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天宇旷 切切故乡情

2014-12-30罗才军张祖庆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板书变化

罗才军+张祖庆

一、纵情想象,书写二十年“变化”的神奇

师:罗老师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让写作变得更简单,能真正地倾诉你内在的自我,跟更多的人对话。一起读今天的作文题——

生:二十年后回故乡。

师:一读这个题目中的“二十年后”,你就知道这次要写的是一篇——

生:想象作文。

(师板书:想象)

师:这是你们最擅长的了。二十年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十分漫长的,漫长到足以让我们周围的一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十年到底有多长,请看大屏幕。(出示杭州1994年和2014年二十年前后的对比图片)

师:这是我们所处的城市、我们的家乡——杭州二十年来的飞速发展。两张图片一比较,你发现二十年带给杭州什么变化?

生:我觉得二十年让杭州高楼林立,几乎成了一个水泥的森林。

生:我觉得二十年后杭州更加绿了,绿化铺天盖地。

(师出示拱宸桥畔二十年前后的对比图片)

师:两相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二十年前,拱宸桥旁很破败,没有什么房子,如今的拱宸桥旁有很多高楼大厦。

生:二十年前,桥下的运河上没有多少船,现在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运行又很有序。

生:二十年来,拱宸桥周围变得越来越美丽,绿化越来越繁茂,水质也更加清澈。

师:这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可以发生这样的沧桑巨变。(出示城市交通工具二十年前后的对比)

生:二十年前只有公共汽车,如今除了公交,还有地铁,还有私家车。说明二十年来交通越来越方便、快捷,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生:二十年前是绿皮火车,现在有动车、高铁,不仅速度快,而且坐着很舒适。

(师出示西湖沿岸、大兜路历史街区二十年前后的变化)

师:城市不仅向前变,有时候还向后变,又变回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你们仔细观察西湖沿岸和大兜路历史街区恢复旧貌的图片。

生:我觉得这是回归过去,变得越来越古色古香了。

生:我觉得这样更可以显出城市的文化。

生:我觉得这样变,可以让我们在古代和现代中穿越。

【点评:用一系列学生熟悉的典型事物所拍摄的二十年今昔对比的图片,来展示“二十年”“巨变”两个关键词,形象、鲜活地让学生们感受家乡过去二十年的日新月异。更重要的是,为接下来让学生畅谈未来二十年家乡的巨变做好铺垫,埋下伏笔——想象要有所依托,想象要合理展开。】

师:好一个“穿越”!穿越的是文化,是古朴,是对历史的敬畏。二十年,真的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现在你对“二十年”这个时间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座的各位,再过二十年,你们就将成为我们身处的这座城市、也是你们的故乡最主要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所以它也必然会变成你们所想象、所期待的样子。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描述二十年后你期待的样子,你会用怎样的词?我们就顺着“二十年后,我期待这座城市(我的故乡)变得越来越怎么样”用一个关键词来说,谁来说?(板书:变化)

生:二十年后,我期待我的故乡杭州变得越来越发达。

(请生板书“发达”,生依次说,师依次引导生板书:环保、繁荣、便捷、文明、智能)

师:这就是我们想象中的城市,也是我们的故乡二十年后的样子。我相信它一定会像你们所期待的那样,变得越来越——(指板书)

生(齐):发达、环保、繁荣、便捷、文明、智能。

师:下面老师请你拿出作文纸,选择黑板上的一两个关键词,展开想象写一写二十年后回故乡看到的景象。请你顺着“终于回到了二十年未见的故乡,天哪!故乡的变化可真大——”接着往下写,可以具体描写街道、公园、建筑等发生的变化,也可以是你特别关心的其他变化。注意想象要合理,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语句要通顺。

(生写作,师巡回指导。)

师:很多同学都写完了,没有写完的也请停下来,我相信五年级的孩子心里有话就能说。咱们先从最困难的孩子开始,就刚才那位觉得写不出东西来的同学,刚才老师仔细观察他,大家奋笔疾书的时候他还在那里抓耳挠腮,确实有困难。我们先来听听他写的,看看能不能帮上他。

生:终于回到了二十年未见的故乡。天哪!故乡的变化可真大。原本只能去车站买票的,现在都能在网上订票了。不仅如此,火车里的乘坐环境也好了许多,仅二十年的时间就从原来的绿皮火车变成了现在整洁、环保的动车……

师:他写的是哪里的变化?

