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国内学术英语(EAP)研究述评

2014-12-31孙云波冯婕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内容学术英语

孙云波+冯婕

摘要 :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之际,学术英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解学术英语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利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有关学术英语研究的文献检索,对自1980年至2014年发表在核心期刊和CSSCI刊物的154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十多年来,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日渐兴旺,涉及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主要方面;研究内容较前20年丰富了许多、研究方法呈多样化;但EAP理论研究较薄弱,研究内容、研究主体不均衡。对EAP研究的梳理有望引起EAP研究者及英语教师的重视,从而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术英语;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6-0089-08

Recent Research of EAP in China—the Status quo and Thinking

SUN Yunbo1,FENG Jie2

(1.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500,Yunnan,China;

2.City College,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51,Yunnan,China)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EAP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quo of EAP research in China,a retrieval is made of the key journals and CSSCI journals that publish EAP-related articles,of which 156 published from 1980 to 2014 are analyzed.Statistics suggests that in the past ten years EAP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increasingly flourishing.The research involves the main aspect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Research content is much more than what it was 20 years ago,and research methods are of great variety.But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this area is comparatively weak.Certain aspects are more researched than others.Researchers are mainly those from the developed regions,though many English teachers and scholars have joined in.The paper intends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EAP researchers and English teachers and hence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EAP;status quo;content of research;research method;English teaching reform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日趋国际化。在此背景下,要求高校学生用英语听学术讲座、参与学术讨论、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对长期以来以通用英语(EGP)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挑战,也引起了外语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学术英语(EAP)——专用英语(ESP)的一个分支的关注。罗娜(2006)指出,学术英语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1]24-25;韩金龙(2007)认为,它是衔接公共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桥梁[2]24-25;蔡基刚(2010)强调,学术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3]47-50。同时,国内不少高校尝试开展EAP教学。进入21世纪以来,EAP教学与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鉴于此,笔者以“学术英语”为关键词,对国内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发表的有关EAP 研究文章做了文献检索,了解其研究现状、内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为开展EAP教学与研究提供借鉴。

一、国内学术英语(EAP)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EAP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ESP被引入我国,自此国内开始了ESP的教学实践与研究。ESP在我国最早出现时是以“科技英语”一词冠名的,随后曾出现过一股科技英语热。但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目的不明确、课程设计和师资配备混乱以及教学方法陈旧” [1]24-25,加之后来双语教学的兴起、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科技英语被逐渐边缘化了。

然而,学术英语的研究近年来在国内日渐兴旺。笔者利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平台,以“学术英语”为关键词、时间不限、期刊来源限制在研究层次较高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进行检索,共收集到从1980年至2014年总计165条结果。去掉11条期刊目录和会议通知,其余的154篇文章能反映国内EAP(含ESP)研究的现状、内容、方法等。在过去的30余年里,前20年(1980-2000年)对EAP的研究甚少,刊登在这些期刊上的文章屈指可数;近十余年(2000-2014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下表1是对1980年来发表在核心期刊和CSSCI刊物上的论文数量统计,从中不难看出EAP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

第6期孙云波,冯婕:近年来国内学术英语(EAP)研究述评

表11980年以来核心期刊和CSSCI刊登的学术英语研究论文统计表

年度1980199019911992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合计

数量11111131321367191117334011154

近14年来,EAP受到专家、学者们的持续关注,前6年(2000-2005年)相关论文发表相对较平稳,后几年(除2008年外)出现了急剧增长,2013年达到鼎盛,2014年还难以预测,因统计发生在年中,数据还不完整,但总体上呈现了上升的趋势,如图1所示:

刊登EAP研究的刊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外语类期刊、教育类期刊、大学学报社科版和其它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所涉及的外语类期刊多达16种,共刊登88篇相关论文,占总量的57.1%。教育类期刊17种,其中包括《教育评论》《教育探索》《中国高教研究》等学术期刊,共刊登37篇,占总量的24.0%。大学学报社科版15种,共刊登19篇,占12.3%。其他社科刊物仅涉及10种,刊登了10篇文章,占6.5%,如图2所示:

