)科研经费会计核算不规范

高校科研经费是财务管理重要的环节,关系到高校的科研制度的规范。通常,很多高校都没有重视对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重视,而是将关注重点放在科研内容上,没有放在制度建设上。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重视对科研项目的价值审核,忽视了对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工作。大多数高校都将科研经费与教育事业费归在一个账套核算,没有将其区分,深的科研经费与教育经费使用混乱不清难以核算。由于各高校在科研经费核算方面口径不尽相同,会计数据不可比,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制度,从而也直接影响了相关会计指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执行力度不够

预算编制的最终效果是要通过预算执行来保证的,但是很多高校的预算执行力度不够,没有树立预算编制的权威,随意调整预算的现象普遍。部分高校在进行预算目标编制以及预算报表时,仅仅是按照上级审批而确定,对预算编制的执行却没有进行跟进,并且很多高校对调整预算也有严格的流程,并且存在审批不严格的情况,使得预算管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预算编制

高校应当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模式,将预算管理分为基本的三个大环节,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评价与考核。预算编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第一个大环节,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否则直接影响到整个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严重的还会阻碍企业的经营发展。

(一)成本测算

成本测算是预算编制的第一步。高校在预算编制之前,除了要对本校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外,还要做好分析评估以及结合高校未来的发展规划等高校发展策略上,而成本测算则是以具体数据为基础的。高校的预算编制团队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近几年的会计核算资料,以责、权、利为原则,与预算项目相匹配,统计各部门直接的、可控制的教育成本。人员类成本、材料费用成本、设备折旧类成本是成本核算的主要三大类。在高校的日常成本测算工作中,对设备折旧类的测算最容易出现问题,由于此项计算复杂,计算结果不明显,因此很多财务工作人员都简化此项工作的流程,从而造成成本核算的结果存不完全准确的问题。高校在进行成本测算的工作时,应当对各个部门开展摸底式调查,核实和掌握基础资料才能做出准确的成本测算。

(二)预算编制的具体项目及依据

目前很多高校的预算编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收入预算的编制相对简单,同时也没有进行分类,过于统一。

支出预算的编制是我国高校预算编制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学生事务管理支出和福利保障支出是高校主要的财务支出类型。高校再进预算支出的编制时,以《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内的支出划分为基础,在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进行科学的归类、调整、细化,从而使得支出预算编制既与教育成本的核算相衔接,又符合预算管理的需要。

高校为了将预算编制的具体项目可以明确的分类,基本上可以整体先分为两个大层次,即人员经费和非人员经费,并在这两个层次下在具体细分,从而使得预算编制能够更好的归类细分。人员经费可以根据人员的类别,具体分为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学生人员经费、其他人员经费等。高校的人员预算编制相对特殊,不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编制,因为人员预算编制受政策性影响较大。但是预算编制的工作人员应当灵活编制,既要根据国家政策办事,又要尽可能的接合学校发展情况,从而使得人员费用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对于非人员经费来说,学校的可操作性较大,并且可以具体细分为日常经费和经常性专项经费。此类预算编制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小,可以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编制。虽然非人员经费具有相对较高的自由性,但是因为少了政策的制约,所以其制定的标准很难把握,高校应当以定额、生均、人均为核定标准,并按标准进行预算编制,以免因为随意性过大而出现舞弊问题。

(三)预算编制的流程

高校的预算编制应当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根据统一的财政部门预算和校内综合预算的思路,在校内综合预算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转换,完成部门预算的编制。因为每一个项目的预算编制是以各个项目的会计数据和具体实际情况为编制基础的,所以每个项目的预算编制都是这部门项目的经济科目反映,从而这些项目的预算汇总,就直接形成了整体的部门预算,简化了预算编制的流程,提高了预算编制的效率。

三、预算执行与控制

高校预算管理的第二个大环节是预算执行与控制。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则失去了预算编制的意义,使得整体的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失去了存在的作用。因此,预算执行与控制是预算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预算已经下达,各个部门要严格执行,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不得私自调整预算,特别是追加预算。但是,预算执行很难达到百分百,因此对预算的调整也属于正常情况,高校预算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预算调整程序,避免出现预算随意改动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只有出现以下情况,各部门才能申请调整预算。

1.上级或外单位有经费拨入的项目。2.教灾等突发性事件的项目。3.上级交办的项目。4.有文件规定执行标准的项目。5.为完成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必须进行的项目等。

(二)增强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性

推进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推进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增强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不仅能顾促进高校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自觉性,同时也是我国财务部门的相关政策要求,方便上级财务部门的审查监督。例如在广州,2009年起便率先公开了114个部门的预算,随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也陆续公开了“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因此高校公开预算也是大势所趋,以便自觉接受来自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高校预算管理公开,可以加强预算执行的力度,同时提高高校员工的预算意识,增强预算的约束力,从而稳定高效的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

四、预算评价与考核

作为高校预算管理的最后一个大环节,同样十分重要。高校在做完预算编制,并最终实行完后,通过预算评价与考核可以为下一次预算编制提供会计数据的依据,以便下一次的预算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对预算的评价还可以发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助于高校及时改正。最后通过预算考核,进行奖惩,可以督促各部门在下一次的预算执行中提高质量。如果高校的预算管理不论预算编制质量的高低,预算执行的优劣,都没有相应的评价和奖惩措施,长此以往,必然难以提升预算管理的质量。

五、结语

高校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但是做好相关财务工作,保证经济基础才能逐步提高教育质量。保证财务工作的重心环节就是预算管理,良好的预算管理可以帮助高校节约资源,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并且提高整体的内部管理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借助其发展模式转变的机会,深化财务管理的改革。

[1]尤莉娟,杨思涛.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高校设备资产管理有效途径探究[J].经济师,2012(12).

[2]郭海莲,史爱翠.浅论高校固定资产产权管理[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05).

[3]沈卫国.论高校绩效预算与国有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20).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核算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刍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