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分析
2014-12-31郝晓峰
郝晓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高度公路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在我国高度公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宏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出现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那就是融投资不足的问题。文章从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入手,积极总结和归纳现阶段高度公路投融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有特色的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 投融资模式 基础设施建设
高速公路隶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因此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简单来将,要想实现国家高速公路网络体系的构建,就应该保证其投融资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稳定性。
一、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方式概况
在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公路建设的融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单一投资主体向多方投资主体的方向转变,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现阶段多层次的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种融资方式:其一,银行借贷融资方式,这是现阶段高速公路投融资的主要方式,能够获得大量建设资金的同时,也需要担负巨大的经济风险;其二,股本融资方式,现阶段仅仅限定部分有资质的高速公路公司去进行股份发行的操作,一般涉及到的股本总额量较大,是保证高速公路项目收益稳定性的重要举措,有着比较好的成长空间;其三,债券融资方式,是以发行债券的方式去筹集资金,主要表现为较低的融资成本,较强的可行性,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其四,项目融资,是政府以签订契约的方式,给予私营企业一定的期限特许专营权,允许其进行基础建设之后,以经营管理的方式获取利润,以此去清偿债务,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融资方式;其五,经营权转让融资,就是以公路项目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实现融资,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足,区域性差异很大
从理论上来讲,高速公路属于公共产品,应该有中央政府提供资金来源,但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有限,能够给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资金严重不足,并且在分配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西部分布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如果这种供应资金不足,区域差异化的情况继续恶化,势必会影响到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二)建设融资结构不科学,背负过大风险
合理科学的融资结构,是规避债务风险,操作风险的关键所在,如果难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势必需要背负很大的经济风险。现阶段在高速公路融资结构中,以政府贷款,公司抵押贷款进行的融资占据很大的比重,使得融资结构呈现出不科学的状态。长期处于这样的融资结构下,银行贷款比例超标,使得修建主体担负过大的债务负担,加剧了其担负的风险隐患。
(三)高速公路需求激增,债务风险明显
从高速公路建设里程来看,现阶段很多地方高速公路项目已经进入还款期,很多修建主体需要面对承重的债务负担。另外,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高峰期,对于高速公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建设资金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由此使得融资风险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因此如何处理好债务需求与建设需求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三、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体系的构建
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角度去开展,统筹兼顾,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开展尝试和探索。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调整中国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的指导思想
改变以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积极调整中国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指导思想,使得其与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相互吻合。具体来讲,处于新时期背景下的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应该确定这样的指导思想:其一,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以优化高速公路建设基础资源的配置;其二,有偿使用经营性的高速公路,使得其在保值增值的同时,促进资金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三,深入扩展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使得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形成以国家政策性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市场型投资方式为主导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
(二)积极发挥各个建设投融资主体的融资作用
在构建我国高速公路网络体系的过程中,参与到其中的单位,部门,企业比较多样化,但是无论出于何种角度,他们都是初级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和进步的一份子。在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探索的过程,自然也应该积极发挥融资能力,形成合力,保证高速公路项目资金的充足性。具体来讲,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扩大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性支出比重;修建企业,应该千方百计去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以更好的开展融资工作;基层部门应该积极依据上级指示,参与到高速公路融资过程中去,为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有针对性的引入高速公路建设基金制度体系
所谓高速公路建设基金制度体系,就是与公路使用相关的税收收入以及中央专项拨款为主流,将资金来源作为补充资源,以公路建设和维护为目的的基金。具体来讲,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公路基金制账户,保证做到专款专用;不断扩大公路基金在高度公路建设资金中的比重,将其引入到高速公路建设维护资金体系中去,合理利用,保证融资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避免出现不良经济影响;积极发挥公路基金在市场融资方式的担保作用上,使得民间资本进入到高速公路投融资领域中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体系的构建,虽然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随着在此方面经验的积累,制度的改善,我国高度公路投融资模式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合理,越来越有利于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慧,范志清,石烨. 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最优股权结构研究[N].管理工程学报,2011,2(01):15-17
[2]杨青.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价值工程,2010,6(10) :29-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