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人都叫我捣蛋鬼》班级读书会实录及评析

2014-12-30陈海燕景洪春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捣蛋鬼陈老师宇航员

陈海燕+景洪春

第一课时

(师大屏幕出示奥地利儿童小说《人人都叫我捣蛋鬼》的封面放大彩图)

师: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念出书的名字——

生:人人都叫我捣蛋鬼。

师:猜猜看,这本书可能写些什么呢?

生:写一个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

师:你感觉这个捣蛋鬼是男孩还是女孩?

生:肯定是男孩。

生:也可能是女孩。

师:瞧,他来了——(大屏幕出示主人公的形象图)故事的主人公啊,是一个奥地利的小男孩,他和你们差不多大。你们听,他在和你们打招呼呢:“嗨,大家好!我叫弗朗兹。”听清了吗?他叫——

生:弗朗兹。

师:瞧,他用一片树叶遮住了自己的脸。你感觉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他又顽皮又机灵。

师:其实呀,小时候的弗朗兹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故事就是从他小时候开始讲起的。故事开始了——

(生兴致勃勃坐直了身子,师模拟播音员读。)

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位听众,现在是名作欣赏时间,请听儿童小说《人人都叫我捣蛋鬼》。朗诵:陈老师。掌声鼓励一下。

(生笑着鼓掌)

师:请听第一集:弗朗兹如何证明自己。

(师朗读)

……弗朗兹长着一头金黄色的卷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和一张樱桃般娇嫩的小嘴儿,还有他那张总是红扑扑的小脸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漂亮的小姑娘才会是这个样子的。

弗朗兹对自己长得像个女孩这件事情,感到特别的气愤,因为有些小男孩认为他是女孩而不愿意和他玩。一个星期天,弗朗兹无所事事,趴在厨房的窗户上向外张望。

(师大屏幕出示小说插图:窗台上,弗朗兹无所事事、落寞的样子。)

师:什么叫“无所事事”?

生:无所事事就是没事情可做。

师:你有过这样的时候吗?

生:有的,一个人在家里,作业做完了,又没啥可玩的,无所事事。

生:这种感觉挺没意思的,很孤独。

师:弗朗兹希望能有个伙伴儿。恰好,他看见楼下的院子里站着一个男孩子。

(师读书并配以动作)

这个男孩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在院子里四下转悠,他的脚正巧碰到了一个铁皮罐子。“哐当!”他踢了一脚。他的力气可真大,罐子“嗖——”的一声,飞过院子,落到了院子的另一头,男孩追过去“哐当”又补上一脚。

师: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

生:很顽皮的男孩,也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男孩。

师:弗朗兹打算去找这个男孩玩一会儿。下楼之后,弗朗兹没有直接去院子,而是推出了他的自行车。骑着车子绕啊,绕啊,绕着那个男孩转圈圈,还不断地按喇叭。

(师大屏幕出示配乐动画:弗朗兹骑在自行车上无比神气地驶过来。)

师:他想干什么呀?

生: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让那个男孩发现他。

(师接着往下读)

终于,这一切引起了那个男孩的注意。他不再吹口哨了,喊道:“嗨,喂!你叫什么?” 弗朗兹刹住车闸,“噌”地一下从车上跳下来,柔细清脆地自豪地说:“我叫弗朗兹!”

“噢?哈!哈哈哈——笑死人了!女孩子怎么能叫‘弗朗兹这个名字呢?”

弗朗兹有点激动,他说:“女孩子当然不能叫这个名字,但是,请注意——我,不是女孩!”

然而,这个男孩完全是一副相信自己正面对着一个可笑的谎言的样子。

师:正当弗朗兹满身是嘴也说不清的时候,瞧,谁来了?

(师大屏幕出示动画:弗朗兹的邻居小女孩佳碧出来倒

垃圾。)

师:那个男孩看见佳碧过来,指了指弗朗兹,问道:“嗨,她说自己是男孩。真的?假的?”佳碧微微一笑。不知为什么,弗朗兹觉得佳碧的笑显得别有用心。什么叫“别有用心”?

