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地缘优势下的广西与云南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2014-12-31刘亚萍李丽石宪莉
刘亚萍+李丽+石宪莉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CAFTA地缘优势下的广西与云南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两个地区2001-2012年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发现:受益于CAFTA的地缘优势,两省的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小,且呈现交替上升态势;虽然两省的8个二级指标竞争力水平差异较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明显,且云南旅游业抵抗突发事件的能力也略高于广西,但总体上8个二级指标在2001-2012年期间呈现上升趋势,多数指标均未表现出绝对的竞争优势;尽管影响两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各分指标竞争力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并非每个指标竞争力上升的速度都保持一致;广西整体综合旅游竞争力年均提升率不及云南,而泛亚铁路的建成开通将进一步弱化广西的地缘优势。
关键词:旅游竞争力;CAFTA;因子分析;广西和云南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广西、云南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国际通道和枢纽,区位优势突出,均具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因此,两省在争夺东盟入境旅游市场份额上呈竞争态势。以2012年广西与云南接待东盟入境旅游者人数为例,广西接待东盟入境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占广西总的入境旅游者人次的288%,其中接待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分别约为1008、816、4867、968和2425万人次;云南接待东盟入境人次接近70万人次,占云南总的入境游客的1503%,其中接待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的入境游客分为102、1926、4276和579万人次。鉴于此,笔者拟通过构建旅游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拥有地缘优势的两省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明悉两省对东盟游客吸引力的大小,测评出两省在地缘优势作用下的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为两省的竞争与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案例参考。
一、研究动态及方法
(一)研究动态
旅游竞争力研究始于国外20世纪60年代,侧重研究旅游资源吸引力[1]、旅游者需求和旅游企业行为[2]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到了80年代,随着波特“钻石模型”的提出,外国学者转向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3-6];到 21世纪初,国外学者开始侧重对旅游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及综合性的研究,如Ritchie等(2003)提出了“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Wan-In Lee等(2004)、Enright等(2004)等从不同角度对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近年,外国学者从交通系统[10]、产业集群[11]、人力资源[12]等视角对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国内有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家旅游竞争力[13]、区域旅游竞争力[14]、城市旅游竞争力[15]、指标体系构建[16]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闫翠丽等(2014)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吴丽霞(2013)运用计量学方法建立了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估模型,并采用AHP方法对河南省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估;钟敬秋等(2013)基于对国内外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建立了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方法对中国主要沿海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王少华(2013)运用生态位理论,从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对河南18个地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由此可见,目前对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多数文献均是从吸引国内客源市场的角度来探索其竞争力,较少探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旅游竞争力,尤其是比较两个具有地缘优势邻近省份对东盟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力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
通过对国内外旅游竞争力文献的梳理,在借鉴国外“钻石模型”、IMD模型以及Iain Begg的城市竞争力模型[21]等经典竞争力模型和国内弓弦模型[22]、IUD的城市价值链模型以及“三位一体”国际竞争力模型等代表性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广西与云南有着CATFA地缘优势方面的背景,构建了CATFA地缘优势下的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以及67个三级指标构成(见表1)。与一般的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强调了广西、云南与东盟国家地缘优势方面的指标要素,如来自东盟的入境旅游人数、与东盟国家中心城市平均距离、与东盟国家缔结友好城市数等。
2.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指标分值