生:火车。

师:语言倒是很集中。你们来帮帮他,他的问题在哪里?

生:他写的就是现在,不是二十年后。

生:他写的时候其实可以抓住一两个关键词,这样就能写得更丰富。

师:是的,他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其实写东西没那么复杂,只要抓住黑板上的一两个关键词,比如说抓住“发达”、抓住“繁荣”就可以围绕着怎么发达、为什么发达往下写。老师再请几位同学来说说,其他同学要善于倾听,琢磨琢磨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生:终于回到了二十年未见的故乡,天哪!故乡的变化可真大。科技越来越发达,房顶都成了太阳能的,日常的家庭供电和电动汽车充电都绰绰有余。空调早已不见踪影,因为房子自己就能通过玻璃和屋顶进行冷热调节,就像人类的呼吸一样,使室内冬暖夏凉。房子的造型也很别致,有草莓样的,有南瓜样的,甚至有甜筒样的……更妙的是,房子都配有专门的机器人保姆。你早上起来,一按遥控器,机器人保姆就会把做好的营养早餐端到你面前。你的日常生活所需他都可以为你服务,让你无需为家务烦心……

师:你们想不想在二十年后住这样的房子?

生:想!

师:我也想。真是个想象大王!她是抓住哪个词来写的?

生:发达!

师:没错。就是抓住科技越来越发达,写了二十年后的房子。写房子人家也不是瞎写的,你们听出来她是怎么写的吗?

生:她写到了太阳能的房顶、玻璃可以调节冷热,写到了房子的样子,还写到了房子里的机器人保姆。

师:你看,围绕“发达”写二十年后的房子。从三个方面写,既有强大的环保呼吸功能,又有各具特色的外形,还写到了房子里边居住的舒适是因为有机器人保姆。三个方面一写,把我们对二十年后的房子所有的期待都写出来了。所以你看,围绕着选定的关键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和“怎么样”,然后再写下去,这样就能写具体!谁也来读读?

生:城市的各个街道车水马龙,却毫不拥堵。那是因为科技的发达使得交通管理更加智能,人们乘坐的公交像是一栋会移动的房屋,车轮非常高,底下还有私家车可以自由通行。地铁四通八达,因此很多人放弃了开车,而改坐不会堵车的高速地铁。这样一来,城市的节能减排变得顺理成章,雾霾也已经远离城市,远离我们的生活。公园里,“绿色机器人”正在将茂盛的藤蔓修剪,摆出有趣的唐老鸭、机器猫、海绵宝宝造型。看!“浇水机器人”正在均匀地喷洒着甘露,植物贪婪地吮吸着,变得更加葱绿,更加茂盛……

师:你看,他写了街道和公园。我最佩服他的是,他在写的时候针对的是当前城市的问题,像拥堵啊、雾霾啊,而且写的时候考虑得很周密,因此很具体,一句挨着一句,顺理成章。经他这样一说,就特别让我们觉得真实。你看,想象也需要合理、周密,才能让人信服。

(师再次邀请先前那个写作有困难的学生)

师:比较你写的和他们写的,你觉得对你有没有什么

启发?

生:他们围绕几个词,写得很具体,很会想。

师:是啊,围绕几个关键词,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就能把它写出来。慢慢来,我相信你一定会有进步的。

【点评:一般的习作指导课,尤其是公开课上,教师一般喜欢请写得优秀的学生汇报习作片段,以展示课堂指导的“效果”。罗才军老师胆略非凡,反其道而行之——他请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展示自己写的片段,再借助其他学生的优秀片段,集思广益,打开思路。这样的指导,很好地实践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最需要指导的地方入手,借鉴其他学生的优秀片段,让每一个学生的言语智慧有所增长。这样的指导,才是接地气、见效果的真指导!】

二、再度想象,抒写二十年“不变”的传奇

师:同学们,你们不仅很敢想,也很善于表达,但是老师听着听着,发现你们讲述的“二十年后回故乡”,似乎只有“二十年后”,而没有“回故乡”!如果我们今天写“二十年后回故乡”仅仅是好奇于这些天翻地覆的变化,自豪于这些日新月异的改变,那么回故乡与到他乡就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了。你知道什么是“故乡”吗?