生:可能……可能佳碧不会帮他。

(师接着往下读)

佳碧幸灾乐祸地说:“啊,什么?胡说八道!弗朗西斯卡,你又在撒谎了!”接着,她转向那个男孩,说:“没办法,她总是爱说她是一个男孩。”然后佳碧飞也似的跑回楼里,咯咯地笑个不停。

“你这个无赖!” 弗朗兹气急败坏地大骂佳碧。

男孩叹了口气说:“你简直太蠢了!”转身走开了。

师:说说你的感觉。

生:我感觉弗朗兹很委屈。

生:现在弗朗兹又急又气。

生:弗朗兹急得没办法,急哭了。

师:看来,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证明自己是个男孩了。可怜的弗朗兹会怎么做呢?他毅然决然地拉下裤子,把内裤也拉下来,拉到膝盖处。(大屏幕出示弗朗兹拉裤子的惨样)真是悲壮啊!

(生惊讶,笑。师接着往

下读。)

弗朗兹理直气壮地大喊起来:“你现在终于相信我了吧!”那男孩目瞪口呆。

就在这时,男孩的姑妈,弗朗兹的邻居贝尔格太太看到了这一切,她一阵风似的冲到院子里,冲着弗朗兹怒吼:“你这个小野猪!你一点都不害臊吗?”她一把抓起弗朗兹的裤子,把弗朗兹拖进楼里,拖上楼梯,拖到了他家的门口。门铃按得震天响。妈妈急忙来开门,贝尔格太太愤怒地叫道:“您再也不要让这只小野猪下去撒野了!这小子会把所有懂规矩的孩子带坏的!” 最终,贝尔格太太在弗朗兹妈妈的道歉声中下了楼。(生接读)从那以后,贝尔格太太再也不用正眼瞧弗朗兹,虽然弗朗兹还是每次都很有礼貌地向她问好,她却视若无睹。

师:什么叫“视若无睹”?

生:就是好像没看见一样。

师:贝尔格太太为什么会对弗朗兹视若无睹呢?

生:因为贝尔格太太觉得弗朗兹是个不害臊的家伙。

师:是啊,可怜的弗朗兹,可爱的弗朗兹。第一个小故事结束了,在故事里,我们都认识了谁?

生:小弗朗兹。

生:弗朗兹的朋友佳碧和小男孩。

生:还有很生气的贝尔格太太。

师:哈哈,看来,这些角色已经印在你们的小脑瓜里啦。

第二课时

师: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弗朗兹也在一天天地长大,很快,他就长成了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大男孩儿了。请听下一个故事,看看弗朗兹对什么不满。

(师读故事)

弗朗兹总是对妈妈说:“我们班上几乎所有孩子的家里都有有线电视,他们能看到二十多套节目,我们家却没有,看来看去就那三个台。因为这个,我在班里总是显得很傻。”

师:这天,孩子们又聚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一部电视剧,弗朗兹仍然像往常一样,沉默地坐在旁边,就像—— (指屏幕)一个傻瓜。

(师继续读故事)

他的同学亚历山大问他:“嗨,弗朗兹,你觉得这个片子怎么样?”弗朗兹不想说自己根本看不到这个片子,于是说:“哦……这个嘛……其实……我没看这个,我看了另一个电视剧。一个……关于宇航员的……关于另外一个星球……这个外星球的宇航员降落到我们星球上……他的宇宙飞船坏了……”

师:弗朗兹的话里什么特别多?

生:省略号多。

师:这是为什么呀?

生:他在撒谎,所以心里

有点……

师:心虚?

生:是的。他不想被当成傻瓜,不想被同学们小瞧。

(师接着读)

这下子,大伙都凑过来问他这个电视剧在哪个台。弗朗兹眼珠子一转,说在卫星六台,可大家马上说根本就没有卫星六台。弗朗兹嘴硬,就说他爸爸安装了一个天线,能收到卫星六台。从此以后,弗朗兹每天在学校里都要为大家讲卫星六台播放的这部电视剧里发生了什么事。

师:谁来替弗朗兹讲讲?记住,要眉飞色舞地讲。

(生看屏幕讲)

第一天,他讲道:“这个宇航员啊,在森林里为自己建造了一栋木房子。天气特别寒冷,因为呀,在这部电视连续剧里的时间是十一月底。尽管天气很冷,宇航员却很喜欢下雪天,因为在遥远的高莫星球,也就是他的家乡,是没有雪的,那里只会下一种紫色的、温热的雨。”

师:同学们显然是被弗朗兹的故事吸引住了。第二天,他讲得更起劲了。请你来读

读吧!