首先,进行因子适宜性检验,即运用KMO统计量及巴特利特球形检验两种方法,在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前检验其变量是否适合用于因子分析方法(当KMO统计量值大于07,则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因子分析,反之则不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其次,构造因子变量,即根据特征值提取公因子。一般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作为公因子,或者调整至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的情况下提取公因子,然后利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使提取出的因子含义有着更加清晰的解释。第三,计算公因子得分。根据因子提取的结果,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各公因子变量分值。最后,根据各公因子得分值对综合因子分值进行测算,其测算公式为:
F=[SX(]λ1[]∑[DD(]p[]k=1[DD)]λk[SX)]F1+[SX(]λ2[]∑[DD(]p[]k=1[DD)]λk[SX)]F2+…+[SX(]λi[]∑[DD(]p[]k=1[DD)]λk[SX)]Fi(1)
式(1)中,F为综合因子得分,Fi为第i个公因子得分;λi为第i个公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DD(]p[]k=1[DD)]λk为所提取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
二、地缘优势下的广西与云南旅游竞争力水平测评
(一)数据来源
除旅游资源品味度、旅游资源丰度两个指标外,其余指标数据一部分是从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方统计年鉴、《中国-东盟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年鉴》、《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直接或间接获取,另一部分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网站”、“中展网”、“地方旅游局网站统计年鉴”等公开的统计数据直接获取或经计算后间接获取。endprint
(二)数据处理
1.缺失值处理
在《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5》及《中国旅游年鉴2005》中缺少某些指标的统计数据,同时也未能从其他渠道获取相关的数据,其结果造成“其他旅游企业数量”、“旅游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旅游企业人均实现利税”等三个指标2004年数据的缺失。因此,为保证分析中两个地区的指标在时间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缺失值。在考虑方法可行和操作简易的前提下,采用了均值补差法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另外,部分指标缺少2012相应的数据,如“文化艺术表演场馆坐席数”、“A级景区景点数量”、“持证导游人数”、“旅游从业人员数”、“旅游院校学生数”、“旅游从业者占第三产业从业者比重”、“入境旅游者平均逗留天数”、“入境旅游者人均天花费”等,这些指标数据多数采用趋势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补全数据,少数采用上一年的数据代替。
2.品质类型数据采集说明
对旅游资源品味度、旅游资源丰度两个指标,采用学术界广泛运用的主观赋分方法对其进行量化。旅游资源品味度是地区旅游资源质量和价值的体现,反映资源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或稀有程度等,因此通过地区拥有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数量多少进行取值,可表达旅游资源品位度的高低,其量化标准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0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分,国家自然保护区——3分,国家森林公园——2分,其他——0分。若地区拥有多个等级的旅游资源时,其旅游资源品位度分值取其最高分,不累加。旅游资源丰度是地区内旅游资源集中程度的体现,反映地区旅游资源的布局,其取值标准是将以上五个资源等级指标的总个数相累加,但遇到双重身份时则只计算其一个身份,如景区既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森林公园,在计算旅游资源丰度时只计算1个分值。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广西与云南的旅游资源品位度和旅游资源丰度得分如表2所示。
(三)二级指标值的测算与比较
1.各二级指标分值测算
根据表1的区域性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的分类,分别对各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适宜性检验、累计贡献率、提取公因子、旋转法等检验和计算过程,在符合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各公因子的得分,最后根据公式(1)进行测算,从而获得8个二级指标的分值(因篇幅有限,略去测算过程),其测算结果见表3。
(2)当分值为“-”时,表明该因子在该年度的竞争力低于其所有观测年度的平均竞争力。B1-B8为2001-2012年二级指标项测算值,A为2001-2012年综合竞争力测算值。
2.二级指标测算值的比较
(1)旅游资源禀赋指标的比较。从图1(B1)来看,2001-2012年广西与云南旅游资源禀赋竞争力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广西旅游资源禀赋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而云南旅游资源禀赋竞争力则呈现曲折上升的趋势;在2001-2004年间,云南旅游资源禀赋的竞争力略强于广西,2005-2009年间,广西旅游资源禀赋竞争力超过云南,到2010年之后云南又反超广西。虽然两省之间总体上存在差距,但是其差距并不是太大,这表明旅游资源禀赋方面,两省均具有各自的特色,并且旅游资源禀赋的竞争力也很难在短时期内提升,因为其旅游资源禀赋的品质更多地来自于优良资源的积累。
(2)旅游人力资源指标的比较。从图1(B2)可以看出,2001-2012年广西与云南人力资源竞争力均呈现剧烈波动态势,且两个地方的竞争力差距较为明显。2001-2003年、2005年、2009-2010年广西旅游人力资源竞争力明显高于云南,其他年份则相反。此外,云南旅游人力资源竞争力在2003年增幅明显高于广西,而在2008年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广西,说明面对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影响时,两个地区在旅游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力水平均不是很强。总体上,两省在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在2010年之后都表现出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态势,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近几年旅游人力资源的发展处于低谷时期,缺少高质量的人才流入,并伴随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流出。