学术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语言学科,其研究成果所刊载的期刊主要为外语类期刊实属正常,但在教育类期刊及高校学报的大量刊载预示着EAP研究对中国外语教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EAP研究的内容

学术英语(EAP)即学术用途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首次有记载的使用出现在1974年[4]1-5。Jordan(1997)把它宽泛地描述为“EAP是有关正规教育体系中学习所需要的英语交流技能”[4]1-5 。因此,教授学术英语的目的就是帮助学习者用英语进行学习或研究,使其获得学习技巧和能力。从这个意义来看,它涵盖了学术交流实践的所有方面<sup>[5]</sup>。Richards等 (2002) 则强调学术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殊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与某一学科或某种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sup>[6]</sup>。

对学术英语的不同描述与其自身的归类及分类密切相关。学术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专业学术英语和一般学术英语。Jordan(1997)指出,专业学术英语(ESAP)是学习某一特定学科所需的语言知识:涉及语言结构、词汇、学科所需的专门技能以及学术规范,如医学英语、工程英语、经济英语等。一般学术英语(EGAP)是针对学习技能所设计的语言课程,包括听力与做笔记的技巧、学术写作、文献参考技巧、学术讨论等语言运用的技能[4]1。前者适合专业教师负责,可译为学科英语;后者更适合英语教师承担,可译为学业英语,因为它是学习所有学科所需要的语言技能。它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的区别是EGP教授一般语言能力,旨在帮助学习者用英语进行一般社会交往,如购物、写信、打电话等“生存英语”。显然,Jordan对EAP的定义侧重EGAP这个层面;而Richards等则侧重ESAP,甚至等同于ESP。在《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学术英语(EAP)、科技英语(EST)都被定义为专用英语(ESP)。

从所检索到的论文来看,国内EAP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国外/海外EAP教学与研究的借鉴、国内EAP教学需求分析、EAP课程研究、EAP教学研究、EAP语言研究、教材研究、教师发展研究等。前四个方面占EAP研究的绝大部分,研究内容既相互交叉,又各有侧重,因此难以对其进行严格的区分。EAP语言研究,主要是对学术英语语言的各个要素,如语法、词汇、语体、语篇、体裁等进行研究,特征较明确,易于统计。后两个方面的研究占较小的比例。

1.对外借鉴。国内EAP研究起步较ESP晚,早期对国外ESP的引介相对多于EAP,如20世纪70年代末杨惠中等<sup>[7]</sup>开始了对国外科技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介绍。国内对EAP的关注是进入21世纪后才真正开始,对国外EAP的引介并不多见。在所检索到的文章中,鞠玉梅<sup>[8]</sup>于2006年发表在《外语教学》上的“国外EAP 教学与研究概览”是唯一一篇有关EAP的综述性文章。这个时期大多是探讨国外EAP教学的发展(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以及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师发展等方面对国内英语教学的启示,也包括中外英语教学的对比(中英、中日、中美等),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案例分析,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术英语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sup>[9]</sup>和海外的台湾成功大学如何实现从EGP向ESP的转型<sup>[10]</sup>,相关文章共有10余篇。国外EAP教学成熟的理论和经验为国内开展EAP教学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2.需求分析。EAP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用英语进行学习和研究。那么,国内是否存在这样的教学需求?由于EAP教学中必须具备需求分析的理据,因此,需求分析构成国内EAP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检索到的文章中,有近9篇文章重点分析论证需求或基于需求分析进行研究,还有不少文章部分涉及需求分析,因此没有包含在内。另外,从这几篇文章中可以看到外语界的专家、学者从宏观到微观的需求分析。蔡基刚等从大学外语教育规划的层面探讨大学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大学生能够用英语从事各自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从而在其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力,以满足国家外语能力的需要<sup>[11]</sup>。夏纪梅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增设学术英语是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需要:“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接轨的需要、高校办学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高校外语教育改革深化与推进的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12]6-9除了对学术英语课程进行需求分析外,大多数需求分析是针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开展的。学习者包括不同层次: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重点院校学生、研究生;不同类别,如理工科专业本科生,财经类高校本科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哪一个层次、哪一种类型的学生,他们普遍认为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未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即使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在学术英语技能方面也普遍存在不足。需求分析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理论探讨加实证调查,调查的方式大多是问卷加访谈,偶尔也见案例分析<sup>[13]</sup>。