(另一生看屏幕读)

第二天,他对大家讲:“嘿!有两个男孩发现了这个宇航员。但是啊,他们两个听不懂宇航员说的话,于是呢,宇航员就从宇宙飞船中取出一个‘宇宙语翻译器。这个翻译器能把高莫星球宇航员说的话翻译成德语,又能把两个男孩的话翻译成高莫语,你们说神不神?他们两个想尽快帮这个高莫星球的宇航员修好宇宙飞船,因为这个可怜的宇航员啊,已经饱受了思乡之苦。”

师:就这样,弗朗兹每天都给大家编故事,因为他讲得绘声绘色,来听他讲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多,连隔壁班级的同学都凑过来了。第三天,他讲的故事谁愿意读读?

(一生看屏幕读)

第三天,他讲道:“哎呀,哎呀呀,被修好的宇宙飞船还是没法起飞,因为缺少起飞的动力。唉……一天又一天过去了,这个可怜的宇航员变得越来越虚弱。因为呀,他带来的食物已经吃完了。他储存的那些食物是一些药丸和牙膏管里的软膏。可他要是吃这两个男孩拿给他的食物呀,他就会拉肚子呢!哎,惨啊……”

师:弗朗兹讲故事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故事也越来越惊险。第四天,他接着讲。谁还想读?

(另一生看屏幕读)

这一天,一个男孩给奄奄一息的宇航员拿来了肉桂糕,是他妈妈烤制的一种很好吃的点心。可谁知道啊,这些肉桂糕是他妈妈为圣诞节准备的,现在全丢了。他妈妈认为家

里有小偷,哎呀,马上就报了

警啊……

师:哇,真够惊险的!每天想出一个关于宇航员的新故事,对于弗朗兹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反而让他觉得愉快,因为编故事恰好是他的专长。(大屏幕出示弗朗兹得意而陶醉的样子)来,让我们读出他的心里话。

生:(笑读屏幕上的旁白)编故事,呵呵,小菜一碟!好有权威感哟!

师:孩子们对卫星六台变得越来越好奇。他们恳求弗朗兹:“我们今天下午能不能去你家?”——他们为什么要去?

生:想亲眼看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

师:那弗朗兹的心情——

生:紧张,怕露馅了。

(师读)

从弗朗兹开始在学校里讲宇航员的故事以来,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星期了。这天下午,弗朗兹在家里写作业,忽然听到“叮当”门铃响,他想,准是哥哥忘了拿钥匙了。弗朗兹跑过去打开门——啊!门外站着的,门外站着的不是哥哥,而是——

生:是同学们。

(师大屏幕出示配乐动画:同学们一拥而入,弗朗兹惊恐万状。)

师:此时此刻,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弗朗兹?

生:进退不得。

生:心惊肉跳。

生:他像热锅上的蚂蚁。

师:这个句子很形象。是啊,此时此刻的弗朗兹何止是进退不得,何止是心惊肉跳,如果有个地缝的话,他真愿意——

生:(齐)钻进去!

师:就在弗朗兹办法还没有最后想好的时候,呀,三个同学已经跑进了客厅。他们要干什么?

生:找电视。

师:就在这时——(大屏幕出示配乐动画:钟点工佐克尔夫人怒叫着出现。)

师:弗朗兹和他的同学们听到了佐克尔夫人雷鸣般的吼声。来,一起来读下面的故事。

(生演读大屏幕上佐克尔夫人的话)

“滚出去!我打扫卫生的时候,不准你们这些捣蛋鬼待在这儿,都滚出去!我要铺地毯了,快点儿!快点儿!快!快!”

