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外科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现状调查

2015-01-01王新莉

天津护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腕带偏瘫肢体

王新莉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 300060)

标识腕带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准确核对患者信息,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为患者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1]。神经外科患者不同于其它科室,伴有意识障碍和/或肢体偏瘫的患者比较多,在使用标识腕带的过程中,清醒患者不愿佩戴标识腕带,意识障碍和偏瘫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的肢体皮肤完整性受损。我院自2011年开始使用一次性标识腕带,现就佩戴标识腕带现状进行调查并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某神经外科病房2013年1至12月共收治1298例患者,男779例,女519例,年龄7~86岁。神志清醒、肢体活动自如患者752例,神志清醒、肢体活动障碍患者47例,有意识障碍、肢体活动自如患者84例,有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415例。

2 腕带使用方法

患者入院第1天,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了解有无过敏史,选择适宜的标识腕带为其佩戴。我院使用一次性识别手腕带,为无毒、防过敏、乙醇不易擦去的软塑料材质,分为蓝色、粉色和红色,男患者选择蓝色腕带,女患者选择粉色腕带,有过敏史的患者(不分男女)选择红色腕带。标识腕带一侧为一次性卡扣设计,一旦扣上无法拆卸,只能用剪子剪断。标识腕带长约25cm,左侧有一约6.4cm×2.5cm信息书写区,由责任护士书写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有过敏史者还要填写过敏史;标识腕带右侧为多孔设计,宽约1.2cm,可以根据患者手腕粗细,调节腕带松紧,孔间距为1cm。责任护士核对信息准确无误后为患者佩戴。患者出院时由责任护士为其剪断后统一处理。由专人不定期检查标识腕带使用情况,每周至少检查3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后整改。

3 调查结果

1298例患者中,587例患者腕带佩戴符合要求,392例患者存在1种问题,216例患者存在2种问题,103例患者存在3种问题。标识腕带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神经外科患者标识腕带现状调查

4 讨论与对策

4.1 不佩戴标识腕带 本组199例患者不配合,甚至拒绝佩戴腕带。经与患者沟通,发现不佩戴标识腕带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认为标识腕带无所谓,尤其是意识清醒者;患者感觉不舒适,影响日常生活。针对此情况规定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至少使用两种核对患者信息的方法,其中一种必须使用标识腕带核对,尤其是意识障碍的患者,以保证患者安全。责任护士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明确告知标识腕带具有防水性;佩戴时询问患者是左利者还是右利者,左利者戴在右侧手腕,右利者带左侧手腕;意识障碍者佩戴在脚踝部,防止约束手腕时标识腕带损伤皮肤;肢体偏瘫者佩戴在健侧肢体上。责任护士每天晨护时检查标识腕带,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调整或者更换标识腕带。标识腕带经常被使用,患者亲身感受到它的重要性,标识腕带又不影响患者洗漱,有不舒适时可以随时更换,减少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

4.2 字迹不清 本组158例出现字迹不清。标识腕带要求使用圆珠笔书写患者信息。工作中发现,使用圆珠笔在标识腕带上书写不流畅,经常有断笔现象;圆珠笔迹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水性,但标识腕带长时间浸水后,字迹出现模糊不清,无法辨认,需要护士及时更换标识腕带,有2例患者4~5天就更换一次标识腕带,加大了护士工作量,也增加经济成本。改用黑色油笔,解决了上述问题,效果显著,即规定使用黑色油笔书写标识腕带,能有效保证标识腕带长时间字迹清晰。

4.3 信息错误 本组418例出现信息错误。标识腕带是为了医护人员在诊疗前核对患者信息使用的,信息发生错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延误了患者的治疗。在统计中,发生错误信息较多的是床号、年龄、住院号,许多患者倒床后,床号没有及时更改,产生与事实不符;而腕带不能涂改,更改床号就必须重新书写新的腕带后再次佩戴,增加了护士工作量。护士在书写腕带过程中发生错误,在佩带时未仔细核对,经过全科护士讨论决定:标识腕带书写完成后,由另一名护士核对后,再为患者佩带,减少书写错误发生;倒床的患者由倒床后的责任护士重新书写标识腕带,与倒床前的责任护士核对后,共同为患者佩戴。

4.4 松紧不适宜 本组358例患者出现腕带松紧不适宜。腕带过松有84例,为意识清醒的患者,患者自由摘下或戴上腕带,如戴手镯一样。腕带过紧有274例,发生在肢体偏瘫的患者,由于偏瘫侧肢体不能活动,血液循环减慢,长时间造成肢体肿胀,再加上偏瘫侧肢体感觉障碍,患者无法主动表述不舒适。刚入院时佩带在偏瘫侧肢体的腕带,经过1~2周后,腕带过紧,有的甚至出现腕带下皮肤苍白,边缘有红色压痕,及时为患者更换腕带,避免了皮肤破损的发生。通过对腕带研究发现,腕带孔间距为1 cm,体态匀称的人手指厚度约为1cm,腕带紧贴皮肤缠绕后再放松1个孔隙,佩戴后松紧正好可以伸进1根手指;而放松2个孔隙,佩戴后松紧可以伸进2根手指。因此,佩戴腕带时,将书写后的标识腕带紧贴患者腕部皮肤缠绕一周后,再放松1~2个孔隙,扣紧腕带卡口。佩戴后,正好可以伸进1~2个手指,松紧适宜。偏瘫者佩带在健侧肢体上,已经佩戴在患侧肢体的每天检查腕带周围皮肤情况,避免出现皮肤损伤。

一次性标识腕带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但在使用中也存在弊端,如不能涂改、虽然是软塑料但仍有不舒适感,尤其是夏天。如能将标识腕带与掌上电脑相结合,通过扫描标识腕带上的信息,掌上电脑直接反映出患者信息(包括治疗、给药等信息),护士确认后才能为患者进行治疗或给药,既可以减少差错发生,还可以追查治疗或给药时间及执行护士。

〔1〕 王静.患者腕带标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天津护理,2011,19(4):220-221.

猜你喜欢

腕带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一种新型新生儿腕带在新生儿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观察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PDA系统及二维码腕带提高PICU患儿输液安全性探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Misfit×Swarovski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电人”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