(3)旅游基础设施指标的比较。由图1(B3)可知,2001-2012年广西与云南旅游基础设施竞争力呈整体上升趋势,且两省的竞争差距较小。2001年云南的旅游基础设施竞争力高于广西,2002-2007年则相反,且差距较为明显。2008-2012年云南旅游基础设施竞争力又高于广西,且从趋势来看,这种差距正逐渐扩大。这一结果表明,两省在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时,各自建设的时期有所不同,因而呈现为不同时期的差距,但云南基础建设的增速较为均衡,广西的基础建设呈现阶段性过快或过慢的态势。
(4)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的比较。从图1(B4)可以看出,2001-2012年广西与云南旅游业发展水平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且云南旅游业发展水平竞争力的分值大多略高于广西。尽管在2008-2009年期间,云南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竞争力更加突出,较明显地高于广西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但总体上两省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基本相当,发展较为均衡。
(5)商业环境指标的比较。由图2(B5)可知,2001-2012年广西与云南商业环境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01-2006年期间,云南商业环境竞争力水平高于广西,而2007-2010年广西的商业环境竞争力超过云南,之后云南的商业环境竞争力又高于广西。该结果显示,广西与云南的商业环境竞争力水平呈现交替上升的发展态势。
(6)旅游企业素质指标的比较。从图2(B6)可以看出,2001-2012年广西与云南旅游企业素质竞争力整体呈现曲折上升趋势。在2003年、2008年,云南旅游企业素质竞争力明显强于广西,且在均呈下降趋势中广西的下降趋势比云南更为明显,说明广西在旅游企业素质这个指标上面对突发事件时表现更为敏感;在2004年、2011年,广西的旅游企业素质竞争力明显强于云南。由此可见,两省的旅游企业素质的提升总体上保持一致。endprint
(7)旅游直接相关与支持产业指标的比较。由图2(B7)可知,2001-2012年广西与云南旅游直接相关与支持产业竞争力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01-2010年云南旅游直接相关与支持产业竞争力略强于广西,但自2011年后,广西旅游直接相关与支持产业竞争力强于云南。2003年非典期间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在同样呈现上升趋势中,云南旅游直接相关与支持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广西,表明在非常时期云南的旅游直接相关与支持产业的抗压能力要明显强于广西。
(8)旅游区位、自然、社会自然环境指标的比较。从图2(B8)可知,2001-2012年广西区位自然社会环境竞争力整体水平呈现先下降再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云南区位自然社会环境竞争力基本呈现稳步的上升趋势。2001-2005年云南区位自然社会环境竞争力明显高于广西;2006-2010年期间广西区位自然社会环境竞争力明显高于云南,这或许与广西的一系列发展政策相关,如2004年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2008年成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0年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2011-2012年云南区位自然社会环境竞争力又强于广西,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云南省在这段时期也正努力争取相应的政策,如云南省提出了旅游二次创业发展战略规划,2010年泛亚铁路建设的重新提起等。另外,在2003年,云南区位自然社会环境竞争力基本持稳步发展,而广西在该年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样的规律同样出现在2008年,这说明在区位自然社会环境竞争力方面,云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明显高于广西,即云南旅游业的抗压能力强于广西。
3.综合旅游竞争力测评值的比较
以上述8个二级指标的竞争力因子总得分值作为原始数据,仍然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其值,可以获知广西与云南近12年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发展态势(见表3和图3)。由图3可知,2001-2012年广西与云南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强弱区间略有差异,具体表现为:2001-2003年云南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高于广西,2004-2009年广西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高于云南,2010-2012年云南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高于广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可能是2004年广西在经历非典后旅游业得到迅速恢复发展,且同年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城市,迅速扩大了其知名度,导致广西在2004-2009年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略高于云南。2010年,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云南的地缘优势迅速显现,对东盟游客的吸引力迅速提高,因而在2010年之后,云南综合旅游竞争力略强于广西。
4.分指标与综合指标水平年均提升率比较
由于表1中各个二级指标中综合得分和综合旅游竞争力在某些年份存在负值情况,为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各二级指标及综合旅游竞争力的提升率,须将这8个二级指标及综合旅游竞争力分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表3中8个二级指标和综合旅游竞争力的分值,运用标准化公式:
X′ij=[SX(]Xij-Xmin[]Xmax-Xmin[SX)](2)
其中,Xij表示第i个(其中i=1,2,…,7)二级指标或综合竞争力在2001-2012年间第j年的测评值,Xmin表示第i个(其中i=1,2,…,7)二级指标或综合竞争力在2001-2012年间最小的测评值,Xmax表示第i个(其中i=1,2,…,7)二级指标或综合竞争力在2001-2012年间最大的测评值,X′ij表示第i个(其中i=1,2,…,7)二级指标或综合竞争力在2001-2012年间第j年的标准化值,其处理结果见表4。
根据图3可知,2001-2003年广西与云南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增长较为平缓,反映其竞争力水平提升率的标准化值为0或非常低(见表4)。因此,为便于更客观地反映广西、云南旅游竞争力年均提升趋势,对于2001-2003年的标准化值不进行比较分析,仅分析2004-2012年期间8个二级指标及其综合指标的变化情况。其标准化公式为:
AAGR=(n-1)[][SX(]X′i2012[]X′i2004[SX)]-1×100%(3)
其中,AAGR表示年均增长率,X′i2012和X′i2004分别表示第i个(其中i=1,2,…,7)二级指标或综合竞争力在2012年和2004年标准化后的测算值,n表示年数。