3.课程研究。鉴于EGP教学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英语课程如何定位成为外语界,乃至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学英语将消亡吗?大学英语是通用英语,还是学术英语,还是专用英语?针对这一方向性的问题,我们调查发现在所检索到的文章中有近20篇重点探讨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其中包括研究生英语课程的定位。 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对此展开讨论,如大学英语改革与双语教学的关系[2]24-25,专用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出路[3]47-50,通用英语教学的不足[14],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15],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16],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突破[17]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学术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蔡基刚尤其强调学术英语的重要地位,甚至说“大学英语消亡是必然的”;“大学英语消亡后,替代它的应是学术英语”[18]。而王守仁则认为学术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在中国高校的需求是存在的,但“不宜将其作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19]。文秋芳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通用英语和专用英语并非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考虑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手段、教学模式等,其成败取决于“广大英语教师的理念、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20]

基于需求分析、英语教学现状调查、英语教学定位的思考,不少高校开始探索英语课程体系的建构:在突出学术英语的同时兼顾通用英语,为专门用途英语提供语言支撑。他们从课程设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效果、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架构,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从西方舶来的EAP 课程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培养学习者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与文化适应能力<sup>[21]</sup>。夏纪梅提出了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原则,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五方面来实现课程目标[12]6-9。孔繁霞将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开发的软系统方法(SSM)应用到EAP课程设计中,尝试建立EAP课程设计模式<sup>[22]</sup>。张薇提供了一个基于数字读写项目的大学学术英语模块化课程的设计实例<sup>[23]</sup>。张为民等探讨了学术英语系列课程的大纲制定以及与课程配套的英语课外环境平台建设<sup>[24]</sup>。专家、学者们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阐述了英语课程体系,尤其是学术英语课程构建的思路,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范例。

4.教学研究。EAP教学研究主要围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展开。无论是项目依托模式,还是内容依托模式,还是课题依托模式,它们都体现了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只讲授语体特点、解决语言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采用以专题为导向、以过程为中心的探究型教学方法被证明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sup>[25]</sup>。项目驱动、任务分解、小组协作的模式<sup>[26]</sup>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当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力受到激发,其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发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过程法、流畅优先法、体裁法等都体现“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策略。因为只有当学习者从事学术活动,其学术意识、学术交流能力、乃至科研素养才能得到培养。EAP教学研究方法大多采用实证法,教学实践、课堂实验、个案研究、教改实践成为其主要形式。

EAP教学研究还针对单一的语言技能,如学术英语写作、学术英语阅读、学术英语翻译。其中,对学术英语写作的研究较多:有对该课程的多角度、整体思考,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到学生需求、认知特点等;也有对学术英语写作教学过程的实证研究;还有从某一个视角、就某一个问题对学术英语写作的研究,如学术英语写作过程研究<sup>[27]</sup>、科技论文的互动问题研究<sup>[28]</sup>、文献引用中批评性思维研究<sup>[29]</sup>等。就教学法而言,体裁分析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检索到的18篇相关论文中,有4篇涉及体裁教学法的应用。EAP写作研究以实证法为主,也有文献综述和理论讨论。尽管该领域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较滞后,但已呈现多视角、深层次的研究趋势。

5.语言研究。EAP语言研究在所检索到的文章中共有17篇。除一篇介绍中西方有关半技术性词汇的研究<sup>[30]</sup>外,其余大多是基于语料库的EAP语言研究。它们涵盖了学术英语语法、语体、词汇、语篇、体裁、语言形式等。其中,有关词汇的研究居多,有9篇文章涉及词汇,如对学术英语语料库中的各类词性分布的检索与统计分析,发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国英语学术论文与本族语学术论文的区别的一个主要特征——词性使用频率的差异<sup>[31]</sup>;对学术英语语篇中词类使用分析,发现了中国学习者使用转述动词的倾向<sup>[32]</sup>、使用情态模糊语的特征<sup>[33]</sup>、及使用外壳名词的特点和问题[34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语料库中学术英语文本中的词、句、篇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学术英语与其它书面英语的区别及中国学习者在各个层面所呈现的倾向,以利学术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学术交流效果的改进。