生:故乡是以前居住过、生活过的地方。

师:没错,是以前的,现在远离开了的。然而生于斯,长于斯,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词,一份简单的情。我知道大家对“故乡”还没有深刻的体验,这确实有些难为大家,因为大多数同学还未曾离开过。看来,这次的习作要想与众不同,必定要

对故乡有更多的了解。请看大

屏幕。

师:在我们五年级的课文里,故乡是《泊船瓜洲》里的一轮明月,是《秋思》里那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是《长相思》里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征程,是《梅花魂》里那一幅高洁的墨梅图,是《桂花雨》里那一阵飘飘洒洒的桂花雨。故乡一定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留下过深深的烙印。请你想象,再过二十年,可能因为求学,因为梦想,你有一天终于也远远地离开了身处的这个城市,它远远地成为了你的故乡。这个故乡里,可能有三潭上的那一轮金黄的圆月,有断桥上那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更可能是牵绊着我们的一道杭城小吃葱包烩、一杯闻名遐迩的龙井茶,甚至是一个美丽的传诵千古的故事……尽管岁月沧桑巨变,但这一切却是过了二十年,哪怕再过二十年,也不会改变。(板书:不变)

师:所以回故乡的感觉和回他乡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请你想象,当你远远地离开了故乡,那么你记忆中“最故乡”的人、事、景、物,那些最能代表故乡的符号分别会是什么?请你快速地完成表格,把你认为最能代表故乡的人、事、景、物写出来。(出示表格)

生:我心中“最故乡”的人是“父母”,因为我一想起父母,就想到故乡;“最故乡”的景是西湖,它是杭州城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故乡”的物是杭州小吃葱包烩,因为我记得幼儿园每次放学都会吃上一个,很香很香,所以想起故乡就能想起它,想起它也就会想起故乡。

师:他已经把自己搁到二十年后了,真好!

生:我心中“最故乡”的人是老师、母亲、父亲、同学。

师:你没有注意到故乡前面有个“最”字,老师、母亲、父亲一大串不是“最”。“最”是

什么?

生:那我觉得“最故乡”的人是母亲,我“最故乡”的物是妈妈亲手做的牛排。

生:我心中“最故乡”的人是白发苍苍、脸上刻满岁月痕迹的妈妈,因为我是妈妈一手拉扯大的。我“最故乡”的景是春天时,满园花开、暗香缭绕的后院,因为我小时候总是在那里玩耍。我“最故乡”的物是那一棵小时候亲手栽下、陪我一起长大的桂花树。

师:听见了吗,每个同学说的“最故乡”,无论是人、事、景、物都有渊源。我们之所以选择它是我们的“最故乡”,就是因为它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所以,把这个渊源写出来,我们就能有自己个性化的回故乡。现在,我相信故乡在你的脑海中一定生动起来了。当然,我们的面前铺陈着那么多的习作材料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选择。接下来,请大家在这些“最故乡”中圈定一个“最中之最”,注意只能是一个。

(生圈定“最中之最”)

师:我们就来写写这个“最最故乡”。写之前,老师提醒你们,与刚才的天马行空不同,这次的写作老师要提高要求,不仅要合理有序,而且要写出饱满的细节。作家说“文学最具吸引力的是细节,一篇作品中没有令人难忘的、精致优美的细节是不可思议的”。想象也需要有细节,才能让人可感可知、可亲可信。老师找了一些范文带给大家,先来看“最故乡”的景——

师(朗读):二十年未见,故乡的荷花还是一如既往开得热闹。大大小小,有的婷婷地立着,有的婉转地浮在水中央,有的似乎因为害羞而躲在硕大的荷叶后边。看上去,一切仿佛杂乱,待看清了才发现是相互谦让着、依附着……月是故乡明,荷是故乡美啊! ——《最故乡的景》

师:“最故乡”的景,抓了哪个细节?

生:作者写“最故乡”的景是荷花,主要抓荷花的样子。

师:“有的……有的……”把这些细节说清楚,就好像回到了故乡的荷花池旁。

师:再来看“最故乡”的物。

师(朗读):我犹记得故乡的老南瓜糊饭。那南瓜的香味,闻着沁人心脾,撩拨馋人。(请生接读:我们急不可耐,于是筷子碰碗,碗碰碗,好开心。母亲也开心,一边把南瓜块分盛在几个大碗中,一边吩咐大家别烫着。我们的吃相用“狼吞虎咽”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你不知道,那滋味滑滑的、甜甜的,打嗝满嘴喷香。我们吃得啧啧有声,非到撑着肚皮站不起来不可。——《老南瓜糊饭》)

师:哪些细节特别打动你?