根据表4标准化后的数据,利用公式(2)计算出8个二级指标及综合指标在这9年间的提升率,其结果见表4和图4。由图4可知,在这8个分指标的共同作用下,广西在这9年间,综合旅游竞争力(A)的年均提升率2473%,而云南的提升率为年均3105%。对广西而言,旅游资源禀赋(B1)、旅游人力资源(B2)、旅游基础设施(B3)、旅游企业素质(B6)没有达到综合水平;对云南来说,旅游资源禀赋(B1)、旅游人力资源(B2)、旅游基础设施(B3)未达到综合水平。在旅游资源禀赋(B1)、旅游基础设施(B3)、商业环境(B5)、旅游企业素质(B6)、旅游直接相关与支持产业(B7)、区位自然社会环境(B8)和综合旅游竞争力(A)方面,云南旅游业竞争力强于广西,而在旅游人力资源(B2)、旅游业发展水平(B5)方面,广西旅游竞争力强于云南。尤为突出的是,云南的旅游区位、自然、社会自然环境(B8)指标的年均提升率远高于广西,也远高于其他几个指标,达到了7399%,或许表明随着泛亚铁路(云南昆明是泛亚铁路的重要站点)的修建启动和完成,云南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也将更优于广西。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得益于CAFTA的地缘优势,广西与云南的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小,呈交替上升趋势,且在2001年至2012年间,两省均表现为其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在前3年提升较为缓慢,而后9年提升相对较快。(2)虽然两省的8个二级指标竞争力水平差异与两省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相比较为明显,且云南旅游业在抵抗突发事件的能力也略高于广西,但总体上8个二级指标在2001-2012年期间呈现上升趋势,多数指标均呈现为交替上升趋势,未表现出绝对的竞争优势。(3)虽然影响广西和云南综合旅游竞争力的各分指标竞争力都呈上升趋势,但并非每个指标竞争力上升的速度都保持一致。例如,云南在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基础设施、商业环境、旅游企业素质和旅游区位自然社会环境竞争力的年均提升率高于广西,而广西在旅游人力资源、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直接相关与支持产业竞争力的年均提升率高于云南。由此可见,由于与东盟毗邻,在地缘优势的作用下,广西和云南两省均具有吸引东盟入境游客方面的天然优势,尽管其各自有着自己的劣势与不足,但总体上两省的旅游竞争力水平不相上下,表现出两省具有不相上下的竞争格局,但随着泛亚铁路的建成开通,云南的地缘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加强。endprint
参考文献:
[1] HAAHTI A J. Finland′s competitive position as a destin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6,13(1):11-35.
[2] LEIPER N.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 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9,6(4):390-407.
[3] CROUCH G I, RITCHIE J R.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societal prosper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9,44(3):137-152.
[4] KOZAK M, RIMMINGTON M. Measuring tourist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and empirical find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99,18(3):273-283.
[5] RYAN C, CROTTS J. Carving and tourism: A maori perspectiv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24(4):898-918.
[6] FODNESS D, MURRAY B. Tourist information sear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24(3):503-523.
[7] RITCHIE B C G.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A Sustainable Tourism Perspective[M].Wallingford: CABI Publishing, 2003.
[8] WAN-IN LEE B M J.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national conventio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 exploratory study [J].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2004: 2(2), 105-112.
[9] ENRIGHT M J, NEWTON J.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 quantitative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 2004,25(6):777-788.
[10]PRIDEAUX B. The role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in destination development[J].Tourism Management, 2000,21(1):53-63.
[11]HUYBERS T, BENNETT J. Inter-firm cooperation at nature-based tourism destinations[J].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003,32(5):571-587.
[12]MAYAKA M, AKAMA J S. Systems approach to tourism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he Kenyan case study[J].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1):298-306.
[13]朱应皋, 万绪才. 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人文地理, 2005(1):57-61.
[14]黄燕琳.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 2013(5):73-76.
[15]武传表, 王辉. 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J].旅游科学, 2009(4):13-18.
[16]李玺. 城市商务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方法的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 2010(4):27-31.