6.教材研究。教材对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际,教材自然成为研究对象之一。在检索到的期刊论文中,相关的专题研究并不多,但为EAP教材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文旭等梳理了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在编写、使用中的问题,认为新一轮教材的编写应基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培养技能的定位,以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35]。蔡基刚明确提出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应以内容为依托,分科编写,不仅包括人文题材,还应有科学素质教育题材[36]。崔化等结合一套以ESP为主线的理工科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的编写实践,探讨了如何解决专业学习需求的特殊性与语言共通性的统一、语料的专业性与语言性的统一(即语料既不过专又不过泛)、学术英语与职业英语并重、单一教材与系列教材的交互性问题[37]。上述问题是以专业内容为依托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7.教师发展研究。随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正在从EGP逐步向EAP/ESP转型,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也势在必行。丁仁仑认为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具有局部性、过渡性、专业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其培养应科学规划、与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注重文化觉悟的培养、应具有长远的视野<sup>[38]</sup>。李晓荣提出了大学公共英语教师成功转型的三种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团队合作模式、自我发展模式<sup>[39]</sup>。他们阐述了大学英语转型时期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问题、对策及趋势。相关的专题研究在所检索到的期刊中甚少,而在课程构建中往往会涉及教师发展的问题。正如夏纪梅所言,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教师就要具备必要的学术水平;学术英语的教学过程可使教师从中获得专业成长,该课程对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意义深远[12]6-9。因此,教师发展研究在中国EAP研究领域将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对国内学术英语研究的思考及展望

(一)国内学术英语研究的成就与特色

在许多外语学者和英语教师积极努力下,国内EAP研究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对国外EAP研究成果的引介到国内EAP研究及教学的逐步开展,国内学者和英语教师对EAP的概念、分类、本质等有了较多的了解,对EAP对中国外语教育,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一认识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是坚持EGP教学,继续加强英语语言基础训练,还是逐步转向EAP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究竟应如何定位?定位的依据是什么?需求分析是否到位? 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有助于我们理清英语教学的相关概念、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思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确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手段等,从而避免英语教学各个方面存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同时,对EAP的认识也促使我们对EAP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从早期为数有限的数量到近几年井喷式的增长,所刊载的期刊也由外语类延伸到其他学术刊物。

EAP研究呈现出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样性的特色。研究内容涵盖EAP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学目标、需求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手段、教材建设、师资培训、资源库建设等;研究角度从不同的视角展开,如EAP与EGP、EAP与ESP、EAP与双语等;研究的客体涉及高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包括大学本科、专科、硕士生、博士生;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样,包括资料论证法、实证研究法、基于语料库的数据处理法等。

(二)国内学术英语研究存在的问题

EAP研究在规模、方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辨讨论多,理论研究少。在所占比重较大的教学定位、需求分析、课程设置研究中,大多数文章是思辨式的论证及经验介绍。在对国外EAP研究的引介中,大部分是对国外EAP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的介绍及对国内EAP教学的启示,而对国外EAP理论研究的介绍也非常少,只有在一篇有关EAP的综述性文章中有所涉及。

2.研究内容不均衡。EAP教学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从EGP向EAP转型的探索、教学模式研究占较大比重,而教学评价、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的研究甚少。其中,最突出的是教学评价,专门的评价研究仅检索到2篇蔡基刚撰写的文章。他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使英语学习的需求发生着变化,英语教学内容也随之变化。因此,英语教学的评价内容、体系都应进行调整,建立多样化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因为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估形式单一”“评估内容片面”,强调“统一”“标准”“全面”,已无法满足以英语为工具进行学科学习的需求[4]5。最典型的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其作为一种通用英语水平考试,其实并不能“准确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重新定位,向学术英语考试方向发展。他建议在内容和形式上可以借鉴雅思(学术类)和托福考试的做法。<sup>[40]</sup>我们注意到在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部分的新题型已体现了这一趋势。由此可见,教学评价对教学的反馈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学评价的研究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的文章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别为7篇和6篇,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无法对国内EAP教学的开展进行有效的指导。其次,在EAP单项语言技能研究中,对学术英语写作的研究远远超过对学术英语阅读和翻译的研究。前者检索到18篇相关的文章,后者仅检索到5篇和3篇。前者的研究已呈现多视角、深层次的态势,而后者却非常单一、滞后。这对文献阅读和翻译教学实践是极其不利的。