生:作者写的吃相很打动我,尤其是吃的时候“筷子碰碗,碗碰碗”,让我感觉到当时吃老南瓜糊饭非常非常香。

师:就是这样的细节,把老南瓜糊饭的滋味写得淋漓尽致。还有,“最故乡”的事,这你们太熟悉了,一起读——

生(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雨》

师:“最故乡”的事是什么?

生:摇桂花。

师: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令我难忘,成为怀念故乡的一个符号。“最故乡”的人,请你快速地默读。

生: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心里一热,快走几步赶上一看,果然是我的小学老师——张老师。张老师尽管已经年过半百,可依然身形矫健,声音洪亮,满身都洋溢着年轻的味道,脸上还是带着那抹浅浅的笑。“张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亲切地迎上去,一把握住张老师的手。“你是……捣蛋鬼元元!还是那个古灵精怪的样儿!”张老师也为这相聚欢喜不已,紧紧握着我的手,还不停地摇晃着……我们就这样这走边谈,像二十年前一样。

师: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抓住老师的“身形矫健、声音洪亮”来写出不变的情怀。

生:我从最后一句看出来,老师和学生还是像二十年前那么亲切,让人难忘。

师:写“最故乡”的人既要写出容颜的改变,也要写出真情的不变,这种真情可以像她这样通过一些亲昵的细节来表现。所以同学们,正是这些细节使得故乡变得可亲可近、可感可知。接下来,也请你展开想象,顺着“尽管二十年未见……”接着往下写,把你选定的“最故乡”的那个人、那件事、那个景、那件物写下来,写出细节,写出二十年不变的传奇。

(生写作10分钟,师巡回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尽管二十年未见,你的“最故乡”——

生:尽管二十年未见,那小时候一年四季都花开满园、暗香缭绕的后院依旧是那般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爸爸亲手种下的花儿随风而舞,水仙浓郁的清香钻进我的鼻子里,勾起我小时候的回忆。我在花丛中穿梭,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院子的中央静静地站着我栽下的桂花,它轻轻地摆动着树枝,仿佛在欢迎我再一次返回故乡……

(全场掌声)

师:抓住最故乡的景——花开满园的后院,把小时候的景与二十年后看到的景交叠在一起,对比在一起,“仿佛回到了……”“仿佛欢迎我……”两个“仿佛”把现实和想象结合起来,这才叫回故乡呢。从中我们不仅看见了你的故乡,也看见了故乡中的你!

生:尽管二十年未见,故乡的君子兰依然开得红火,金黄色的花依附着外层橙红色的花瓣。它不比牡丹尊贵,不比芍药耀眼,也不比桂花那般幽香,但我却深深爱着它。对于我来说,它便是我和故乡最好的见证者。童年时,我总是日日夜夜地伴着它,听它的花语,诉我的忧愁,我们像最要好的伙伴、形影不离的恋人。君子兰花期不过两三个星期,它一年中盛开的时期,正像我停留在故乡的那段童年……

(全场掌声)

师:这个女孩子的故乡原来是维系在那君子兰上。我特别欣赏她写君子兰的时候,把它跟牡丹、芍药、桂花进行了对比,然而却深深地爱着它。就像琦君写桂花雨一样,其他花虽然漂亮,但是在心中最喜欢的依然是那桂花。因为这桂花、这君子兰上有什么?

生:有童年的回忆。

生:有故乡。

师:没错。一花开尽更无花!美丽的不止是那君子兰,还有你那颗无法忘却的心。谁再来说说你的“最故乡”?

(先前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举手,第三次邀请他。)

生:尽管二十年未见,我爷爷做的牛柳依旧那样美味。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时候,每次等着吃牛柳,我总是坐不住,不停地去看爷爷烧好没有。牛柳刚出锅,还没端出厨房,我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就吃。那紫中带白的洋葱配上

烧得嫩滑的牛肉,令我吃了还

想吃……

(全场鼓掌)

师:你看他写的“最故乡”的物——爷爷烧的牛柳。“每次等着吃牛柳,总是坐不住”“还没端出厨房,我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就吃”,从这些细节中,我们能强烈地感觉到他对牛柳的喜欢真是不一

般啊。看来这牛柳味道肯定

不错。

生:我爷爷是厨师!

师:那就怪不得了!