[17]闫翠丽, 梁留科, 刘晓静.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以中原经济区 30 个省辖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1):63-67.
[18]吴丽霞. 基于AHP方法的河南省旅游竞争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2):134-138.
[19]钟敬秋, 李悦铮, 江海旭. 中国主要沿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 2013(3):136-144.
[20]王少华.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5):533-539.
[21]IAIN B. 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J].Urban Studies, 1999(36):5-6,795-809.
[2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0-21.endprint
参考文献:
[1] HAAHTI A J. Finland′s competitive position as a destin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6,13(1):11-35.
[2] LEIPER N.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 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9,6(4):390-407.
[3] CROUCH G I, RITCHIE J R.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societal prosper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9,44(3):137-152.
[4] KOZAK M, RIMMINGTON M. Measuring tourist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and empirical find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99,18(3):273-283.
[5] RYAN C, CROTTS J. Carving and tourism: A maori perspectiv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24(4):898-918.
[6] FODNESS D, MURRAY B. Tourist information sear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24(3):503-523.
[7] RITCHIE B C G.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A Sustainable Tourism Perspective[M].Wallingford: CABI Publishing, 2003.
[8] WAN-IN LEE B M J.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national conventio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 exploratory study [J].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2004: 2(2), 105-112.
[9] ENRIGHT M J, NEWTON J.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 quantitative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 2004,25(6):777-788.
[10]PRIDEAUX B. The role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in destination development[J].Tourism Management, 2000,21(1):53-63.
[11]HUYBERS T, BENNETT J. Inter-firm cooperation at nature-based tourism destinations[J].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003,32(5):571-587.
[12]MAYAKA M, AKAMA J S. Systems approach to tourism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he Kenyan case study[J].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1):298-306.
[13]朱应皋, 万绪才. 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人文地理, 2005(1):57-61.
[14]黄燕琳.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 2013(5):73-76.
[15]武传表, 王辉. 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J].旅游科学, 2009(4):13-18.
[16]李玺. 城市商务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方法的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 2010(4):27-31.
[17]闫翠丽, 梁留科, 刘晓静.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以中原经济区 30 个省辖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1):63-67.
[18]吴丽霞. 基于AHP方法的河南省旅游竞争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2):134-138.
[19]钟敬秋, 李悦铮, 江海旭. 中国主要沿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 2013(3):136-144.
[20]王少华.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5):533-539.
[21]IAIN B. 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J].Urban Studies, 1999(36):5-6,795-809.
[2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0-21.endprint
参考文献:
[1] HAAHTI A J. Finland′s competitive position as a destin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6,13(1):11-35.
[2] LEIPER N.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 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9,6(4):390-407.
[3] CROUCH G I, RITCHIE J R.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societal prosper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9,44(3):137-152.
[4] KOZAK M, RIMMINGTON M. Measuring tourist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and empirical find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99,18(3):273-283.
[5] RYAN C, CROTTS J. Carving and tourism: A maori perspectiv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24(4):898-918.
[6] FODNESS D, MURRAY B. Tourist information sear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24(3):503-523.
[7] RITCHIE B C G.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A Sustainable Tourism Perspective[M].Wallingford: CABI Publishing, 2003.
[8] WAN-IN LEE B M J.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national conventio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 exploratory study [J].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2004: 2(2), 105-112.
[9] ENRIGHT M J, NEWTON J.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 quantitative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 2004,25(6):777-788.
[10]PRIDEAUX B. The role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in destination development[J].Tourism Management, 2000,21(1):53-63.
[11]HUYBERS T, BENNETT J. Inter-firm cooperation at nature-based tourism destinations[J].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003,32(5):571-587.
[12]MAYAKA M, AKAMA J S. Systems approach to tourism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he Kenyan case study[J].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1):298-306.
[13]朱应皋, 万绪才. 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人文地理, 2005(1):57-61.
[14]黄燕琳.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 2013(5):73-76.
[15]武传表, 王辉. 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J].旅游科学, 2009(4):13-18.
[16]李玺. 城市商务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方法的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 2010(4):27-31.
[17]闫翠丽, 梁留科, 刘晓静.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以中原经济区 30 个省辖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1):63-67.
[18]吴丽霞. 基于AHP方法的河南省旅游竞争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2):134-138.
[19]钟敬秋, 李悦铮, 江海旭. 中国主要沿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 2013(3):136-144.
[20]王少华.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5):533-539.
[21]IAIN B. 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J].Urban Studies, 1999(36):5-6,795-809.
[2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