3.研究的主体不均衡。EAP受到国内广大学者、教师的极大关注,研究的主体涉及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院校中的学者、教师,但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高校的外语界专家、学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复旦大学的蔡基刚。在检索到的154篇文章中,他在2010年至2014年间共发表16篇相关的文章,大多涉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思考,EAP/ESP课程的需求分析和教学模式,也有对国外、海外EAP/ESP教学的对比与借鉴,还有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其研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引发的争议、非议也不小。其中,一个重要是原因是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以及所处的高等院校。因此,对边远地区高校的适应性是值得探讨的。一般院校的学者、教师也参加到EAP/ESP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壮大了研究队伍,但研究成果明显比发达地区的少。这也反映了研究者EAP/ESP研究能力不足和研究水平不高,这将极大地制约一般院校有效地开展EAP/ESP教学。

(三)国内学术英语研究展望

鉴于EAP研究对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意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解决。

1.加强EAP教学理论研究。在当下应用研究盛行之时,往往容易忽视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有助于我们梳理EAP教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EAP教学意味着什么?EAP教学的目的、环境、所涉及的重要因素和学科,以及实施手段、方法等。作为一门跨学科,涉及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学科,其本体教学研究对教学实践研究、方法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当我们认识到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我们才会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使EAP研究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使自身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2.均衡研究内容,加大薄弱环节研究的力度。EAP教学的有效开展依赖于EAP教学各个方面研究的支撑。例如,教材研究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有限的几篇文章中,教材研究主要是针对教科书的使用和编写。无疑,对教材建设有指导意义。然而,很少有教科书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师;因此,教材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而应包括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教学素材(teaching data)。笔者在为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这门课程时,深感教学材料的短缺给教学带来的困扰。同时,外研社举办的“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修班”的大多数学员也颇有同感。开发和建设学术英语共享资源库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但相关的研究甚少。刘晓玲等从网络技术的层面探讨了资源库建设的可行性<sup>[41]</sup>,这是唯一一篇检索到的相关文章。然而,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并付诸研究的现实问题。

3.注重师资培训。EAP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学科,系统的EAP理论知识是促进EAP深入研究的保障。大力开展EAP培训,向广大一线英语教师提供EAP理论课程,讲授EAP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材开发、教学评估将有助于他们获取相关的知识。外研社所做出的努力得到了一致好评。定期举办EAP研讨会,为研究者、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使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选派英语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拓宽研究视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探讨EAP教学与研究中的问题,获取该领域的前沿信息,为EAP教学与研究提供支持。EAP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惯于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师难免恐惧与忧虑,但裹足不前将无济于事。只有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才能使学生用英语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才能使教师在高校的学术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三、结论

学术英语研究近几年在国内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研究规模由小到大,研究内容涉及诸多方面,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这与当今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密切相关,也与学术英语的内涵密不可分。该领域的研究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受到外语界广大学者、教师的极大关注,但大多数研究是思辨式的论证,理论研究远远不足;研究内容、研究主体严重失衡,这不仅有碍EAP研究的深入进行,而且对EAP教学的有效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只有重视EAP研究中的问题,特别是教师的EAP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之教研相长,更好地为学生学术能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罗娜.EAP,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 [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86-88.

[2]韩金龙.EAP大学英语改革与双语教学[J].高教探索, 2007(1).

[3]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 2010(6):47-50.

[4]JORDAN,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HYLAND, K.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M].New York: Routledge, 2006:1.

[6]RICHARDS,J.C.,PLATT AND PLATT.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56-157.

[7]杨惠中,张彦斌,吴银庚.国外科技英语教学与研究动态[J].外国语,1978(3):48—55.

