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内涵的风险研究
2014-12-31郭海燕
郭海燕
摘要:金融稳定与货币价格稳定之间的关系,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已被重新定义,需要更高的利率以抑制金融风险,将金融稳定的内涵纳入到我国的货币政策之内,以降低系统性低估而导致的风险诱因。因此,本文提出了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将金融稳定纳入其考量范围内,使有效的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并通过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内涵,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 价格稳定 金融稳定 风险诱因
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连续的高增长和低通胀时代彻底结束,世界经济进入了大缓和的新时代,一方面,以股市和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领域出现了流通性过剩的局面,使得局部地区出现了房地产的价格泡沫;而另一方面,传统的货币流量和货币存量受到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冲击,很难真实的反映出实际融资的现状,使得资金游离于政府监管的视野之外。
而且,在本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之间的关系也被重新定义,价格稳定并不能保证金融运行的稳定,而只能是作为其必要的条件之一,在我国30多年的经济实践中,中央银行只是针对性的制定短期价格稳定目标和相关货币政策,往往不利于长期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和金融稳定反而具有破坏性的负面作用。如果只是以通胀为参考指标评估经济的稳定与否,而没有观察到经济失衡的深层次因素,往往会导致忽略潜在风险的情况出现,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物价因素上面,需要更加高瞻远瞩的眼光,价格稳定不能以短期为根本性的指标,而是要将目光放到金融稳定与货币价格稳定的平衡上来。
一、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环境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金融危机风险已经减弱,但是,中央银行的工作重心并不能局限于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之间,而是要全面考虑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同金融稳定的真正意义,宏观审慎监管同货币政策都具有独立的运行空间,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是金融稳定的关键,所以,央行要处理的问题,并非两者之间的取舍,而是要在短期经济稳定与长远经济稳定之间做出权衡。同时也意味着,央行要将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时都要起到参考性作用,要从双视角来评估问题,不能顾此失彼。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成效。
二、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和金融风险是存在着关联性的,稳定的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其与金融体系的风险承担着必要的反应。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再次表明,以往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并没有将长远的金融稳定纳入到评估范围之内,给金融失衡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在以往的主流观点中,认为投资、产出和消费等经济行为受到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影响,并在其框架下发挥作用,中央银行在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时,容易将产出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潜在风险忽视,这间接导致金融风险与政策利率之间的关系被忽略,以至于重视不足。本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可以充分地说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金融稳定存在必然的联系,并且,货币政策中的利率因素对整个市场的资金起着准绳性的衡量作用,政策利率成为了市场的基准指标,必然会影响到金融的稳定性,并且,深入到金融系统的根本。如果按照传统的忽视货币政策对金融风险影响的理论而言,央行的利率政策是通过消费,生产和投资等宏观经济来发挥作用的,而主流经济学框架下,货币政策并没考量金融风险和潜在的产出和影响,这也使得央行的利率政策同市场风险之间未能深入研究。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央行利率政策决定着市场资本的底线,并通过利率政策对金融体系产生整体影响。正是这种影响,不仅决定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注定了利率政策的系统性。同时,这种传统的、不考虑金融稳定的低利率政策,其货币政策必然存在系统性低估,一方面造成了央行的利率目标低于合意水平,另一方面导致政策利率作用被严重低估,极易导致金融风险的集聚和爆发。
三、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内涵
经济利率可行性是以其是否能够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利用为评定标准的,尤其是在空间和时间两大维度上的引导促进作用,适度的经济利率要维持两大维度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稳定的货币政策既要兼顾到经济周期上空间和时间的因素,又要将整个经济周期纳入到其框架下考虑,而非单纯的以眼前的通胀为参考基准。同时说明,央行的利率政策应该尽量保持在一个持平的水平上,这一水平既着眼于未来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也考虑到了当前的经济利益。所以,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利率时,既要关注到当前的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同样也要兼顾到长远的繁荣。
在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关联主要表现为:货币政策的失误难以对金融失衡承担所有责任,不足以引发全局性的金融失衡,但是,稳定的金融必须要有货币政策的支撑,而货币政策导致的金融失衡,难以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来弥补。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有直接相关的联系,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将金融稳定纳入到其考量范围之内,有效的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构成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意义,而且,同时也要注意到,货币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短期的金融稳定环境,还要着眼于长远的战略发展,利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内涵,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起到调节金融稳定的作用,确保经济在大环境中的稳定协调。经过本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对传统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内涵关系要重新进行审视,要兼顾到短期与长期的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丽.试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J].商业经济,2013;10
[2]马勇.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理论与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