师:哎呀呀,这声音在别人听起来是粗暴的怒吼,可在弗朗兹听起来,真是美妙无比。一眨眼,几个同学跌跌撞撞地退了出去,一个一个惊慌失措。他们像一阵风似的边跑边说:“对不起!弗朗兹!对不起!”第二天,在学校里,弗朗兹给同学们讲了这部连续剧的第八集,也就是——(指屏幕)

生:大结局。

师:好,一起来念这个大结局吧!

最后啊,宇航员终于能够回家了。两个男孩约好和他一起走。他们计划好了,在午夜时分偷偷溜出家。哎呀,糟了!一个男孩晚上刚走到花园门口就遇上了警察,他们正在抓偷肉桂糕的小偷呢!结果,抓个正着,唉!给送到他的父母那儿去了。另一个男孩呢,在碰面的地点等啊,等啊,没等到他的朋友,他也不愿意去宇宙旅行了。就这样,神秘的高莫宇航员独自起飞了,飞远了,飞远了,不见了……

师:飞远了,不见了,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看大家这眼神啊,心好像也跟着宇航员飞向了远方。听听看,我要说的下面的内容是真的还是假的,回答要快!准备好了吗?

生:(兴奋地)准备好了!

师:弗朗兹是个可爱的小女孩。

生:假的。

师:弗朗兹是个讨厌的捣蛋鬼。

生:假的!我觉得弗朗兹非常可爱,他做的那些事情,并不是真的要做坏事或者骗人。

师:弗朗兹很聪明。

生:真的!他讲的故事虽然是编的,但是编得太精彩了。我喜欢他。

师: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导演啊,知道有这么多小朋友喜欢弗朗兹,就决定把弗朗兹的故事拍成电影。可是,让谁来演可爱的弗朗兹呢?于是,很多人都向大导演推荐小演员。瞧,各种各样的照片像雪片一样飞来。

(大屏幕出示各种各样的儿童照片)

师:哇,这么多小演员,赶紧帮导演挑挑,看看哪个演弗朗兹最合适。

生:我觉得3号合适。3号最像弗朗兹小的时候,因为他有“红扑扑的小脸蛋”和“樱桃般娇嫩的小嘴”,像个漂亮的小姑娘。

师:了不起,你连故事里的句子都记熟了。

生:我选12号,因为12号的表情很得意,适合演“编故事”那一场戏,年龄也合适。

师:要是从咱们班里挑演员,你觉得谁最合适?

(生兴奋地四下张望、寻找)

生:陈书翰最适合演弗朗兹。因为陈书翰个子小小的,性格非常温和。

生:我们班的文艺委员林丹可以演佳碧,因为她既漂亮又顽皮。

师:孩子们,奥地利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写的这本儿童小说《人人都叫我捣蛋鬼》,2006年荣获中国“最受孩子们喜欢的十大童书”称号。今天啊,我们欣赏了这本书里的两个小故事,想看其他的故事吗?(大屏幕出示目录)

生:我想看《弗朗兹的敌人是怎样消失的》。

生:我想看《弗朗兹怎样解决了一个真正的爱情难题》。

生:我想看《弗朗兹是怎样罢工的》。

师:让我们记住书的名字——

生:人人都叫我捣蛋鬼。

生:老师,书先借给我们看看吧。

师:送给你们班了。再见,孩子们!

【评析:读着小男孩弗朗兹的故事,你一定会喜欢上这个孩子。陈海燕老师选择奥地利儿童文学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的《人人都叫我捣蛋鬼》这本童书,有其匠心独运之处。这本童书非常适合6~9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能轻易进入故事中,有感而发,发挥想象,练习表达。陈老师的课堂将阅读与生活体验有机结合,带给我们的是鲜活灵动、轻松愉悦,让人为之一振。在陈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了弗朗兹的生活,充满期待地去聆听,兴致盎然地做游戏,迫不及待地去表达……这样的教学,在他们心中播下的是一份永远的温暖与感动。

陈老师的课大体可以分这样几个板块:感知阶段——唤醒阅读期待;理解阶段——形成暂时的预期和判断;期待验证阶段——证实或拒绝预期;鉴赏评判阶段——文本意义的具体化、自我化,形成新的阅读期待。