[8]鞠玉梅. 国外EAP 教学与研究概览[J].外语教学, 2006(3):1-6.

[9]束定芳,陈素燕.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J].外语界,2009(6):23-29.

[10]蔡基刚.台湾成功大学从EGP向ESP转型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7-11.

[11]蔡基刚,廖雷朝.国家外语能力需求与大学外语教育规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15-21.

[12]夏纪梅.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4(1).

[13]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2):30-35.

[14]李晓娟,贺根有.大学英语教学应实现从EGP到EAP的转变[J]. 教育探索,2013(11):47-48.

[15]王艳.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67-170.

[16]耿延宏.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转型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46-148.

[17]张妍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困境与突破[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6):119-121.

[18]蔡基刚. 我国大学英语消亡的理据与趋势分析[J]. 外语研究,2012(3): 46-52.

[19]王守仁,姚成贺.关于学术英语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语,2013(5):4-10.

[20]文秋芳. 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21]梁砾文.中国特色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EAP课程体系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 2010(5):137-140.

[22]孔繁霞.基于需求分析:软系统方法应用于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J].外语研究, 2012(6):59-64.

[23]张薇.基于数字读写项目的学术英语模块化课程构建与实践[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3(2):12-20.

[24]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2011(5):11-14.

[25]熊淑慧,邹为诚.什么是学术英语? 如何教?——一项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英语”的课堂试验研究[J]. 中国外语, 2012(2):54-64.

[26]张萍.小组协作 项目驱动 任务分解——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教改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33-37.

[27]徐昉.学术英语写作过程与认知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61-66.

[28]秦枫,陈坚林.人际意义的创建与维系——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的互动问题研究[J]. 外语教学, 2013(4):56-60.

[29]余国良.文献引用行为中批判性思维的个案研究[J].外语学刊,2007(5):124-128.

[30]陈琦,高云.学术英语中的半技术性词汇[J].外语教学, 2010(6):42-46.

[31]娄宝翠.正则表达式与文本处理技术应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40-242.

[32]张军民.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转述动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46-249.

[33]蒋婷.论学术英语中的情态模糊限制语——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6(4):47-51.

[34]娄宝翠.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语篇中外壳名词使用分析[J].外语教学,2013(3):46-49.

[35]文旭,莫启扬.大学英语教材:问题与思考[J]. 外语学刊, 2013(6):97-101.

[36]蔡基刚.转型时期的东西英语教材编写理念问题研究[J].外语研究, 2011(5):5-10.

[37]崔化,万士才.基于ESP的理工科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编写中的几个问题[J]. 科技与出版, 2012(11):89-93.

[38]丁仁仑.大学英语师资的转型与培养[J]. 中国外语, 2013(3):15-20.

[39]李晓荣.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型[J]. 教育与职业,2012(14):71-73.

[40]蔡基刚.通用英语测试和专门用途英语测试——关于CET发展趋势及重新定位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4):27-32.

[41]刘晓玲,阳志清.基于网络技术的学术英语共享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82-83.

[15]王艳.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67-170.

[16]耿延宏.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转型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46-148.

[17]张妍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困境与突破[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6):119-121.

[18]蔡基刚. 我国大学英语消亡的理据与趋势分析[J]. 外语研究,2012(3): 46-52.

[19]王守仁,姚成贺.关于学术英语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语,2013(5):4-10.

[20]文秋芳. 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21]梁砾文.中国特色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EAP课程体系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 2010(5):137-140.

[22]孔繁霞.基于需求分析:软系统方法应用于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J].外语研究, 2012(6):59-64.

[23]张薇.基于数字读写项目的学术英语模块化课程构建与实践[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3(2):12-20.

[24]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2011(5):11-14.

[25]熊淑慧,邹为诚.什么是学术英语? 如何教?——一项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英语”的课堂试验研究[J]. 中国外语, 2012(2):54-64.

[26]张萍.小组协作 项目驱动 任务分解——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教改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33-37.

[27]徐昉.学术英语写作过程与认知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61-66.

