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2014-12-31孙玉炜
孙玉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领域银行业也实现了大繁荣、大发展,但是在繁荣和发展的背后,因为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经济泡沫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漏洞,给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从信贷风险管理角度出发,结合银行信贷活动中的实际,对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 银行信贷 风险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随发展,国内中小企业和个人对资金的需求旺盛,相应的银行信贷业务也繁荣一时,但是由于国民信誉体制的缺失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泡沫影响,银行信贷领域的繁荣背后隐藏着风险管理的危机。
一、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信贷投放行业和领域比较集中
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建设也出现了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银行信贷投放领域的集中,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一些领域特别是房地产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展迅速而且回报率极高,吸引了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入,这种资金的本身是符合银行信贷理念的,因为在市场中谁能在同样时间内付给更高的利息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贷款,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这种信贷行为时很危险的,因为信贷资金在一个领域的高度集中就会导致“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问题,银行信贷被捆绑在房地产领域的发展战车上,一旦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受挫与之链接的银行信贷就面临着大量的坏账和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二)对于信贷违约风险出现的概率缺乏准确估计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但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国家建设的其他配套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最主要的就是国民信誉体系的缺失,我国的金融领域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能够为国民提供的金融服务业大为增加,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的庞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内建设国民信誉保障体系困难重重,国内金融业没有国民信誉保障体系的支持,很难对信贷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造成整个信贷体系都严重的被架空了。
(三)抵押贷款中对抵押物的估值相对较高
与信贷相关的抵押贷款,在国内的贷款评估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价值都被严重的高估了,这就造成了银行出现很多抵押贷款失误,相应的烂账率也持续增高,很多贷款者在抵押物价值贬值之后都拒绝归还贷款,而银行对抵押物进行依法拍卖后,因为抵押物本身的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往往不能勾还贷款,造成了银行资金的无形流失。
二、加强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防范意识和文化认同
在当今后金融危机影响继续存在的形势下,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国内经济形势存在着众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金融业银行领域要在信贷领域提高风险意识,将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兼顾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严格执行信贷放贷标准,对信贷主体的信誉度和资产运行状况进行详细的排查,确保每一笔信贷资金都能“放的出去,还的回来”,在信贷活动中提高风险意识,落实信贷放贷的责任制,让银行信贷办理者都在心中树立牢固的信贷风险意识。
(二)建立健全信贷业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信贷业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保证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提高信贷审批的层级限制,在银行内部由于自身管理体制的影响,在银行放贷环节中,很多低层和中层的管理者都会被自身的体制限制,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对信贷主体资格审查的松懈,而相应的审查机制的缺失,也导致了这些懈怠不会被发现,提高信贷审批的级别最大的好处就在于,银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不会受到银行自身体质的限制,也不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往往都能按照正常的信贷规定进行切实深入的信贷审查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信贷的安全。
(三)依靠银行内部审计来诊断防范风险的发生和扩散
银行的内部审计活动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因为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银行内部是相对独立的,没有与银行的内部和信贷主体的联系,能够在审计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前台业务审计活动是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后台业务复审是防范体系的第二道防线,而独立的内部审计是对整个银行信贷工作和第一、二道防线的审计活动,在这样的层层防范和互相监督下,将银行的信贷风险降到了最低。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其他配套领域的落后和缺失渐渐显现出来,在银行信贷领域信贷风险是最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能否有效的解决信贷风险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健康发展,所以银行领域要完善信贷机制落实责任意识,切实保障和维护好信贷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珊.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沈全芳.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李毕生.基于现金流量的城商行信贷风险识别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侯仁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