第一板块,感知阶段。课伊始,陈老师由猜故事内容引入。“猜猜看,这本书可能写了些什么?”这是班级读书会的重要环节。谈谈对书的整体感受,这对一本书的阅读极其关键,有助于孩子们更快进入文本视野。因为孩子们最先接触的是这本书的作者、题目、题材和体裁等,包括封面提供的文字、图像信息。这些最先接触的内容刺激了孩子们的视觉神经细胞,唤醒了他们的阅读期待,使孩子们形成了最初的有关这本书的期望和猜测。

第二板块,理解阶段。随着阅读的深入,孩子们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情节不断地发展,弗朗兹的命运在孩子们的头脑中不断地产生了新的预期和猜测,但这种判断和预期只是暂时的、零星的,很快又被下文的内容代替,从而产生新的预期。在这一阶段,陈老师有意识地设计了几个问题:“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可怜的弗朗兹会怎么做呢?”这些问题激发孩子们有依据地进行猜测。孩子们猜得五花八门,再听老师讲后面的故事,心中就有了对比。他们在比较中、在想象中阅读,想象力就在阅读期待中被激活,理解力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提升。

第三板块,期待验证阶段。这一阶段是这节课的高潮所在。当弗朗兹撒谎说看了一个电视剧时,陈老师不失时机地问道:“弗朗兹的话里什么特别多?”孩子们便从省略号体会到了弗朗兹说话时的吞吞吐吐。当弗朗兹的同学拥入他家想看电视时,陈老师及时启发学生:“此时此刻,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弗朗兹?”学生用“进退不得”“心惊肉跳”“像热锅上的蚂蚁”等语言来描述。当学生的体验与文本融合时,就进入到了一种理想的阅读状态,这也是作家刻意想要达到的作品效果。真正的童心读童心,才会有共鸣,也一定会有共鸣。产生共鸣,和书里的人一起紧张,一起兴奋,一起害怕,一起开心,孩子们的阅读没有比这更令人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第四板块,鉴赏评判阶段。这是一个完整阅读过程的终结。陈老师请孩子们帮导演挑选演员,看看哪个演弗朗兹最合适。这一任务的设计极为巧妙,既使学生对文本意义、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具体、更明确、更自我化,又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在表达中运用了所积累到的优美语句。从本班同学中挑选演员,更拉近了文本与孩子们的距离。原来,弗朗兹、佳碧就在我们身边啊!孩子们愉悦地与文本对话,各抒己见,超越文本,不断地创新文本的意义。

本教学还有三大亮点:一是师生互动朗读恰到好处。只有让每个孩子都熟悉要学习的阅读内容,孩子们才能进入书中,展开深入讨论。二是陈老师始终强调孩子们的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在听、说、读、写的教学中,并不缺少听、读、写,但是“说”的这部分较缺乏。所以,陈老师借阅读课的讨论与发言来加强孩子们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表达的能力。三是注重教给孩子们阅读的策略。比如,阅读中遇到“视若无睹”等生词,陈老师就教孩子们利用上下文的线索,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推想生词的意思。再如,阅读后采用“真假游戏”引导孩子们回忆故事的角色、故事发生的地点、事件等,以“想看其他的故事吗?”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孩子们形成新的阅读期待。

梅子涵先生曾经说过:“你听说过种植童话吗?就是把非常奇异的想象力、非常美妙的心愿、非常善意的爱惜……搁入自己的脑里,搁进思维和精神。它们不像一棵树成长是让你看见的,可是只要你成长了,它们也就附入了你的生命,是一大片的绿荫,鸟儿站在枝上是快乐和歌唱,阳光洒下,就总有灿烂和灵感。”陈老师就如一大片绿荫,她带着一群欢唱的鸟儿阅读着,沉醉着,享受着,迷恋着,兴奋的感觉,心被抓牢的滋味,是学生有效阅读的状态。”让我们像陈老师那样,“大声地读,美美地读,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地读”,读得你、我、他都欲罢不能,抓牢孩子们的心,去享受那灿烂和灵感。】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教师进修学校/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捣蛋鬼陈老师宇航员
画宇航员
我的科学老师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小捣蛋鬼
宇航员的一天是什么样的体验
了不起的宇航员
小小捣蛋鬼
我是宇航员