[28]秦枫,陈坚林.人际意义的创建与维系——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的互动问题研究[J]. 外语教学, 2013(4):56-60.

[29]余国良.文献引用行为中批判性思维的个案研究[J].外语学刊,2007(5):124-128.

[30]陈琦,高云.学术英语中的半技术性词汇[J].外语教学, 2010(6):42-46.

[31]娄宝翠.正则表达式与文本处理技术应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40-242.

[32]张军民.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转述动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46-249.

[33]蒋婷.论学术英语中的情态模糊限制语——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6(4):47-51.

[34]娄宝翠.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语篇中外壳名词使用分析[J].外语教学,2013(3):46-49.

[35]文旭,莫启扬.大学英语教材:问题与思考[J]. 外语学刊, 2013(6):97-101.

[36]蔡基刚.转型时期的东西英语教材编写理念问题研究[J].外语研究, 2011(5):5-10.

[37]崔化,万士才.基于ESP的理工科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编写中的几个问题[J]. 科技与出版, 2012(11):89-93.

[38]丁仁仑.大学英语师资的转型与培养[J]. 中国外语, 2013(3):15-20.

[39]李晓荣.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型[J]. 教育与职业,2012(14):71-73.

[40]蔡基刚.通用英语测试和专门用途英语测试——关于CET发展趋势及重新定位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4):27-32.

[41]刘晓玲,阳志清.基于网络技术的学术英语共享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82-83.

[15]王艳.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67-170.

[16]耿延宏.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转型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46-148.

[17]张妍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困境与突破[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6):119-121.

[18]蔡基刚. 我国大学英语消亡的理据与趋势分析[J]. 外语研究,2012(3): 46-52.

[19]王守仁,姚成贺.关于学术英语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语,2013(5):4-10.

[20]文秋芳. 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21]梁砾文.中国特色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EAP课程体系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 2010(5):137-140.

[22]孔繁霞.基于需求分析:软系统方法应用于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J].外语研究, 2012(6):59-64.

[23]张薇.基于数字读写项目的学术英语模块化课程构建与实践[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3(2):12-20.

[24]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2011(5):11-14.

[25]熊淑慧,邹为诚.什么是学术英语? 如何教?——一项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英语”的课堂试验研究[J]. 中国外语, 2012(2):54-64.

[26]张萍.小组协作 项目驱动 任务分解——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教改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33-37.

[27]徐昉.学术英语写作过程与认知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61-66.

[28]秦枫,陈坚林.人际意义的创建与维系——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的互动问题研究[J]. 外语教学, 2013(4):56-60.

[29]余国良.文献引用行为中批判性思维的个案研究[J].外语学刊,2007(5):124-128.

[30]陈琦,高云.学术英语中的半技术性词汇[J].外语教学, 2010(6):42-46.

[31]娄宝翠.正则表达式与文本处理技术应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40-242.

[32]张军民.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转述动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46-249.

[33]蒋婷.论学术英语中的情态模糊限制语——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6(4):47-51.

[34]娄宝翠.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语篇中外壳名词使用分析[J].外语教学,2013(3):46-49.

[35]文旭,莫启扬.大学英语教材:问题与思考[J]. 外语学刊, 2013(6):97-101.

[36]蔡基刚.转型时期的东西英语教材编写理念问题研究[J].外语研究, 2011(5):5-10.

[37]崔化,万士才.基于ESP的理工科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编写中的几个问题[J]. 科技与出版, 2012(11):89-93.

[38]丁仁仑.大学英语师资的转型与培养[J]. 中国外语, 2013(3):15-20.

[39]李晓荣.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型[J]. 教育与职业,2012(14):71-73.

[40]蔡基刚.通用英语测试和专门用途英语测试——关于CET发展趋势及重新定位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4):27-32.

[41]刘晓玲,阳志清.基于网络技术的学术英语共享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82-83.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内容学术英语
浅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课程改革
EA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转型刍议
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互联网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我国会展物流研究综述
我国会展物流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诗经·周颂》的研究综述
研究生英语基础与EAP能力培养之关系探讨
关于图像处理中几个关键算法的研究
基于职业情景构建团队合作型营销英语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