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思考
2014-12-31陈鸣宇
陈鸣宇
摘要:医用耗材管理工作难度大、事务杂、易出错,是医院重要工作环节,如何加强医用耗材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提高,降低医院成本,是广大医疗工作者和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探索改进和完善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途径、措施。
关键词:医用耗材 管理 信息化管理
一、医院加强医用耗材管理的必要性
医用耗材是指医院使用的消耗很频繁的配件类产品,主要包括医用耗材和医用器械,前者如一次性医用耗材、缝线、纱布、医用酒精等,后者如止血钳、心脏介入、人工关节等,其中不乏许多高值医用耗材。医用耗材是诊断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后期的康复治疗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关乎患者的诊疗疗效和生命健康。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和专业化、精细化分工在不断催生着各式各样的耗材需求,据卫计委《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12年各级综合医院平均卫生材料收入(医用耗材的一部分)(含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合计1811.3万元,占医院医疗收入的10%左右。我国目前的医用耗材分为可收费医用耗材和不可收费医用耗材,其中可收费医用耗材一般是依据成本加适当利润比例的方式收费。医院的耗材收入越高,将直接反映在百姓的医疗成本构成中,同时也间接指出医院自身的医用耗材支出较高、自身医疗业务成本过高的问题,需要加以改善。同时,医用耗材的特殊性,如一些对温度、环境等有特殊需求的耗材,也需要施以更严格的管理。
二、当前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医用耗材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充分意识到耗材管理的重要性
医用耗材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对医院提高病患接待能力、诊疗服务水平和降低综合医务成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医院内部仍然存在着浓重的“重业务轻管理”思想,医院的管理者很多都是从各业务科室提拔上来的技术权威,他们自身的人生经历、知识构成等更多的决定其从业务的角度看待医院的发展和管理,更多的强调购进新型、先进的医疗设备,重视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这本无可厚非。但医用耗材管理作为医疗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制约着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发展,甚至成为部分医院的木桶短板,而这恰恰是很多医院管理者忽视和淡漠的结果。
(二)医用耗材管理的制度和流程设计不够合理,存在管理漏洞
医用耗材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招标采购、验收、储存入库、发放出库、结算等环节,目前许多医院未能建立完善的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对医用耗材招标采购、验收、储存入库、发放出库、结算管理等各个流程缺乏合理化、科学化的跟踪监督体系。招标采购盲目而不切合实际,未能科学统计医院所需的各种耗材数量种类。耗材出库管理工作混乱,流向和使用情况登记不明,存在医务人员随便认领、已经实际使用之后再到物资管理部门补全领用手续的“先用后管”现象。所有这些导致医用耗材管理使用成本虚高,且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制约了医用耗材使用质量的提高。
(三)医用耗材管理在信息化管理上迟滞不前
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是指依托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来管理医用耗材,以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传统的耗材管理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等弊端,已经不适应医疗服务需求,不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医用耗材的管理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强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特点,避免传统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各种问题,尽可能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质量,降低管理成本。然而现今为数不少的医院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只是在一级库统计医用耗材基本库存数和大概的流向,未能生成详细的医用耗材物资采购计划、入库管理、科室请领出库处理、物资库存统计等电子档案,二级库的信息化管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无法满足医用耗材物资管理的基本需求,极易导致耗材积压、流失、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医用耗材管理人员素质难以满足耗材管理需求
医院为了生存发展重视医疗业务水平,忽视医用耗材管理,普遍存在业务能力强的在手术台前,能力弱的在库房的现状。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多为医院的“预备役”,对医疗专业知识不甚了解,不受医院重视,而且对自身所处的现状不满意,容易产生散漫情绪,工作敷衍,不能很好的完成医用耗材的管理。此外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对专业管理知识一知半解,无法应对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医用耗材管理工作。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医疗专业素质和管理素质的普遍偏低,无法满足医用耗材管理需求,严重制约了医用耗材管理质量的提高。
三、改进和完善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途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医用耗材管理意识
提高医务人员医用耗材管理意识,是从源头上减少医用耗材浪费的重要途径。医用耗材管理意识的提高又分为直接使用医用耗材的医务人员和医用耗材的管理人员意识的提高,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提高他们对于医用耗材管理使用的主人翁意识,才能确保医用耗材的合理高效使用,保证医用耗材不被浪费。一是高度重视提高直接使用医用耗材的医务人员的管理意识。直接使用医用耗材的医务人员往往只注重如何提高医疗水平,做好医疗服务,医用耗材的管理使用意识却相对薄弱,对医用耗材的管理制度不够重视,为了方便医疗服务随意使用医用耗材,浪费医用耗材。这需要医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使用医用耗材的意识,做到用多少领多少,不积压、不囤积、不浪费医用耗材。二是高度重视提高医用耗材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医用耗材具体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直接关系到医用耗材的合理高效的调配,要通过加强对医用耗材人员包括库房管理中的出、入库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明白医用耗材的管理在医疗过程中的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个医疗服务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面提升医用耗材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是保证医用耗材管理质量的关键。endprint
(二)科学设计管理制度,规范医用耗材管理和监督
任何一项事务的管理都必须建立合理的制度,医用耗材的管理同样需要医院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和落实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医用耗材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一是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坚持按需集中采购的原则,医院各个部门科室必须要统计好自己科室下一年所需的医用耗材,列出详细清单,提交医院总体审核把关,医院审核统计之后列出医院一年所有医用耗材的详细采购清单,向社会有采购资质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这样的程序既能把关各供应商资质,又能防止业务科室与供应商直接的“暗箱操作”,确保采购环节中管理规范透明。二是建立完善的验收制度。医院要由医院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医疗设备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专门验收团队对采购的医疗耗材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要确保产品质量达标,有明确的资质证书、生产许可证、合格证,产品数量符合要求,不漏项、不漏数。三是建立完善的使用制度。库房仓储管理人员要做好使用登记,各科室领取耗材必须登记清楚领取时间、领取器材名、领取人名以及领取数量,做到每件医用耗材出库都有明确的流向,减少使用安全隐患、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还要有使用管理和有效期管理跟踪,以便及时了解医用耗材的使用效果。
(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现代化的医用耗材信息管理系统
医院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时代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就必须提高信息化与管理技术的软硬件水平,既重视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技术的水平,又重视信息系统和管理的互动,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医用耗材管理流程搭建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推行一体化医用耗材采购、配送、验收、入库、出库管理系统。利用条形编码登记造册的自动识别技术,加强电子信息化全程跟踪管理,保证每件产品有明确的流向电子档案,从招标采购到出入库都能规范操作,从招标采购到患者使用进行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跟踪。
(四)加强对医用耗材管理人员的选拔和素质培训
要严把准入关,设置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准入门槛,通过合理的考试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医用耗材管理队伍,让更多有能力而又热爱医用耗材管理的人员充实医用耗材管理队伍,吸引医疗能手、专业的管理人员进入医用耗材管理队伍,同时逐步淘汰不适应发展要求的人员。这样从根本上控制医用耗材管理人员的素质,保证整个队伍的能力。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要求,医用耗材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加强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在职培训、同行交流厂家培训等方式有助于增强他们医学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专业水平,熟悉医用耗材原理、功能、技术等相关知识,让他们适应新时期医用耗材管理工作方式的要求。
四、结束语
加强和改进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工作,提高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信息化程度,是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大势所趋,更是应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的需要,广大医疗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不断探索研究,实现对医院医用耗材全过程、专业化、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姚碧文,董燕菲.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4;09
[2]明莉.对新政策环境下医院药品、耗材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2014;01
[3]肖建.医院手术医疗耗材管理中精益管理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