(全场笑声)

师:所以“最故乡”的往往是记忆里最深刻的,也是感觉中最美好的。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同桌互相读读对方“最故乡”的人、“最故乡”的事、“最故乡”的物、“最故乡”的景。

【点评:想象作文教学,最易跌入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泥沼。罗才军老师的这一教学板块,在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基础上,把目光聚焦于“最故乡”的人、景、事、物。写作的重点由“巨变”转到“乡情”。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写故乡,要沉入故乡的最深处,落实到具体的细节和情境中,才能以情动人。罗才军老师引入最能表现故乡情的几个片段,步步推进,扎实指导,孩子们的情感之门豁然洞开,浓浓乡情在文字中汩汩流淌,是为“情动而辞发”。你看,连写作有困难的孩子,都写出了非常质朴而动人的文字。好的作文,是让文字从每一个个体的内心深处流出;好的作文教学,就是引导每一个儿童打开情感闸门,让文字自然流淌。这亦印证了罗才军老师课始说的“作文,就是倾诉你内在的自我,跟更多的人对话”的真谛。】

三、依托诗文,表达二十年后回乡的缘由

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想象,展现了二十年后故乡变化的神奇,也描写了故乡那不变的传奇。当然,“变”与“不变”之间,始终牵绊着我、让我魂牵梦萦的是什么?

生:是对故乡的怀念!

生:是对故乡的深情!

(师板书:故乡情)

师:文章写到这里,内容已经很饱满了,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还需要什么?——开头和结尾。这个开头和结尾要怎样写才能想象合理而不意外呢?接下来,请你自己选择,写一个开头或者结尾,顺着你的文路,读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就可以。老师这里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些诗句和歌词,你可以用上,也可以按照自己独特精微的感觉去写。(出示诗句、

歌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乡音悠悠唤儿郎,我回到阔别的故乡……走遍天下山和水,最甜最美是故乡。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

生:我会这样开头:“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伴着如此悠扬悦耳的歌声,我回到了故乡,那个有我童年最纯真记忆的故乡!

师:信手拈来却是恰到好处,你可真会写。

生:“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我慢慢地吟诵着,静静地想,何时,才能回到我的故乡呢?

师:真让人感动。我特别喜欢他写的“慢慢地,静静地”,跟诗人差不多。“明月何时照我还”啊。

生:我是这样结尾的:我静静地凝视着我的故乡,虽然它不再充满我的欢声笑语,但它仍是我心中最爱的地方!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你这样深情的“凝视”真打动人啊!这静静的“凝视”里就有对故乡的依恋,就有对故乡的怀念,就有对故乡不变的深情!

生:我写的是结尾:“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二十年的漂泊,我真想停下自己的脚步,留在阔别已久的故乡。在故乡的陪伴下,在童年的回忆中,吟诵剩下的人生……

(全场掌声)

师:正是我对故乡的思念,对故乡的魂牵梦萦,对故乡中的景、人、事、物怀着难以割舍的深情,我才会在离开二十年后又回到故乡,并且愿意停下漂泊的脚步,吟诵剩下的人生!正所谓“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啊!

【点评:借助诗文,抒发情怀,教学又起高潮。罗才军老师深谙语文之道,巧妙地将日积月累、经典诗文以及其他文章中关于故乡的诗词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供孩子们在语境中选择运用,很好地实践了课程理念。一堂简单的想象作文课,因此有了浓浓的文化味。】

四、颠覆拓展,展露二十年悠长的余韵

师:我不敢再让你们读了,再读我就得醉倒在这里了。你看,用上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既写出这样变化的神奇,又写出这样不变的传奇,“二十年后回故乡”就洋溢着我们每个人深深的故乡情了。其实,写“二十年后回故乡”,你还可以想得更大胆些。比如说,你可以把自己当成故乡的一片云、一棵小草、一朵小花,就像刚才那一簇君子兰。你还可以在文体上有所改变,因为很多人在写到回故乡、或者回不了的故乡时,都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情结。比如在诗人余光中那里,故乡就成了一首忧郁的诗,一起读——(出示诗句)

生(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而在老舍那里,故乡成了一篇温情的散文,(出示散文片段)我要把这个朗读的机会奖励给今天进步最大的孩子,请你读。

生(读):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师:这个“说不出”,其实就是诗人说的: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点评:课终“颠覆”,又起波澜;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欲说还休,欲说还休,道尽此课尚待秋!——等秋天,再为罗才军老师写一篇综评。】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浙江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板书变化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如何利用板书突破教学重点
这五年的变化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近视
我来添画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